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4日星期日

黄大志:华人本土化与身份认同


民族本土化是指一个外来民族与移居地不同民族的相融过程而出现的现象,它是外来族群为了适应所处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环境而做的调整与变化。一般而言,这个移居族群保存了他们原有文化的许多特征,包含语言、宗教信仰和价值观。但这类特征也会受当地民族的影响而发生了某些变异,同样的,当地民族也在好些方面受到外来民族的影响。简言之,本土化或在地化是外来者融入所居地时,在主观或客观意识中吸纳了新的文化与行为元素,而产生的融合实体。




然而,一个民族内部的本土化与身份认同,由于移民早晚不同、家庭文化教育选择和接触面差异、定居后的社会化与身份变更等因素,出现了多种异象。因此,华人社会本身的本土化就是多元的,有不同层次和深浅之别。

大马华人3类社群

第一类要说的是最早期华人移民后代的峇峇娘惹阶层,在英国殖民地时代提供的新机遇条件下,他们选择了把孩子送进英校,孩子中学毕业后成为“吃皇家粮”的公务员,赚取相对高薪金,退休后也享有养老金,是当时华社的“天之骄子”。两代下来,许多峇峇娘惹的家庭用语从马来语改成英语。

第一类也包括后期华人移民中的英校生及其后代,因为英校毕业生的优渥待遇和机会的确吸引了大批务实华人,为谋求更好的经济出路,而把孩子送进不教导华文科的英校就读。其结果是,由于当时英校教学课本跟英国看齐,学生对中国的认知几乎是零。然而,就因为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存有巨大鸿沟和疏离感,他们对本土化身份认同反而相对高!

在1970年代英校关闭后,英校生的孩子不得不送进华小或国小,但如果经济许可,还是会选择以英语为主的国际学校。鉴于英语仍然是私人商界和各项专业的应用语文,成功英校生的社会地位保持强劲。在较高档的俱乐部,他们口操英语,和说华语的商界精英不太靠拢,宗教信仰比较倾向于基督教,对维护华教一般并不热心。不过,因政府部门已完全以马来文取代了英文,以及华文的国际地位正如旭日东昇,英校精英先前在一般华人面前的潜在优越感已不复存在。




第二类是坚守华校传统和文化的华人群体,他们的中华情结较浓,本土身份认同程度较第一类低一些,但和华人社团的联系较为密切,非常关心中国的发展和成就。30年来,随著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中国原先的左倾意识形态大为弱化,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发展优先政策。

在新的条件下,这一类华人社群里边之前曾有过的亲台湾和亲中国大陆的歧见,已大体消失。他们共同捍卫的是华教、华人平等权益,维护华小和独中,争取政府承认统考等。不管他们来自什么阶层,受教育多寡,这一社群的认同统一性很高,目的性非常相似。不同的是表达方式,受教育较高的表达内容较文雅、理性与成熟,受教育较低的方式较为粗俗、直接和感性。后者的言论和观点常见于网上留言平台,言辞较为粗浅、片面,留言而不必注明个人身份的网络是他们抒发心里闷气和不满的渠道。

第三类是本土化层次最低的方言群,多住乡村、华人新村或小城镇,村镇里一般有先辈建立而留下的华文小学,他们与外族来往较少,传统华人习俗保存得比大城市更完整。这一类华人社群在东马砂拉越和沙巴较西马各州更具有代表性。

自1963年加入大马之后,东马华人普遍接受中国政府鼓励加入当地国籍、效忠当地政府的政策。将近70年下来,新一代还含中国认同意识者已几乎全面消失,基本融入大马多元文化社会。近30年来,因为城市化加剧,乡村人口大量流失以及老化,随著人口锐减,村里的华小可能只剩下数十学生,面对关闭的压力。

达成共识 抗拒同化

独立后60多年来,大马已几乎不再有中国移民。华人对马来西亚国家的认同,在政府本土化教育及华人国民意识的提升的情况下,上述三类华人都有共同的认识,那就是认同自己是马来西亚华人,是国籍和种族的统称,不是马来西亚中国人,而对中国人称他们为马来(人),绝不接受!因为接受被称为马来人,就等于已经接受同化,这正是他们当前奋力抗拒的。




这个抗拒同化的共同愿望,是继承汉文化对自身文化的骄傲感和尊严的表现。第一类和第二类华人之间虽存在矛盾,但面对马来种族主义者或偏激伊斯兰教的进攻时,他们会站在同一防线,捍卫自己的族群。尽管华人三类社群之间存在诸多差异、不同社会背景和利益追求,尽管他们之中不少对本土政治较为冷感或政治意识还欠成熟,但他们在抗拒同化均有基本共识,愿意协力合作。此外,凝集他们一块的另一向心力就是反击“二等”公民身份及所面对的各种排挤政策,他们这么做可说符合了争取正当及公民应有的权益。

来源:东方日报 2020年06月15日
作者:黄大志(教授学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其他文章

7日最高点击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