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9年5月28日星期二

郭健平 : 英校这个选项

小时候,在历史课本里读过我国曾经有过英校。但是因为不在那个年代,觉得非常遥远。小孩子的思想容易被课本牵着走,我也认为既然我们已经离开了英国的统治,实则没必要再协助“推广”英语,反而应该大力推动马来文,让国语的地位更巩固。





然而,上了大学后,就发现了第一个文化冲击。我上的是政府大学,媒介语是马来文,但是当做功课的时候,参考书顶多1%是马来文,余下的都是英文课本。对于英语不好的华校生而言,这绝对是很吃力的一件事。

毕业后到吉隆坡工作,更是受到文化冲击。陌生的华人第一眼看见你,通常是先说英语。来回探底对方不是ABC后,才自动切换到华语交谈。有些友族朋友,你先开口说马来语,他回你英语,你再用马来语回话,反而会惹得他认为你看不起他而不开心。




到了以华语工作为主的报馆工作,几近可以逃开英语不佳的窘境。但这是鸵鸟选项,不能持久。再久后的日子要买车买房的时候,法律文件千篇一律的以英文呈现。

虽然政府多年来要巩固马来文而下了不少苦工,但是英语在我国的地位还是不容抹杀的。而我领悟到最深切的道理是,华校生绝对不是没有能力,但因为英语掌握能力有限,不敢用英语和人交谈,不敢在以英语为主的职场觅职。最后不是因为自身的能力问题,而是因为英文能力变成高不成低不就。

教育问题,在大马永远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特别是最近教育和政治绑在一块后,很多东西更难以启齿。就以华小为例,很多友族家长想要让孩子接触华小的学习环境,而冒着孩子可能因为掌握不到华语而毁了学习信心的风险坚持让孩子来华小上课。但是当华小被攻击时,这些友族家长在整个大环境不友善的情况之下,不敢出来替华小说两句公平的话。

也有华人家长为了让孩子学习马来文而就读国小。而那些把孩子送往国小的华裔家长,也因为担心会引起异样的眼光,而不敢分享自己孩子在国小的学习经验。

敦马哈迪第一次任相时提出的宏愿学校,目的是要在一个地方同时建立国小,华小和淡小。各源流学校自行管理,但是在学生下课时共享食堂,运动会共享草场等,希望能让各族学生能提升交流。然而这项计划因为各种原因的反对之下最后告吹。




随后的英语教数理,也因为种种原因,变不汤不水。学生以英语学习数理,好的是将来深造时,很容易和英文课本接轨,但是学生们的英文底子不好,反而变成又要兼顾英文能力,又要学习数理,最后变成了一种负担。

多年来,华小维护了我们的根。有华小,我们才能掌握华文,才能阅读中文报章和书籍。但是因为环境的局限,我们和友族朋友的交流就变成了有限。或仅有淡淡的点头问候君子之交。

在国小,这种情况也不遑多让。在现有的小学框架上,要大量的非马来人家长送孩子到国小就读,以促进族群交流,这几近是不可能之事。2017年,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ISEAS-The Yusof Ishak Institue)在柔佛州的一项民调显示,2011受访者的82%支持恢复以英语为授课媒介语的学校,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英校。

大多数不同族群的受访者支持恢复英校,是不太令人意外的,皆因我们的英语竞争力越来越衰退,常此下去,其影响层面不仅仅是语言问题而已。

然后如果复办英校,各族群的家长,都会比较有意愿送孩子去就读。英校里,有不同族群的孩子一起上课一起交流,各族群间的交流必会比现在更不仅停留在表面。




如果政府真有意愿复办英校,其阻力当然不会少。会有人跑出来说,这会削弱马来文身为国语的地位。华印裔也会担心这最终会导致我国走向单源流教育政策,导致华小淡小最终被消灭。

但是和宏愿学校相比,这是家长们会更愿意送孩子去就读的学校。许多华人,包括我,希望我们的根可以继续保存下去,那么就读华小,肯定是不二选择。但同时,我们也希望孩子长大后能良好的掌握英文,才能有能力去选择他将来要的职业和生活。这种矛盾的心理,也是导致我们无法建设性和理性的讨论教育课题的导因之一。

在政府想要提升学生英文水平,又要提升各族人民交流的同时,复办英校确实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但是这是大工程,不是一两年就能落实的,尽快开始调研工作,是最好的第一步。

作者 : 郭健平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19-05-29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