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8年7月28日星期六

《温故知新:大马独中统考的前世今生》 文字整理:张丹枫

小编个人认为: 如果大马华社的皇后是华文教育,华文教育的皇冠是独中,而独中统考则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借用中国已故沈元教授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描述。)


=========================================================
今晚花了一点时间,整理出这篇大块头文章,虽然文章很长,但是有助大家详细了解独中的起源,还有统考的催生过程。大家看后对独中统考的来龙去脉会更加了解,不会轻易被有心人误导了。与大家共勉。--- 张丹枫 (林惠隆)
=========================================================



说起「统考」,那是1974年8月10日全国独中董事及校长联席会议通过,由1975年起举办的「独中统一考试」。

董总为了振兴独中教育前途,早在1973年独中建议书通过,董教总独中工委会成立,随即展开工作,编纂独中统一课本,举办独中统一考试等等。

1974年8月10日通过1975年开始举办独中统一考试。

举办统考为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哈迪医生所知悉,于1975年10月27日在国会大厦召见董总代表,他要求我们取消举办统考,理由是它將制造另一种教育系统,破坏国民团结,对国家没有好处。而我们则告之以统考只能供独中学生的內部考试,以鉴定成绩,而非公开让外校学生参加。

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哈迪非常不高兴,並恫言若我们一意孤行,將会面对法律的制裁,但为了华教前途著想,我们不理会马哈迪的警告,並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马哈迪也只好徒呼奈何!

马来西亚独中统考,于1975年12月11日至15日一共5天,在当时的副首相兼教育部长马哈迪的警告之下,在东西马42个考场顺利完成。



华文独中第一张统考文凭 (摘自林连玉基金网站 )小编



根据董总的文献记载,当时马哈迪非常不悦。

1975年10月,统考筹备工作正在如火如荼之际,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哈迪医生通过刘廷芳秘书通知董教总在国会大厦10月27日下午会谈。

10月27日下午,董总林晃昇主席、郭洙镇律师秘书,教总陆庭谕副主席、汤利波总务依时到国会大厦教育部长办公室,室内空无一人。

前董总主席林晃昇
忽然马哈迪医生出现了,没有客套,没有招呼,开门见山道,大意是说:我知道,我们内阁知道,你们华文中学要举办统一考试,内阁要我通知你们,由于现在还是处于紧急气氛中,种族关系还是很紧张,你们这个考试好像另一种制度会引起不安,对国家无益。在国家利益前提下,最好取消这个统考。

林晃昇主席神情轻松地笑笑说,哦,这么重大的问题,事先没有告诉我们,还以为是亲善(muhibah)请我们喝杯茶。是不是政府要为我们举办一个考试,那我们可以取消……马哈迪医生打断道,那是个另外的问题,我问你们什么决定?

林主席答,这是全国性的大会决定,我们无权答复,我们必须回去开会。马哈迪医生插问要多少时候?



林主席答,我们回去要向法律顾问咨询,要开中委会议,要下达讯息,各州要开会讨论等等,最快也要两个月才能答复。马哈迪医生当即决定,给你们两个月作出答复。

他走了,我们也走了,干净利落。之后,马哈迪医生又再单独召见林晃昇主席,重复他的论点。

我们回来,反复讨论,读书考试天公地道,没有任何法律条文约束,所以照原订计划举行统考。把决议通知各州,定期1975年11月30日假雪华堂召开各州董联会、教师会、校友会代表、独中工委会、独中董事长及校长的联席会议。

是日会议共有142位来自全国各地代表出席,听取林晃昇主席的分析报告,于法无碍,一致议决,维持原定统考计划。总的一句,我们是实践基本人权。

第一届高初中统一考试终于如期在1975年12月11、12、13、14、15一共五天在东西马42个考场顺利完成。

统考在马哈迪医生警告下完成,虽说理直气壮,还是忐忑不安的。

事实上,马哈迪医生是有所动作的,他召开了教育部考试局、咨询顾问等的会议,讨论如何对付。




大家都对读书不准考试很有看法,马哈迪医生认为统考没有通过考试局不对。有人问,国内是否也有考试不是考试局主办的?答复是LCCI考试就不是考试局举办的,是不是也一律禁止呢,否则就是双重标准。

在众说纷纭之际,一位洋顾问发言打动了马哈迪医生,他说部长阁下,你是副首相了,是坐二望一的人,你是准备做马来人的首相呢,还是当马来西亚人的首相?华人社会辛辛苦苦经营华文教育,对国家是有利的,打压它对你的形象很不利。

马哈迪医生动容道,奈何话已出口,如何收科?结论是把统考定位是独中的内部考试,只准独中生与考,如有个别人士与考,便可以对付。

其实统考早有决定,只准在籍独中生参加统考。这也让国中华裔家长抱怨,这是后话。

把独中统考定位为独中内部的考试,这在1980年9月6、7日,由睦邻计划及团结局在波德申联邦酒店与董教总代表交流会上,大马教育总监丹斯里慕勒(Tan Sri Murad)亲口证实的。
那么,独中是在什么情况下被催生?独中为何需要统考?这一切,请看看董总的文献细说从头:

在1960年2月18日,教育部长拉曼达立宣布成立教育政策检讨委员会,以检讨《1956年拉萨报告书》。这个委员会的9名成员,包括了马华总会长陈修信的3位亲信:梁宇皋、王保尼和许金龙。

在马华全力支持的情形之下,8月4日,《1960年教育检讨报告书》(简称《拉曼达立报告书》)正式公布,并在8月13日获联合邦立法议会通过。

摘自网络 (小编)



1961年起,政府不再举办以华文为媒介的中学公共考试(初中三年级考试、华文中学升学考试和华文中学离校文凭考试),只以官方语文——马来文或英文作为考试媒介。

在中学方面,规定只有“全津贴中学”,即国民中学(马来文中学)与国民型中学(算是华文中学),不愿接受改制的华文中学一律取消政府津贴,变成教育体制外的 “独立中学”。

由1962年1月1日起,停止对不合格(即不接受改制)的中学和小学局部资助学校的津贴。而独立中学可以继续存在,但须受到政府教育条例之限制。

这意味着,华文中学面对两个选择:接受政府的津贴和条件进行改制为国民型中学,或是不接受政府分文津贴,成为独立中学。

尽管官方和马华公会进行各种宣传,强调改制的种种“好处”,宣称该报告书乃维护华文教育,并无消灭华文教育、华校、华人语文和文化的意图,但在诱使华文中学接受改制方面还是受到民间极大的阻力。



以陈修信为首的马华公会新领导层,极力支持《拉曼达立报告书》和华文中学改制。马华公会自此与坚决持反对立场的董教总关系紧张,三大机构于是无法操作,实质上已经名存实亡。

1961年上半年,各地华文中学都按兵不动,等待董教总的决定。

3月15日,教总主席林连玉先生在槟城召开的教总15人工委会会议上,强调“津贴金可以被剥夺,独立中学不能不办”的坚定立场,大力呼吁全马华文中学不可申请改制,应积极筹办华文独立中学。

5月30日,退出马华公会的前教育部副部长朱运兴,以独立人士身份并以反对《拉曼达立报告书》作为竞选宣言,在安顺国会议席补选中,以3千多数票击败马华公会候选人华景裕。

然而,选民的意愿并不能使联盟政府重新检讨整个教育政策。

相反的,在1961年下半年,马华公会新生代要员如李三春、李孝友、谢敦禄、李润添和教育部长拉曼达立相继通过电台推销华文中学改制的“好处”和“保证”。

教育部和新闻部发放大量宣传品。梁宇皋的《事实胜过雄辩》印成册子到处派送。新闻部宣传刊物《今日之谈》几乎每期都以改制中学为课题。

摘自网络(小编)


当局的宣传重点有4项:
1:改制后有三分之一时间学华文(后来证实全是谎言);
2:董事部不必为经费操心(后来也被证实全是谎言);
3:学生学费减少,减轻家长的负担(但没说明政府下一步就是把国民型中学统统消灭,变成国民教育体系下的弃婴);
4:改制后学生有出路(后来的发展却证明独中生出路更广)。

10月21日,在华社和反对党激烈反对下,国会通过《1961年教育法令》,把《1960年教育检讨报告书》的建议赋予法律地位。

所有的保证都是美丽谎言。(小编)

为了削弱华社对华文中学改制的抗拒,教育部长在下议院提议准许国民型中学(改制中学)开下午班收容不合格学生。这个建议后来发展为容许改制中学附设独立班。

接下来的几个月,则是华文教育的灾难期!

政府采取行动对付教总主席林连玉先生,吊销林连玉的教师注册证和褫夺其公民权!而教总教育顾问严元章博士则永远不准进入马来亚联合邦。这两项行动都获得以陈修信为首的马华公会鼎力支持配合。

这显示当局已不能再容忍反对人士继续阻碍华文中学的改制!

就在这个白色恐怖气氛的时刻,马华公会在教育部、新闻部和政治部的配合下加紧攻势,导致大多数的华文中学董事会在威迫利诱之下陆续接受改制。



独中如何浴火重生?

经历这场威迫利诱和软硬兼施的改制风暴后,华文独中的办学陷入低潮,其生存与发展面临重大危机。

摘自网络 (小编)

60年代至70年代,在政府废除小学升中学考试后,华文独中面对严重的学生来源短缺问题,更被视为收留落第生和“破铜烂铁”的补习学校,独中整体士气低落,惨淡经营。

面对极其恶劣的客观环境,华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母语教育,于1973年在霹雳州发动一场席卷全国的华文独中复兴运动,把全国仅存的60所华文独中从灭亡边缘救活和发展起来。

摘自网络 (小编)



董教总于当年成立董教总全国发展华文独立中学工作委员会,并发动筹募全国独中发展基金及提出《独中建议书》作为独中今后发展的方向指导。

经过40多年的奋斗和建设,独中工委会在推动独中办学的历程中,无论在课本编纂、举办考试、师资培训、技职教育、学生活动、升学辅导、出版业务、资讯收集、基金筹募、奖贷学金等方面均作出重大贡献。

于是,独中的学术水平获得快速提升,学校的硬体和软体设备得到改善,加上华社的大力支持,出钱出力;短短10年内,独中的形象大大改善,优良的师资和学习环境,吸引更多优质学生报读。

多年来,在完全没有政府津贴补助的情况之下,独中教育自强不息,许多学术方面和纪律方面的水平,都已大大超越了国民中学。
摘自董总网站 (小编)




目前,华文独中的办学已达一定的学术水平,其统考文凭受世界许多大专学府承认。从独中毕业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香港、台湾、新加坡、美国、英国、澳洲、纽西兰、德国、法国、中国等等世界知名的学府继续深造。

讽刺的是,只有大马自己国内的政府机构,迄今还不肯承认独中统考文凭;虽然独中统考文凭已经一再被证明比政府的 PMR, SPM, STPM 文凭更加优越。(小编:比STPM文凭优越?  这说法不对.....)

独中以华文作为主要沟通及教学媒介语,因此独中也被一些华社人士谕为母语教育的堡垒。
除了以华文教学,独中也拥有本身特有的考试机制。一般上,独中学生被允许参与政府考试如初中评估考试(PMR)、马来西亚教育文凭考试(SPM)等,另外也必须参与独中统一考试(Unified Examination Certificate; UEC),简称统考。

此外,独中也采用了有别于国民中学五年制的教学年限,独中生必须完成六年的中学课程方可正式毕业。




因此,在如此特殊的多元化教育政策底下,学生不只能够兼顾华语、英语及马来语的学习,所涉猎的知识领域也能更广泛、深入。

然而,到目前为止,独中统考并未受馬來西亞政府承认。这造成独中毕业生必须前往本地私立学院或海外国家继续升学。但是,这也使得独中毕业生的足迹遍布了世界各地。除了中國大陸、台湾、香港及新加坡等主要的升学管道外,在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纽西兰、澳洲等国家都有毕业自独中的留学生。

陸庭瑜老師口述華文獨中統考的歷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