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9年12月12日星期四

独中统考 🆚 国际课程:兼容并济?分庭抗礼?

小编😓独中教育改革的路到底在何方?? 

今年,柔佛永平中学提出走向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引起议论声浪,让人担忧是否又多一所独中引入国际教育课程,引起变质疑虑。

曾担任3所华文独中校长的吴建成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从整体而言,他会接受独中走向国际化的趋势,独中应该被允许做出改革。他说,面对独中引进国际教育的办学措施,华社之间应抱有守望相助精神,可以提出批评、建议、争论,但切勿闹翻,影响整个华教的凝聚力和未来发展。








吴建成表示,面对独中引进国际教育的办学措施,华社之间应抱有守望相助精神,可以提出批评、建议、争论,但切勿闹翻,影响整个华教的凝聚力和未来发展。
吴建成表示,面对独中引进国际教育的办学措施,华社之间应抱有守望相助精神,可以提出批评、建议、争论,但切勿闹翻,影响整个华教的凝聚力和未来发展。

“今天的独中教育,必须走向世界,面对全球化。”


吴建成认为,随着地球村的出现,独中的课程和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有必要改革和调整,与时并进,以培育出一批能够走上国际舞台的学生,避免独中教育遭到淘汰。

针对某些独中开办IGCSE课程一事而被批评为“变质”,在吴建成看来都过于保守,想法简单。他认为,人们不应该老是用固定的模式去作出鉴定。

“是否只要不是这个模式,我们就要把它归类为变质?我觉得这是自我孤立,这会让我们固步自封,是很危险的。”

吴建成认为,各所独中的处境和办学方式不尽相同,即便如此,华社之间应抱有守望相助精神,适当给予意见,相互提醒,保持讯息上的沟通,了解对方的发展状况。若对方推行效果不好,也要想办法互相扶持成长。

“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出批评、建议、争论,但不要闹翻。”他叹道,华团内部过去就因为闹翻,拖慢了近10年的教改时间。

防范独中教育功利化

过去,独中生仅需学习统考课程;后来,不少独中实施双轨制,要求学生同时报考政府文凭考试;如今,再有多所独中开办IGCSE课程。从单轨制、双轨制,到如今多轨制的出现,是否让整个独中教育走向功利化?

“功利化是我们要防范的一个倾向,但是没有功利化,没有去培养一些能独步于天下的人才的话,我们很难生存。”

吴建成不全盘否定功利化,但他提醒,当独中教育走向功利化的时候,它同时也会延伸出很多现象。

假设某独中将班级分为统考班和IGCSE班,统考班的学生会否感觉自己被排斥?IGCSE班的学生会否把统考班的学生视为次等学生?再来,学生因为学习更多课程导致功课占据大量时间,该如何自我平衡?师资都准备好了吗?独中的人文价值底蕴是否受到影响?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顾及和防范的。

再者,有不少教师会认为IGCSE课程与政府考试或统考课程的内容大同小异,仅仅是语言转变和考试格式的不同。在吴建成看来,这当中存在很大的误解。他强调,国际教育并不是语言上的转换,它在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等方面都会与本地教育有所差异,无论教的是哪种课程,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和教学法是关键所在。


不赞成将整套课程引入独中

吴建成直言,他并不认同独中将整套IGCSE课程直接引进学校的做法,但他不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和存在,他考虑的是人才竞争的问题。

“因为我们在跟不同的教育系统争夺人才,如果说这些家长认同我们的民族教育的话,问题就简单,只需把统考课程搞好就行。但是家长往往会担忧孩子英语能力差,进而把他们送进国际学校,这些优秀学生的流失是很可惜的,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把他们留在独中,让他们在独中的大环境和校园文化里接触中华文化。 ”

吴建成认为,捍卫民族价值观最根本的,是文化价值观的延续和传承,语文固然是其中一部分,但是更关键的是整个民族精神和价值观。

“IB课程才是真正的国际课程”

在他看来,真正的国际课程不是IGCSE课程,而是国际文凭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简称IB)。

“IGCSE,只是剑桥课程的国际版,它与真正的国际课程依然是有距离的。而IB课程,才是真正站在教育的高度去培育学生,要求孩子要有创意、想像力和批判性思考等,能够举一反三,同时也要求老师要有开放和包容的思维,具备钻研精神和自我提升的能力等。”

IB课程排除了所谓的媒介语。吴建成说:“它虽然以英文为主,但是当它进入某国家时,例如日本,它同样可以日语来进行教学,重点是教学上的那一套方法和思维模式传达出来。”

他认为,国内现有的好几所独中,没有一所是推行IB课程的,原因在于具备相关思维水平的师资,仍十分不足,而这往往是大多数传统东方民族比较少有的思维特质。他举例,大部分华校老师都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表达意见,间接限制了学生在某个科目或领域的发展。

吴建成认为IB课程仍有许多需要探讨的事项。在他看来,IB课程的小班制或个别化教学,虽然可以让教师更好地照顾好每位学生,但是对学校而言,这意味着更大成本的投入,更昂贵的学费,最后往往成了一个具有阶级性的教育。“但独中是个民族教育啊,它不是贵族教育或阶级教育。”

董总设立小组探讨IB课程

他透露,董总在今年找来一些富有经验的学者,设立专案小组,专门研究IB课程体系,探讨在独中注入IB课程特色的可行性。

吴建成强调:“研究IB课程的重点在于,我们要了解该课程背后的优势,如何把里头值得学习的技术和思维方式、操作模式吸取和引进独中系统,而不是把独中系统给当掉。”

事实上,他反对独中“杂货店”式地提供各种考试课程,与其让学生多拿一个文凭课程,倒不如从改革独中课程开始,做出自己的品牌特点。

总的来说,吴建成提倡多元、开放的教育,鼓励独中走向国际化。虽然他不赞成把整套课程引进,但也不会去批判或阻止这些学校做出改变。他提醒,独中在寻求新方向和变化的同时,必须确保独中的人文价值不会遭到破坏,切勿忘了对中华文化底蕴的坚持。

作者 : 蒙慧贤 教育专题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19-12-12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