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1日星期一

台当局改称 “华侨” 为 “侨民” 被批制造族群对立




摘自【环球网综合报道】

台当局 “侨务委员会” 日前将公文中称呼 “华侨” 的用词改称 “侨民”,这一做法遭到蓝营抗议。

据 “中时电子报” 21日报道,台湾“立法会外交国防委员会”当天上午邀请 “侨委会” 专案报告并备质询,“侨委会委员长” 吴新兴称,“侨委会” 根据 “宪法” 第141条使用的名词,官方称呼一律改称 “侨民”。他声称,这样包容性比较大。

对此,国民党立委马文君质疑说,如果改称 “侨民” 而非 “华侨”,全世界各国都称 “侨民”,到底是谁的 “侨民”?另一名国民党立委李彦秀批评称,这是制造族群对立、政治操作,她希望 “侨委会” 不要因为政党轮替就改变做法。国民党立委江启臣认为,“侨委会” 应取得侨界共识后再决定是否改名,以免制造对立。

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吳新興

台湾侨委会与 “华侨” 切割 改称 “侨民”

摘自《早报》

“华侨” 一词过去常用来形容海外华人或海外华裔人士,但台湾侨委会近日公布修正相关规定,将法规中的 “华侨”,一律修正为 “侨民”,舍去 “华侨” 一词不用。

据联合新闻网报道,侨务委员会昨日由以委员长吴新兴领衔,修正 “华侨热心公益自动捐献奖励要点”,名称并修正为 “侨民热心公益自动捐献奖励要点”,并自即日起生效。此外,“海外华侨团体联系登记作业要点”,名称也修正为 “海外 ‘侨民’ 团体联系登记作业要点”,并自即日起生效。全文公告于行政院公报资讯网。




近年海外对传统侨社的华侨与本土意识浓厚的台侨社团迭有争议,台湾的侨务政策到底应该以 “华侨” 或 “台侨” 为重,时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曾在脸书指称,其基本立场是将传统意义上的华侨视为台湾的负担。所以才会在质询侨委会时,表示两岸争取的侨胞是重叠的。并指控“很多贪婪的侨社是台湾与大陆的侨务资源通吃,若再加上他们旅居本国的福利,这种人等于享用了三个国家的纳税钱,实在荒谬!” 所以不应该是“两千万台人服务四千万华侨。要求‘侨胞’必须严谨定义,不能把人民纳税钱丢进模糊无底洞。”

淡江大学全球经济系系主任包正豪曾在专文中评论林昶佐的说法表示,从林昶佐脸书的字里行间,大概可以推敲出他的想法是:从台湾移民出去的,大概才是林昶佐所谓的台侨。那些早期自中国大陆移民出去的,就是华侨了。

但目前在侨委会官网上,对 “华侨身分证明” 的用途与申请,仍使用华侨一词。

其他文章

7日最高点击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