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8年9月24日星期一

中国家长教师忧学生过分依赖 ● 作业神器App一拍秒出答案

小编: 马来西亚有个帮助学生解答数学功课难题的群组 :大马数学功课交流平台(UPSR,PT3,SPM 及 UEC)】。
群组里有很多会员热心帮助及引导学生解决数学上的功课难题,但他们不会替学生完成所有数学功课。
此群组是不收费的!




(重庆24日综合电)现在学生功课负担愈来愈大,作业多到做不完,睡眠和运动时间也愈来愈少,常让家长心疼不已。中国近日出现多款在线作业App,只要对着 “作业” 一拍就能 “秒出答案”,堪称 “作业神器”。

不过这反而让部分家长和老师忧心,怕孩子依赖 “作业神器”,失去学习意义和思考习惯。

在苹果手机应用商店搜索 “作业”二字,搜题答疑软件多达数十种。其中 “作业帮”、“小猿搜题”等应用程式下载量,已达几十万次。在这些软件详情页面,大都有描述字样:“作业一拍,秒出答案”、“随手一拍,答案立现”、“拍一下,就学会”。

收费方面,小学、初中课程 “90分钟冲刺套餐” 价格在79元人民币(48令吉),高中费用相对高些,89元(54令吉)。套餐有效期一般只有7天,套餐有效期愈长,价格愈贵。



中国近来涌现多款“作业神器”,标榜可以“作业一拍,秒出答案”。

 






可否搜出人生答案?

周先生在重庆城口县政府工作。他说今年暑期开始,身边有不少朋友抱怨子女在家做功课主要依赖“作业神器”。他怒斥在线作业App:“互联网难道不应就此设立禁区?这些软件运营商,请你告诉我,你的软件是否可以搜出人生答案?”

周先生的太太是当地中学一名数学老师。前阵子她发现部分学生交上来的假期作业质量,和他们课堂上表现完全不一样,每次作业都做得很好。对此周太很是无奈,认为如此一来,布置功课失去训练学生的意义,也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

周先生透露,城口有学校一个初中班50余人,用在线学习App当来完成作业的学生占约20%。

不过并非所有家长都像周先生一样,要求禁用“作业神器”。家长付女士说,如果拍照就能给出答案,且有详细过程解析,那么家长不妨可考虑借用这种软件来辅导子女,共是使用时应慎重,最好有家长监管。







调查>>

 家长:态度褒贬不一

是否赞同孩子使用这类在线作业软件?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家长。

蒋女士的孩子乐乐读四年级。她表达了明确的反对:“把孩子思考的过程都给省了,长此以往,孩子肯定对这类软件形成依赖,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唐先生的儿子正读初一,为辅导儿子作业,此前他曾花400元为儿子买过某在线作业软件套餐。他认为,线上视频教学,时间一久,很难让孩子集中精力听课;此外,长时间看手机视频,对孩子眼睛的伤害也很大。

家长付女士说,如果拍照就能给出答案,且有详细过程解析,那么家长不妨可考虑借用这种软件来辅导孩子。但使用时应慎重,最好有家长监管,才能收到正面效果。

  学校:有班级使用率达20%

据周先生介绍,城口有学校一个初中班50余人,用在线学习APP当“作业神器”来完成作业的学生占了约20%。“由于学生是非公开使用,所以暂时也没办法去约束。”学科教师介绍。

那么,主城学校使用情况如何?在江北区某小学,老师对五年级两个班的同学展开调查,每班分别有4—5名学生在课余使用学习软件。这部分孩子表示,自己都是在家长的支持下使用的,其中有4个孩子是家长在进行辅导时,查答案进行讲解。

根据班主任介绍,这部分学生都是班级成绩较好的孩子,家长支持孩子在不懂的情况下,去看答案及思路。



学校的另一名老师说,自己的孩子在家也用作业软件,有些不懂的题,就让孩子上网去看。她表示,老师的支持是指在孩子不抄答案、看思路的情况下,可帮助孩子更好完成作业,养成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的习惯。

在两江新区一所小学,一位老师介绍,目前校内仅有个别班级在使用一款“一起作业”的软件,是由老师推荐使用。“学生放学、假期可在线进行英语朗读,还可由老师即时进行点评作业完成情况。”

  专家>>

学习软件有利有弊 应把握好分寸和度

在重庆市教科院原副院长王纬虹看来,这些在线学习软件既有利也有弊。

首先,作为智慧教育、信息社会的学习产品,它是有积极意义的。比如,对学生来说,在家做题更方便、训练选题更海量,可根据自身需要来选题,并针对某些薄弱环节选题训练,进行突破。

而在部长家长谈到的弊端方面,王纬虹认为,在使用过程中,主要责任其实并非这些APP,而是使用者的态度、方法以及目的。对那些学习积极主动的同学,做完题目后进行答案对比,可发现错误并重新思考,这时答案就相当于老师的作用;而对能力稍弱、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来说,可能就直接看答案和解题过程了。这样一来,掌握到的知识就很少,仅仅获取答案就会成为弊端了。

那么,在线作业软件该怎么用?王纬虹认为,老师、家长首先应做好引导工作,一味切断使用不一定恰当。家长可和孩子商定,要独立完成,而不是遇到困难就去看答案,切勿让孩子养成依赖答案的不良习惯;对老师来说,也要做好引导,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从而克服学生一个人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完全禁止使用智能手机并不现实,但没有管束、放任使用也不行,所以我们应更多强调自觉性和主动性。”王纬虹认为,应积极探索一些方法,怎样引导和督促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把握好分寸和度。

文:综合报导
图:重庆晚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