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
2018年9月22日星期六
挫折教育不利中国学生成长
最近几年,“挫折教育” 成为了全球教育圈内的热门话题。某些专家认为,父母应当为孩子有意设置一系列“挫折”,训练他们应对困难的能力,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尽管挫折教育在中国非常流行,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
今年早些时候,我在中国西部某省城做演讲,我的朋友接待了我。他想让我给他的亲戚一些建议。通常,我并不会接受这种要求,但他最终还是说服了我。于是,某个晚上,他的三位亲戚就来到了我的酒店房间。肖(音)先生是孩子的父亲,50多岁。他大学毕业于名校,是一家大型企业的总工程师。周(音)女士是孩子的母亲,她在当地一所高中任教。他们称呼自己的儿子为“虎崽子”。孩子就读于本地最好的高中,但成绩一直垫底,这种状况已经有一年了。
第一次听到他们这样 称呼自己的儿子时,我忍俊不禁。无论是行为举止还是脾气,这孩子都不像一只老虎。他个头不高,身材偏瘦,略有些腼腆。坐下来的时候,他的身体几乎蜷缩成了一个球。他甚至无法直视我的眼睛。
我们随后开始了谈话。首先,我让他们三位分别叙述问题所在。母亲认为,孩子从小到大都是优等生,考试成绩一直排在班级前列。但进入中学之后,他越来越内向。发展到后来,他几乎从不出门,也不和朋友玩,还害怕老师。每次遇到学业上的难题,他很快就会泄气,对自己毫无信心。
孩子说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考试。每当考试临近,他都会感到紧张,担心无法取得好的成绩,甚至会寝食难安。坐在教室里参加考试时,他的手甚至都会颤抖,心跳加速,大脑一片空白。突然,他发现自己无法回答最简单的问题。他的成绩自然也不理想——这使得情况愈来愈糟。
孩子陷入了恶性循环,父母逐渐觉得势头不对。高考就在两年之后,他们却束手无策。除了学校的作业,“虎崽子” 的父母还给他 “开小灶”,包括很多数学、物理难题,内容超出了学校课本的范围。父母认为,只要多做练习,他就能应付所有考试。每当考试即将来临,父母总是会批评他粗心,一再提醒他不要在无谓的地方失分。
我问孩子:你听到父母的话,有什么感受?出乎我意料的是,他猛然抬起了头,几乎是 地大喊:“我受够了!” 我第一次在他的眼里看到了 “老虎” 的影子。我有些惊讶。不过,他能够发泄出心中的不满,情况就没那么糟糕。
与此同时,他的父母发出了深深的叹息,向我投来了歉意的目光,似乎是在为孩子的行为道歉。我决定用“挫折教育”的框架分析这个问题。我问父亲,他是否记得上一次赞扬孩子是什么时候。
他想了整整一分钟,挤出几个字:“几年之前了吧。” 他很快澄清道,他之所以不表扬孩子,有两点理由:“第一,我不想让他自满;其次,这几年来他也没做什么值得让我表扬的事情。”我转向孩子,问他能否记得父亲上一次对他露出放松的微笑是什么时候。他立刻回答道:“我爸从不对我笑。他只要在我身边,就跟参加丧礼一样。”
我转回父亲,问他是否在工作中遭遇过困难。他似乎有些感动,觉得我触及到了一个男人在职场中经常会遇到的棘手的难题。他慎重地点了点头。我又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当你辛苦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希望家人怎样对待你?你希望你的妻子愤怒地行事,让你所面对的难题更加糟糕,还是温柔地对待你,和你一起面对?当你在工作中遭遇了困难,你希望得到怎样的对待?
他沉默了一会儿,似乎接受了我的观点。我明白,如果继续质问他,也许会让他感觉不适。因此我决定换一种方式,用更加温和的语调。我解释道:“我们都是人,我们都会有脆弱的时候,我们都需要温暖。我们的生命有3万天,我们会遇到无数挫折,这就够了。我们无需再创造额外的挫折,不然反而会给孩子增加压力。如果孩子能在家里感到舒适、愉快,他自然会有勇气克服困难以及未来的挑战。”
对话虽然只有半个小时,但我看到孩子的父亲好几次露出了久违的微笑。尽管笑容不易察觉,但与他之前严肃的表情有了天壤之别——恐怕在踏入房间的时候,他还想找到让儿子变成超人的方法。尽管我并没有直接解决 “虎崽子” 考试成绩不理想的问题,但我说明了一点:只要父母改变态度,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
此后,孩子也联系我,告诉我在谈话之后,他没那么害怕考试了。我相信他说的是真的,因为从更深层次来说,他恐惧的并不是考试本身,而是他的父母。他对他父母爱的程度要远远多于他被爱的程度,考试似乎成为了父母向孩子施加压力的工具。现在,他就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生活从不缺少挫折,不必再去刻意创造。否则,父母会对孩子造成持久的心理创伤。挫折教育无法教会孩子如何应对困难,相反,孩子们反而会更加无助,甚至无法解决小困难。
“虎崽子” 的例子说明了挫折教育只会徒增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紧张关系,无法在家庭之中构建信任。因此,挫折教育对孩子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反之,父母应当给予子女支持,称赞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认识到他们的局限所在,毕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拯救世界的人——做最好的自己,就足够了。
作者:Zeng Qifeng, 心理分析学家
本文由世界经济论坛与Sixth ToneSixth ToneSixth Tone联合发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