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
2019年3月23日星期六
宋明家:别宠溺大学生
大学生穷到没饭吃?
这不是什么新鲜课题,早在2016年1月,国内各大媒体就曾报道“2万6000位公立大学学生里,超过一半每天只有5令吉吃饭钱”。这项由 Pertubuhan Sukarelawan Muslim Malaysia发起的调查,当时引起社会各界哗然,也有博大、国大和国防大学的副校长们质疑该调查的真实性(见2016年1月14日英文《星报》报道“Where are the hungry students, question varsities”)。
时至2019年3月,又有《每日新闻》报道,说马大拥有约1000名来自赤贫家庭的学生,每天只能吃一餐,有的学生每天只吃面包度日;马大副校长证实此事属实,贸消部更宣布国大和马大最近已开始食物银行计划,此计划也即将在其他公立大学开跑(引3月19日《星洲日报》报道)。
在美国许多大学,这种食物银行计划落实已久,多年来帮助了不少穷人家孩子,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无论如何,美国大学生的主要问题是极其昂贵的学费、住宿和膳食等费用,这和本地情况不能相提并论。
个人约十余年的扶贫家访经验发现,现实里真有一些本地大学生陷入财务困境,而必须省吃俭用(多因父母长期生病、逝世或意外事故发生,或助学金延迟发放导致三餐不继);笔者任职的大学里,也有小部分学生来自贫穷家庭,靠奖学金、或在附近商场兼职,读完3年课程毕业。
问题是,不管是2016或2019年的“大学生喊饿”课题,笔者都不认同政府的应对和协助方法。
原因很简单:这些智商(应该)比其他人高、且是(绝大多数)好手好脚的年轻人,为什么需要别人(政府/大学)来搭救?为什么只一味知道“受人鱼”,而不懂得“学渔”?
笔者念大学时也靠打工(为小学生补习、添油站夜班工作等等)赚取零用钱、开源自救。对来自小康之家或穷困家庭的我们,快熟面(偶尔加一粒蛋或外头采来的蓊菜或面包,都是日常食品(身为大学生,我们自然也知道如何汲取适当营养和保持健康);大学同窗好友老黄自小和姐姐相依为命,上了大学也靠兼职保险代理赚取生活费。不管是为了额外零钱或伙食费,许多像我们这样的穷学生,都是一边上学、一边打工读完大学课程的(见2016年1月21日本栏的〈王狗儿打点秋风当饭吃〉一文,和同月20日《The Star》的拙作〈Earn your pocket money〉)。
有人说大学生应该专注读书,不应该“抛头露面”兼职工作;但只要时间管理得当,加上努力、毅力、耐力,大学生不可能会忽略课业。比如我和老黄都成功以CGPA 3.50以上的成绩毕业,虽然这不是什么一等学位,我们都为这自身努力兼顾工作和学业的成就,感到非常自豪。
我也无法相信,真的无法想像:在这21世纪、兼职机会处处有的网络世代,加上各个大学学生事务局都很乐意协助穷学生,竟然还会有大学生找不到兼职工作,还会有大学生说吃不饱!
笔者不是说学生面对困境时,不该要求外界支援;重点是,作为身心健全的社会精英分子,只要尝试去努力解决问题,在马来西亚这片富饶土地上,(除了极少数特殊个案)大学生几乎都不可能挨饿!
如果说21世纪的社会相对复杂和“危险”得多,而家长也担心入世未深的孩子在校外受骗,政府或大学更应该做的,不是喂他们食物吃,而是协助安排这些喊饿的大学生,在校内或附近找一份安全的兼职;比如在校园里当图书馆助理、课堂小助手或助教、餐厅助手、清洁工等。清洁工是最容易做、也没什么好羞耻的──笔者就曾经在学校做过扫地、洗厕所、复印文件等兼职工。
大学生涯不应只是躲在书丛里当书虫,同等重要的、更应该学习的,反而是课堂上没有教的,比如社会里的进退应对能力、时间管理、创意思考、解决问题、独立工作、团队合作等“软实力”;这些当前大专毕业生所严重缺乏的“软特质”,正是企业界和职场所亟需的(引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2018年5月发表的《马来西亚大专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以及世界银行2014年6月的《马来西亚经济检测》报告)。
政府的“过度保护”,让我们的大学生永远只会享用嗟来之食,只会造成大学生更缺乏竞争力,在全球化的世界舞台上,永远无法和别人竞争。
忍不住还是要炒冷饭一句:受人鱼,不如学渔。
作者 : 宋明家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19-03-22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