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8年7月30日星期一

【 南大学位问题 】严元章博士


小编:  虽然时过境迁,严元章博士60年前对当时华文中学教育及南大学位问题的论述,虽然现今看来也不全对,但却和现今大马华文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竟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可想而知,华文和母语教育多年来都在一条非常坎坷,崎岖不平的道路上缓缓发展。


作者/来源:《南洋商报》(29/6/1958)nandazhan.com



马来亚联合邦政府教师总会顾问严元章博士前晚在本坡忠告南洋大学当局,应该澈底注意当地政府对行将承认南大学位一事,究竟南大本身有无授予学位的权力,否则谈不上是承认。

严博士是针对在不久之前本坡教育部长周瑞麒关于承认南洋大学学位的谈话而发意见。

周教长曾说︰政府原则上希望能够早日承认南大学位,惟南大如要政府承认其学位,它应该达到如下之两项先决条件︰

一、南洋大学必须接受外国之考试(External examination)。

二、南洋大学之学位必须达到国际上之最低水平。

严博士特别指出所谓接受 External examination,报上翻译为外国之考试,应解作校外考试较为正确。照英国惯例︰参加这种考试的,都是还未有授予学位权力的所谓大学,须参加别间大学的校外考试,而领取他校的学位。若是南大也是如此,则它可能是要参加伦敦大学或马来亚大学的校外考试而领取他们的学位,然则此事并非承认不承认南大学位,实是有无 “南大学位”的问题。(小编:这和“承认统考”问题上有相似之处?

这一点,严博士慎重提出,希望南大当局事前得认清楚,免得到时措手不及。



就南大学位发议论

严博士现长峇株巴辖华侨中学,前晚是受南洋大学文学院的邀请,专程由峇株巴辖,仆仆风尘,不辞劳顿来到南大文学院讲堂,就 “马华教育问题” 向千多名南大各院系学生作学术演讲时,发表了上述关于“南大学位”的议论。他并就新马华文教育及华文学校当前所面遇的重大而又严重的问题,批评马来亚联合邦政府现行的教育政策的错误和矛盾。

他更对一般偏重采用英文课本的华文中学,大肆攻击,严斥这般中学为冒牌华文中学的英文中学,无疑在 “挂羊头,卖狗肉”。这种华校英文化的结果恐将导致消灭华文教育和华文学校。

起初,严博士从广义解析新加坡,马来亚联合邦的地位关系,说明他所要讲的马华教育问题,包括新加坡华文教育及大学教育,也就是相当于新马华文教育及华文学校问题。

此问题很多是重大的;严重的现实问题,偏向于中上学校,小学则较少。而中学问题又偏向于马来亚联合邦。重大而严重的现实问题现在新加坡较少,但一些问题相同,乃至分不开。他主张应以正常的教育立场态度,依据事实和理论加以处理。



着重两项严重问题

严博士就这些问题中,着重选出两项严重的加以评论,即教学方面和考试方面。

教学方面分课本及课本文字问题。

严博士说︰在普通国家里,学校课本问题,只是关于编辑印刷之类的问题,很少关于文字的问题。所以在普通的教育专书里,难得看到这个问题的讨论。惟在这里,尤其是马来亚联合邦却成为华文中学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这问题就在这里︰在华文中学里,除了语文学科该用原文的课本,其他学科该用哪一种文字的课本?语文科除外,华文中学生该读华文书,还是英文书?

顾名思义,华校就是华文学校,华文中学该用华文课本,正如英文中学该用英文课本。

严博士强调︰所谓“华文”二字,即华文中学的命根、生命线。

他指出华校的英文化,便是华校的消灭。

他挑战似的说︰如果有人主张华文中学该用英文课本,这些人能不能反过来也主张英文中学用华文课本?

若将华文中学归化于英文中学,这就会有一天,使我们看到全马的华校,都被消灭了。

第一步是华文中学的消灭,第二步是华文小学……那时候,如果还有什么华校的话,这真是天晓得了﹗




对课本的文字问题

我们对课本的文字问题,必须有深一层的看法,不能只从表面上看,说什么英文比华文的有用处,英文课本比华文课本好。这一类的话,固然是半通不通;就算说得通,也不成为华校用英文课本的理由。

首先,我们必须问个清楚,我们究竟要办华文中学,还是要办英文中学呢?要办华文中学当然用华文课本,要办英文中学,方好用英文课本。

严博士进一步说,用华文课本的华文中学才是真华文中学;用英文课本的华文中学,乃是假华文中学,真英文中学。有勇气用英文课本的所谓华文中学,该有同样的勇气说明,在办英文中学。挂起华校的招牌来办英校,是对华校的侮辱,是对华文教育的侮辱。(小编:如今一些独中开始办起IGCSE课程......情况有所不同?

不要挂羊头卖狗肉

我们不一定反对华人办英文中学。但是即然是英文中学,就要说是办英文中学,不可以说是办华文中学。一来我厌恶这种讨好英人瞒骗华人的卑劣行为,正如我们鄙视那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我们要那些人“挂羊头,卖羊肉”,要是“卖狗肉”就得“挂狗头”。二来我们看出冒牌的华文中学和华文学校,对于真正的华文中学和华文学校是一种破坏。冒牌的华校和华文中学的存在,有如 “鱼目混珠”,发生 “以伪乱真”,乃至 “以讹传讹”的破坏作用。在一些人利禄熏心,政府以高价收买的险恶环境之下,冒牌的华文中学,对于真正的华文中学显然是很不利的。

因此,为了爱护华校,为了维护华文教育,我们必须对于华文中学的真伪有正确的认识:要分清楚那些是名实相符的真华文中学;那些只是名为华文中学实则是英文中学的假华文中学。这就是立场问题,本质问题,及原则问题;不可以变通,不可以迁就,不可以宽容﹗



学校与课本的关系

华文中学与华文课本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如果认为中学生读华文书没有用,读英文书才有用,就该不只是主张用英文课本,还该主张办英校,该赞成消灭华校。

中学生读华文书到底有用吗?严博士的答案是有,而且“好”。

他指出︰年青人读中学的主要作用,第一是学做人——为人生打好基础;第二是求学问——为升学打好基础。

他说︰说到学做人,华人子女读华文书比读英文书好得多。这使到他们读完中学之后,不只是他们本身可以成为一个像样的华人,而且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所表现的行为态度等等,也比读英校出身的中学生来得高明。既然读华文书会使我们的中学生做人做得更好,做得比读英文书更好,华文中学便是很有用了;这也就是说︰中学教育的最大功用便是教中学生好好地做人。在华文中学读华文书既然在做人上会有那样的好处,那就说得是达到了中学教育的最大功用了。就这个中学教育的最大功用来说,对于中学生讲︰读华文书不只是有用,而且比读英文书有用。




不谈人生只谈升学

撇开人生不谈,只谈升学,英文中学也不见得比华文中学有用。

英文中学毕业生跟华文中学毕业生一同升南大,是不是来自英校的同学成绩比较好呢?

如果说升学是指升上英文大学,华文中学毕业生固然不能够马上升上去,英文中学毕业生难道可以吗?他们还是要经过大学预科两年。华文中学毕业生,如果同样经过两年的补习修读,不是也可以考英文的大学?由于在中学读英文书比较少,因而在上大学之前,要补习英文,自该如此。所以就升学来说,华文英文中学的功用,大体上是差不多的,不分上下的。

说中学生读英文书,容易找到职业,这也有问题。

首先,中学是不负责职业等训练的;那是职业学校的事情。因此,要是为着学生就业的话,根本就不该办中学,而该办职业学校。既然要办中学,却又要求中学负起职业训练的责任,这对于中学不管华英文的,显然是要求太大。

中学既然并不负责职业训练,因此中学毕业生就业的难易,可以说并不是学校的事情,而只是社会的事情。换句话说,中学毕业生就业难,不能归罪于中学;他们就业易,也不能归功于中学。




有广大的华语天地

马来亚社会不能说是英语社会;这个社会固然有广大的英语天地,也有更广大的华语天地。所以要说读英文书就适合环境,毕业后在社会就有事情做,并不见得。这完全要看你置身于英语的环境,还是华语的环境。如果置身于华语的环境,那里有占全马人口一半的三百万华人,在社会上有得做的事情,至少是一样的多,机会可说是一半一半,成千成万人靠华语在社会做事。

严博士说像他便是靠华语在社会做事的。

接着下去,严博士说︰只因为政府还是英语的政府,所以中学生读了英文书,就多了一条政府方面的所谓“出路”——这就是书记教育,做政府书记的所谓“出路”。其实这样的“出路”,又短又小,是有为的年青人所不该走的。何况,由于英文中学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这条短短的小路已有人满之患。他们已经一批批拥到华语社会找事做。难道我们还该多制造一些英文书记,去跟英文中学的毕业生抢书记做吗?小编:唉...现在确实是英文能力不好,好工作不好找。

就业应是社会问题

就业的问题,主要是社会问题,得由社会去负责解决。中学在这方面关系太小了。社会要积极发展农业,工商,种种的经济事业,多方面扩充就业的机会。那时候,不管是读华文书的,还是读英文书的,中学生毕业,要是不升学,只要肯劳动,都不怕没有事情做。

至于有人说华文课本编得不比英文课本好,因而主张华文中学改用英文课本,这真是因小失大,因噎废食,太不成话了﹗就算华文课本通通都编得不好,难道我们就那么低能,不可以编出好的来吗?

关于课本问题,严博士最后补充一段说到联邦有一些中学用英文数学课本所得到的不良效果,他认为这是不对的。如果那些课本的英文程度适合英校学生,对于华校显然嫌太深。一般华校学生的英文程度,和英校至少差了两年,因此,华文中学要用数理的英文课本,等于白白要学生在数理的学习上平添了文字的困难,要先通过了文字这一关,才谈得到学数理。这自然降低了数学的学习,便白白牺牲了。(小编:吉隆坡坤成中学采用外国的初中英文科学课本,许多学生是不是也面对这同样的问题? 昂贵的课本买了,很多老师却不在上课使用,因为那些课本的范围和初中统考范围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一般学生的英文水平也不能够应付。



在韩江中学服务时

严博士说︰好几年前,当他在槟城韩江中学服务时,看到该校初一年级即采用英文数学课本,探问理由,说是要学钟灵中学,结果学生成绩怎样呢﹗他发觉当中有好多成绩不好,但这并不是他们数学不好,而是英文程度不够,致成绩低劣。

因此,他说︰无论在任何方面说来,真正的华文中学是要用和读华文课本的。

在考试方面︰严博士把中学和大学的校外考试问题分两方面谈。他说︰考试方面的问题,关连到考试的制度,考试的内容,考试的媒介,及考试的利益等等。当中的媒介问题,原是不成问题,竟然也成为当前马来亚联合邦华文中学很严重的问题。

关于中学的校外考试问题,严博士说这是联合邦独有的问题。

有两种新校外考试

为使校外考试制度的统一乃有两种新校外考试︰初级教育证书及高级教育证书,适用于各种语文的中学,代替原有的校外考试︰华校会考和英校剑桥考试。小编:现在是独中统考及SPM。

考试内容,依照共同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订定,我们有充分发言机会,因此并不反对。但是考试的媒介,并没提出。我们以为考试的媒介,当然就是教学的媒介。这是铁的原则。读华文书,用华文考,正如读英文用英文考。这是天理良心。但他们却硬要我们读华文考英文,推出表面的理由一大堆,但都不成理由。

他们以忠于马来亚为理由,所以要用英文考试,然则用华文考就不忠于马来亚?凭什么说考英文才是忠于马来亚?不要说只考英文的人也不就是忠于马来亚,当大家都说是马来亚人的时候,受英文教育的人物当中,偏有认为是女皇的华人(Queen’s Chinese),这是忠于英国,还是忠于马来亚?

再说也并不利于就业。读英文的人就业的机会并不见得比华文的人多。



半桶水不如一桶水

严博士认为读华文考英文的中学生,就算勉强考到了,就英文说,不会比读英文考英文的好。读华文考英文的坏,这才不利于就业。要是考不到多半是考不好,更是失败得冤枉,白倒霉了。这就是所谓“半桶水”。这里半桶水,那里半桶水,不如合作一桶的好用。

政府当局以文官考试为理由,但严博士认为那两种考试,摆明是学生考试,绝不是文官考试,也不可以硬要解为学生考试与文官考试的同一。在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事情,也不该有这样的事情。就是依照联合邦一九五六年,教育报告书里面也没有说那两种考试,就是公务员考试,相反的是建议另外举行公务员考试。因此就是依照报告书,也找不到根据。

学生考试(学校或政府)是由于教人而举行,重过去的学业成绩。文官考试是政府由于用人而举行,重将来的工作效能。

政府硬指那两种考试是文官考试,而官用文字现在是英文和巫文,将来(说是十年后)只可用巫文。

我们一方面否认那两种考试是文官的考试,所以,我们反对以官用文字来作考试的文字。另一方面,我们坚持所有学生的考试,一定要用教学的文字作考试的文字。

中学生考试的文字

政府有意把中学生的考试文字,跟“官方语文”连结起来,到底有什么好处?第一,以为抬出官方语文这块大招牌来,可以把我们压倒,因为我们的语文既然不是官方语文,那两种考试又必须用官方语文来考,那我们还不倒下去吗?可是我们永远站得住,只要我们站好来,我们据充分理由,可以见得全世界,可以对全人类说得响亮。

第二说是以为不许用华文来考那两种考试,便可以压下华人把华文作为官方语文的要求。如果许可用华文考那两种考试,华人便会以政府在考试承认华文的理由,进一步要求把华文列作官方语文。

严博士指这种想法真是幼稚,很不高明。他指出,其实政府在华文中学生的考试上,早就承认了华文的地位。但华文教育界从来未曾以此为理由,向政府要求华文作为官方语文的地位。小编:现在大马一些人担心马来文的官方语文地位受威胁了。

严博士说︰官方语文的问题是政治问题,不是教育问题。他是谈教育问题,不谈政治问题,所以他不谈官方语文问题的本身。他只就官方语文与华文考试上的地位谈谈。




官方语文关系极微

他继续说︰华文能否成为官方语文,跟华文在中学生的政府考试上有关的地位,可以说是关系极微。要华文成为官方语文,必须在中学生考试之外,提出多方面的重大理由。如是这些理由站得住,就算政府不承认华文在中学生那两种考试上的地位,华文迟早也会成为官方语文。相反地,要是在中学生考试之外,提不出多方面的重大理由,就算政府承认华文在那两种中学生考试上的地位,华文始终不会成为官方语文。

他认为如果政府对两种考试在文字上的态度坚持下去,在官方语文问题上倒会发生相反的结果。在官方语文的绝大压力之下,华文中学的考试媒介问题陷于绝望的深渊,马来亚联合邦的华文教育界,就只有用力于求官方语文问题的解决,来解决华文中学,来维护华文教育了。这正是压力愈大,反抗力愈大。

严博士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华文中学问题,拖延已久,该及早作合理的解决。他说,无论如何,今后一年内必须明朗化,最迟明年上半年必须有明确的决定。



教育跟政治有关系

于此,他强调说︰教育问题当然跟政治有关联,正如政治问题跟经济问题有关联,但是有关联绝不是同一,也不一定是主从。所以绝不好说教育问题是政治问题。这就误把教育问题作政治的解决,发生重大的错误。教育问题,不是政治问题,教育问题是教育问题,因此,教育问题必须作教育的解决,不可作政治的解决。若要把教育问题扩大来看,那么教育问题,可说是文化问题,是社会问题,是民族问题,也还不是政治问题。

最后严博士谈到大学的校外考试问题,特别提起南大学位的承认问题,说这问题主要还是考试问题。

他先引周瑞麒教育部长在南大校舍落成庆祝大典后,今年三月二十二日报上所发表有关政府当局承认南大学位的谈话,认为周教长的视南大必须接受校外考试,这一条件并没给南大本身授予学位权力。 教育活动虽然涵盖人对人的活动跟人对物的活动,但是,教育活动是以人对人的活动为主,人对物的活动为关于学术水平问题

他说︰关于南大的学术水平问题,当然是一个重要问题,而跟着承认南大学位有密切关系,大家自然关心。作为一间大学,南大的教学乃至研究的水平,显然不能过低。当然我们也不会主张定得很高。要是开头不够高,那么此后一年比一年着力提高,也是应有之事。现在既然由独立的学术人物组织大学评议会,来研究决定,问题还算是简单而易于解决。

他指出比较复杂的却在订定学术水平之后,南大同学们要经过怎样的手续,才能够领到学位?并且所领到的学位,又是什么学位?

他说︰学术水平定了,跟着就是依照水平来决定南大同学的学术成就,这可说是考试问题。




评析周教长的谈话

严博士认为周教长那一次的谈话特别重要,也由于在里面,他提出考试问题,并且肯定了考试所将采取的制度是校外考试。

考试分校内考试(Internal Examination) 和校外考试(External Examination)。他请大家特别注意在英国大学之间的事例。他说︰在英国,一间大学,只有在它还没有授予学位的权力的时候,才要参加别间已有学位授予权的大学的考试。这就是校外考试。英国那些地方“大学”,在还没有取得学位授予权之前,都要他们的学生参加首都大学,即伦敦大学的校外考试,而领受伦敦大学的学位。南大学生如果也要参加校外考试,若照英国的惯例来解释,就等于要参加别的大学,可能是伦敦大学或者马来亚大学的校外考试,而领受他们的学位。然则,不只是对南大学位,南大学生发生问题,连南大地位,也会随之而降低,这牵动可能很大。

希望不是跟英国

若是如此,跟英国的相同,那么南大暂时并没有自己的学位。南大学生要考别的大学的学位,因为南大还没授予学位的权力。由此,所谓承认南大学位问题走样了。这已经不是承认不承认的问题,而是有无的问题。

如要考别的大学的校外考试,接着考试的文字媒介问题就跟着发生,究竟用英文,还是用华文考,或哪一些用英文,哪一些用华文。

严博士说上面是他依据英国大学的事实,来说明周教长,对承认南大学位一事的谈话。他希望他说的都错了。或者周教长说的,只是借用英文名词,而另有一套想法,那就好了。




最好有自己的学位

最后严博士说︰最好南大是有自己的学位。若然,他主张南大应有两种学位,即荣誉学位和普通学位。因在当地来说,不宜只有普通学位,那将对学生将来服务及读更高级学位都不利。

严博士前晚由七时起始大谈马华教育问题足足三小时,词令幽默,不时博得听者的热烈鼓掌。

昨晚,一批旅星南大峇株巴辖学生,特假南大设茶会欢迎严博士。

南大当局因严博士特由峇株巴辖到来南大演讲,特具四十元,敬奉严博士作车马费。严博士拒收;惟将四十元捐给南大充作建校基金。



====================================
 严元章博士

1931年获得金陵大学文学士,1939年获中山大学教育硕士,1951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教育科)(Ph.D.in Education)。1931~1932年在中国曾任四会中学校长,1932~1936任广州国光中学教务主任,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同校研究院办公室主任,1939~1947年任师范学院副教授兼管训部主任、1948年任南甯师范学院教授兼教务、1948 年9月,接受英国文化协会奖学金,往英国留学三年,1953~1954年任麻坡中化中学副校长,1955~1959年任芭株巴辖华侨中学(今之华仁中学)校长, 1960~1965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教授兼文化院院长。学生福利委员会主席、教育系主任,1965年赴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任讲师。1970年退休, 1975年起,先後发表学术论文四篇,分为文化篇、经济篇、政治篇及社会篇,1982年把几十年教育工作经验、整理出一套教育思想,1984年9月出版《教育篇》,1996年7月27日逝世。

1958年严元章在马来西亚峇株华侨中学发表演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