页面

2018年2月28日星期三

【 可以不要书本和作业吗? 】 评论: 廖丽寧



纷纷扰扰的书包过重经已是老掉牙的课题,谈了几十年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就连成人也大嘆超乎负担,然而教育部「终于」完成《学生书包重量评估报告》,並在近期將这份报告呈上內阁,並擬定减轻书包重量的方案。



这份报告提议,学校应该要根据国际標准,即依学生的年龄及体重来设定书包应有的重量,也建议学生每天只需根据课程表携带相应课本,作业簿或其他学习工具无需每日带到学校去。

有些学校经已安装了书柜让学生收书,有些学校老师则基于橱柜疏于清理或演变成学生乱丟杂物的地方,因此反对设立橱柜。

不过让人深思的是,为何我们需要课本或者作业簿呢?难道没了课本、作业簿老师都不知如何教书吗?

纵观在我国堪称冷门的华德福教育,抑或是国际学校就肯定不会衍生书包过重的问题。

华德福教育早在1919年创立,其注重的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方法,以自然教育为主。

华德福教学法將儿童的成长分成3个阶段,每个阶段大约7年。在小学,重点是发展小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社会技能,培育创新和分析理解能力。



中学则注重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培育理想,这种教育模式始终强调想像力在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並且將价值观融合在学术、实践和艺术追求中。

在国际学校方面,课本並非是主要的学习工具,有者倡议的电子书也只是一个辅助,更多时候,他们给予孩子更大及更自主的学习,甚至著重手作学习,摒除填鸭式的作业。

无可厚非,让孩子快乐学习是教育的乌托邦,然而若大马未是时候迈向这个里程碑,至少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一些可行性,如善用大自然作为教学课本,让孩子更可轻鬆度过美好童年。

犹记得台湾曾经做过一个比较,欧美人才的养成,即从学前就开始教育生活管理、小学进行环境探索、国中著重梦想找寻、高中进行生涯抉择、大学则实务能力的培养。



反观东方社会,无论是学前教育、小学、国中、高中都是要孩子读书考试,只有上了大学才开始教育生活管理、环境探索、梦想找寻、生涯抉择及实务能力的培养,虽然极为讽刺,却也一针见血的展示了东西方教育的差別。

书包过重的问题,不只是教育部,而是作为父母及师长的,可否不要那么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点,毕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为孩子种下喜欢阅读的种子,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才是关键。

摘自东方日报2018年02月26日

1 条评论:

  1. https://www.facebook.com/antifraudulenteducation/photos/a.1721306541504372.1073741828.1690162231285470/1789499818018377/?type=3&theater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