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8年6月27日星期三

敦馬:大部分華人都是「有錢人」小編:這就是“新”領導,舊思維的典範。


小編:

馬哈迪似乎不想明白,所謂的刻板形象 -- 《華人都是有錢人》的因果之間的關係。

華人有錢是因為錢從天上掉下來的嗎? 

很多華人在付出很大努力之後得以改善生活條件,並不代表他們就應該受到不公平,不平等政策的對待。

當他在英國見到那些自費的大馬華裔學生時,他有去了解這些學生的家長是如何付出高昂的學費及生活費嗎?  當然,一些富裕的家長(包括馬來家長)能很從容的承擔這一筆費用,可是,也有一大部分家長是 “賣屋賣田” 的去籌得這筆錢。原因無他,只是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時評人黃士春當年如何把五个孩子都送到海外大學求學,可說是出尽法宝。最糟糕的情況,是把自己的採訪主任職位也“賣掉”,以換去25年服務的一筆撫卹金來頂上孩子一年半載的學費。請問,又有多少馬來同胞能為孩子的教育如此犧牲?  請參閱:黃士春面子書

如果一名華裔學生在同樣考試中獲得10A,而另一名土著學生卻只獲得4A,結果因為當政者的不正確 “扶弱” 概念,只由后者獲得獎學金到外國深造,試問,如此安排就能避免兩個族群因經濟問題起衝突,國家各族就會和諧的相處嗎?

看來,很多偏見是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的。



新聞背景:

(吉隆坡26日訊)首相敦馬哈迪說,我國大部分華人都是「有錢人」,因此政府將繼續推動扶弱政策來協助馬來人,避免兩個族群因經濟問題起衝突。


他認為,儘管華人與馬來人貧富地位差距縮小,馬來人在一些領域仍處於弱勢,但這並非政府只是顧及馬來人。


「我舉例,當我在英國會晤許多在當地留學的華人學生時,他們能夠到該國留學,因父親或(他們)的家長有能力支付他們的學費。但我發現大部分馬來家長,無法承擔孩子在大學的教育費。」




馬哈迪接受「亞洲新聞台」專訪時認為,即使單一族群,若社會貧富出現太大的差距,都不是一件好事,更何況是多元種族情況下,若其中一個族群非常富有,另一族群非常貧窮的話,這將加劇種族之間的衝突。

他說,馬來人應當獲得更多獎學金,反觀華人都是經商為主,這可為他們賺更多錢。

他補充,政府無法將馬來人改為華人,把華人改為馬來人,但政府可以改變他們的經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