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文鈺 (成功大學教授)
我看台灣教育的問題
身在教育現場多年,我在大學教授這個角色上,一直努力成為和學生相互扶持的朋友。每一年學期結束前,我都會個別找研究室的學生來聊天,談談他們的研究方向,以及我對他們的觀察、期許和關懷。
一年一年下來,我很明顯意識到,學生們的表達能力愈來愈低。我不只需要重複我的提問,他們才能理解,學生還會同言反覆,用「鬼打牆」的答案,蹩腳地回應我。他們表現出來的樣子,遠遠低於其真實能力。
學生的表達能力只是教育成果退化的面向之一,整體而言,我必須很洩氣地說,台灣學生的思辨能力是一年不如一年了。但這不必然是學生的問題,我們端出的菜色如此偏廢,如何養出健康寶寶?
一、只學「有用」的學問
每個孩子小時候都擁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對世界萬物帶著無窮的好奇,但是進入教育體系後就被洗腦,只想學(老師覺得、家長覺得、自己覺得)對他們有用的東西,而不能「用」的東西,好像就沒有學習的必要。例如,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搬上檯面爭論一番的文言文教學。
在我一個學理工的人看來,文言文是一種非常厲害的資料壓縮法,其間充滿留白的美感,透過不同的轉譯,可以世世代代傳遞下去。
文言文需要好的老師來教導,但不能因為沒有好的老師就完全否定它的存在價值。這樣的道理,適用於所有「乍看無用」的學問,像是哲學、歷史、藝術、理論科學。一方面,我們罔顧這些學問已經歷千百年的錘鍊,只會自大地認為,我們「乍看無用」的,肯定就是無用;再者,那些學問之所以看似無用,是因為它們與就業市場有隔閡。
「念數學系將來要找什麼工作?」或是「學藝術怎麼能當飯吃?」都是常見的問題。但教育真正的目標是什麼?是教導出有用的人,還是有工作的人呢?
我認為整個社會都在強調「效用」時,反映的是一種短視的價值觀。我現在付出的(學習的),要在短期內有回報(進入好的學校、得到好的工作)。從國、高中課綱與升學考試的緊密鏈結,到大學課程內容需要接受畢業學生就業比例的考驗,各級學校的教育方針都服膺於一套又一套追求效率的標準時,我們怎麼能怪學生們以「那有什麼用」為由,拒學文言文呢?
連我這種經常問女兒問題、給她們刺激的家長,慢慢都發現學校有可怕的「魔力」。我女兒開始會問我:「爸爸,你問我這個要幹嘛?」在她們小時候,這種問題是絕對不會出現的。
我再強調一次,這不是孩子的錯,是我們的社會灌輸了他們這樣的觀念。而從科技業的角度來看,如果不建立美感,不懂得「無用之用,是為大用」,我們將永遠無法脫離代工的命運。
二、不培養無法測量的能力
另外一個常見的問題,是我們的年輕學子愈來愈沒有「志氣」了,或者用美國人的說法,他們變得「no guts」。
才剛聽完老師指定的題目,他們就抱怨「太難了」,沒有接受挑戰的勇氣;面對課業的難題,他們會習慣性地跟老師索求答案,在書本和論文中尋找答案,甚至向不是真正的專家詢問答案。一旦在書本、期刊裡,甚至是網路上找到相近的論文,就希望套進自己的研究中,一舉解決自己的研究問題。
一整個學生世代皆如此,絕對是環境所致。我們的教育太在乎紙筆測驗,其他無法用分數量化、沒有標準答案的能力,因為長期被升學制度忽略,家長及學生也就無心下功夫培養。
諷刺的是,好不容易完成了所有的升學考試,進到大學校園──這個最該讓學生放下「世上所有事都有答案」這種慣性思考的地方──多年來還是用紙筆測驗考核學生的學習,忽略他們的實作技巧或論述邏輯。
這樣的結果,就是凡不能標準化測量的事物,都可能被孩子們冠上一句:「不公平!」的抱怨。
他們抱怨工作分配不公平、教授給分不公平、就業機會不公平。凡是不順心意者,皆可以冠上「不公平」的名號,然後為自己的失敗找到藉口。
這樣的態度,或許也和家長及社會的態度有關。每當制定任何政策時,總是有家長會出來喊「不公平」。例如台灣有許多家長和學生反對開放大學及研究所名額給外籍生,因為他們怕子女們被排擠而進不了更好的大學。
於是台灣人的能力與智慧就在自己的舒適圈中慢慢被消磨殆盡,需要不斷進步的老師安於象牙塔內的現狀;需要創新的高科技公司只想做代工(其實代工還是有其不可忽略的重要性);需要動手實作的學生卻畏懼動手,多數人都希望一招半式安穩過一生,卻不知道在這個競爭白熱化的地球村時代,關起門來也難逃被別人追趕、超越的命運。
真正的能者不會要求別人給你「公平」,反倒會努力爭取機會,把「公平」分給別人。唯有替別人創造機會,真正的利益才會回到自己身上。
否則,美國為什麼要吸納了全世界優秀的留學生,提供他們獎學金?不就是希望留學生畢業後,讓他們的企業有源源不絕的優秀人才湧入,以造就今日領先全球的態勢。
同樣地,當我們的學子不再認為「公平」與「機會」都是別人理所應然該提供的,而是要與全世界優秀的人才競爭才得以享有,就不會小鼻子、小眼睛地計較眼前的短利,而能因為競爭的激勵發揮出更大的潛能,贏取更高的成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