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8年7月30日星期一

【 承认统考 】文:老鹰

光华网 异言堂  30/07/2018

1975年,华教迈入了新的里程碑——为了有系统地鉴定毕业生水平,大马华文独立中学统一考试(简称统考)首次落实。这项拥有43年历史的评估制度,经常被误以为已进行长达60多年之久,这要归咎于政治家不查明真相,以讹传讹的宣传手段。

关于承认统考文凭资格的话题脍炙人口,至今依然是茶余饭后的新鲜话题。仿佛宿命如此,统考注定要沦落为政治筹码,经常被政治人物挂在嘴边,却未曾深入探讨适当的方针,付诸于行动。华社的心情犹如乘坐过山车,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失落难耐,被忽悠了一次又一次,最终狠下心下车不玩了。




就今年而言,前朝政府在吸引选票时玩弄字眼,以闹得轰轰烈烈的“可以考虑”让承认统考变得模棱两可。反观希望联盟阵营,各个政党看似达成共识,信誓旦旦地把承认统考纳入竞选宣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据说,只要统考生报考马来西亚教育文凭马来文科并考获优等,他们便有资格凭着统考文凭申请进入公立大学和申请成为公务员。大选前,选民被捧得飘飘然,对华教发展抱着美好憧憬;大选后,百姓被耍得团团转,黑字白纸刊登出来的大选承诺也许不过是虚有其表的空头支票。

也许,奢望新任政府可以改变华教的命运无异于痴人说梦。与其痴痴期待政府在态度上的软化或转变,倒不如继续秉持优良传统,推展创新改革,不断延续独中的香火。这么多年来,独中没有制度化拨款(槟城除外),统考不受本地政府承认,可独中生不一样凭着自己的本事找到让自己闪烁发光的岗位吗?透过校友会的热心回馈,独中生的卖力筹款,学校的软硬体设施毫不逊色于国中,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统考生的出路不如国中生吗?统考可是受国际多间高等教育学府承认,还被归类成大学先修班,与剑桥A水平考试,大学预科班和大马高级教育文凭(STPM)同等,故有资格直接修读学士课程。



实际上,自独立中学立足以来,其根基可谓深扎入地,难以动摇。近几年来,城市独中学额爆满的现象普遍不已,导致许多被拒之门外的学生只能望门兴叹。也有不少华裔家长不惜省吃俭用供孩子就读独中,只为确保后代接受他们认为更有素质的教育。也有些父母情愿忍受与孩子分离之苦,执意把孩子送到东马的寄宿独中就读,这除了能完成入读独中的心愿,还能培养孩子独立的性子,可谓一石二鸟。

扪心自问,统考生的出路问题断乎是在十字路口做出抉择之时便已考虑清楚的,那么华社依然坚持政府承认统考的原意何在?仔细琢磨一番后,笔者认为华社是想争取身份认可和权益保障,并以政府是否或如何承认统考作为一项指标,间接衡量政府的表现。毕竟在过去的509大选,华社几乎一面倒地支持希望联盟,自然也对他们寄予厚望,期待得到应有的回馈。希盟政府的忠实支持者则盼望新官能展现前朝政府所不能展现的气度,完成别人完成不了的任务。如此一来,他们就有机会为着新政府兑现诺言而引以为傲,吹捧自己的目光何其精准。



风水轮流转,如今的马华效法曾经的反对党,抓着统考课题穷追不放,说出“一里路变成十万八千里”等风凉话,试图煽动华社情绪。教长马智礼博士坦承承认统考需要考量多方面因素,例如不威胁马来文地位和种族和谐,所以不能如期实现承诺。大选前的一道曙光就此熄灭,严峻的山路变得更加曲折难行。原本被寄望能大展拳脚的副教长张念群则犹如夹心饼干,陷入两难,即无法如愿尽快落实承认统考的大计,又无颜面对难掩失落的华社。曾经讥讽的对象还沾沾自喜地大放厥词,伺机大做文章。

不管事情怎么演变,华社应该理性看待承认统考,而非掉入政治家设下的陷阱。承认统考成功落实的话固然能让统考生如虎添翼,但即便不能如愿,他们所展现的特质依然能吸引到欣赏他们的伯乐,何患没有光明的前途。有麝自然香,何必当风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