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8年9月5日星期三

【掙脫應試教育的枷鎖】作者:郭史光宏


“顧名思義,應試教育是一種‘為考試而進行的教育’,考什麼教什麼,不考不教,評價上唯分數、唯升學率;與考試無關、難以考核的人格養成、個性發展、社會關懷、乃至音體美等內容被架空虛置,從而背離了教育樹人育人的內涵。改革應試教育,是基礎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任務。”
—— 中國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教授




上個月,教育部發動民調,詢問家長和教師對廢除小學低年段正式考試的意見。問卷中,建議以課堂評估(Pentaksiran Bilik Darjah, PBD)取代正式考試(Peperiksaan Formal)。課堂評估,是觀察學生的每日課堂表現,評估學習進度,幫助教師調整教學策略。正式考試,則是目前大部分學校的慣常做法,每年進行三至四次的年級考試,打分數排名次。這是教育部想要擺脫應試教育的初步嘗試,應當獲得支持。

為何要擺脫應試教育?應試教育不好嗎?我在90年代應試教育下長大,個人經驗也許能說明問題所在。那個年代(如今似乎還是如此),小學的目標是UPSR,中學是PMR,然后SPM、STPM。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習英文,一直到中五,整整九年。間中的UPSR、PMR和SPM都順利考獲A等。照理說,我的英文程度應該很不錯吧?可是坦白說,中學畢業的時候,我連英文報都看不太懂,更別說英文書了。會話方面,我的英語講得磕磕絆絆,更多時候連開口的勇氣也沒有。

九年的教學,統一考試的優等,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只因應試教育。那些年,考試主導了我們的學習。考試考什麼,教師就教什麼;考試怎麼考,教師就怎麼教。換句話說,考試不考的,我們就不學。于是,我們日復一日地背誦語法知識,年復一年地操練模擬試卷。我們準確回答所有習題,卻對其中意義無動于衷。我們考出了優異成績,卻對日常生活無能為力。我們高耗低效,我們高分低能。


反對應試教育不等于否定考試意義。我們需要考試,但不需要應試教育。考試作為教學過程中的檢測工具,能為教者與學者提供反饋信息,提升教學素質,自有其積極意義。然而,當一切教學行為都奔著考試而去,甚至只為考試服務,那就走火入魔、病入膏肓了。

考試,更準確的名字是評估,主要分兩類:形成性評估(formative assessment)和總結性評估(summative assessment)。前者關注學習過程,留意學生對各種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為教學提供及時反饋;后者聚焦學習成果,評價學生經歷某個學習階段后的表現,為社會提供參照。從功能角度來說,形成性評估旨在改良教學,總結性評估旨在篩選人才。






談到這裡,大家應該已發現,我們學校裡幾乎所有考試都屬于總結性評估。不管是月考、中考還是大考,都跟UPSR和SPM這種全國統一考試沒多大區別,都是在給學生的學業表現打分和排名。考試結果,往往就只是將學生分成優秀和后進,對教學的反思與調整作用不大。不僅如此,師生往往還會把考試視為相互攀比競爭的標準,忘了教學與成長才是重點。


基礎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格,讓每個學生都獲得全面探索自己、發展自己的機會。因此,中小學階段的重點應當放在“學習”而非“應試”。中小學階段,我們需要的是形成性評估,讓教師可以因應學情調整教學策略,讓學生可以看見自己的學習與成長。我們不需要過早地全面實施總結性評估,在學生還未成熟之際,迫不及待地拿著無情的尺去標籤他們。

我希望,廢除小學低年段正式考試是教育部下定決心擺脫應試教育的第一步,也期待不遠的將來,能看到基礎教育階段各種正式考試被廢除。我們的孩子,值得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明天。

摘自中国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