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师在国小教华语。他先让学生复习家庭成员的称呼,包括爸爸、妈妈、我。学生都会认会读这几个词后,老师让他们造句。
“我爱爸爸!”“我爱妈妈!”“爸爸爱我。”“妈妈爱我。”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都会造个句子。幸好老师没有引导他们说 “我有一个爸爸”,因为这个句子在结构上是正确的,清楚表达意思,但语义上却是大有问题的。
老师最后引导学生读课文——我有一个好爸爸,也有一个好妈妈。我爱爸爸,也爱妈妈。
这样循序渐进,从 “字到词,词到句,句到段,段到篇” 的做法,符合教学的规律。不过,这样的教学模式适合在华小用吗?
绝对不适合,因为母语教学有别于二语教学,不能只是单纯学语文。我觉得不妨来个逆序,从 “篇到段,段到句,句到词,词到字” 的教学。
华小的课文有篇《笑声回来了》—— 门开了,爸爸妈妈笑着回来了。门开了,哥哥姐姐笑着回来了。门开了,全家的笑声回来了。
一名老师教学时,先让学生读课文,然后针对关键词或重点句加以讲读课文,帮助学生把握全文大意。过后他让学生讨论三道问题:爸爸妈妈以怎样的心情回家?哥哥姐姐为什么笑着回来?全家的笑声从哪里回来了?
可是,这就是母语教学吗?值得反思的是:学生是在学语文,还是用语文学习?学生因此而提高文字的感悟力了吗?他们是否已接受文字的陶冶而增强审美能力?阅读后他们有疑惑吗?为什么家人一定要笑着回来?他们是否领会“笑声”更深层的含义?
这首童诗的原文是—— 门开了,爸爸从公司回来了。门开了,妈妈从工厂回来了。门开了,我放学回来了。门开了,大家的笑声都回来了。
如果让学生读原文,阅读的效果会不会更好?按着上文反思的问题,学生是不是更加有感悟,从而体会一家人团聚的温馨感觉?
作者 : 黄先炳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19-06-29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