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30日星期日

吉隆坡中华独中学生对于筹款及学校设施的一些意见





 https://www.facebook.com/chklconfessionpage.2015/posts/2403681149911434

#44370


很多人都为“筹款”、“捐款”在争吵。

首先, 筹款不应该有强迫性质, 之所以引起那么多学生反弹是因为被强迫。

在继续下去之前我看了某些毕业了的校友的评论, 真是觉得可笑极了。原来以前毕业的校友们(不是全部)素质也没多好, 思想还有极大的问题。只会一味地骂人 “柒頭”, 我反而觉得你们比较 “大柒” 。甚至还有人做了父亲, 没想到思想还比小学生幼稚。真是没有最柒, 只有更柒。连发表自己的观念都做不到, 只会骂人。突然让我想起某个国家的人民也是如此, 一点不顺心就问候人家父母、祖宗。不过我们国家还好, 先问候当事人, 还未达到那个等级。

我也是毕业了很多年的校友, 捐了很多年的钱, 但是并不代表支持学校强迫捐款的作风。无论以前校友们是自愿性捐款, 抑或被强迫捐款, 并不代表现在的学生应该被强迫做同样的事情。
记得以前筹款的时候, 也忘记是否被强迫, 反正就是要捐出RM300。学校也很会选择时间, 就是新年前给你筹款卡, 好让你去向亲朋戚友筹款。第一次筹款, 长辈们也本着鼓励的心情捐出钱RM50至RM100, 很快就能达成目标收工。但是每一年都去向亲戚筹款, 逐渐观察到长辈们的不愿, 甚至说出 “又要捐钱啊?”, 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难受。或许你会觉得以前的你也是如此筹钱, 但并不是每个人与你有一样的厚脸皮, 可以接受冷嘲热讽。若大部分是你父母帮你解决筹款的问题, 你更没有资格批评别人。

以前读书的时代, 还未经过经济风暴, 物价都没有很贵的时候, 父母捐出RM300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自从物价水涨船高, 捐出RM300真的不容易。若家庭收入没有超过5尾数, 甚至只是仅仅到达, 每个月还要还贷款, 还水电费, 日常开销等等, 捐出RM300真是不容易, 而且当时的学费并没有现在那么昂贵。对我来说, 捐款应该是量力而为, 能捐则捐, 不能则不捐。但是学校并没有考量任何因素, 只为达到目的, 便施压给班主任以达到筹款的目标。或许你以前没有遇到被强迫, 你觉得捐款是很开心的事情。但是我有朋友的孩子被老师要求一定要达到RM300, 不然会有什么类型的惩罚等等。那现在的学生应该接受这样的制度吗? 发表自己不支持的意见错了吗? 我即使捐了很多年, 也不支持如此的观点。却看到还有毕业了的校友说出“我们捐了那么多年都没说什么”、“不喜欢就转校”。





在这里就不谈论捐款的数额是否有好好被使用, 毕竟不在学校内无从得知。但是还是听说了中华楼很多问题、学生不捐款被不善对待等等的问题, 这种种的原因都寒了学生的心。从热情筹款变成不愿意捐款。

校友们(不是全部)都那么会骂人, 那试问下那么爱校的你们都有保持着每年捐款的爱校精神么? 还是只是会背后说现在的学弟妹们, 自己却鲜少回馈母校? 我每年都会捐款给朋友的孩子, 甚至在茶餐室用餐时, 有中华子弟来筹款, 都会毫不犹豫给出RM10 至RM50。那我是不是可以强加我的观念给你们? “我每一年都捐款, 你怎么不做呢? 你读过中华5-6年, 这点钱都不愿意帮?”

再把筹款的事情看成更加宏观的事情。国家收税理所当然, 政府改变税收政策的时候你怎么在那里怨声载道、想着如何逃税等等呢? 你是想要辩论说政府腐X? 政府没有好好善X人民的钱? 你看不到政府发展国家的成果? (如果你是好公民, 当我不是说你) 那学生看不到学校的成果, 就不能发表自己的不愿么? 你的side income有好好报税了吗? 多点打听现在学生面对的问题才来发表你幼稚的评论, 这样才不会显得你是石器时代的人。你自愿是你的事情, 但是不要强加你的观念在不愿意的人身上。他们没有做错, 只是选择不贡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我栽种了大树, 希望大树保护后人, 并不是后人要乘凉的时候收取“乘凉费用”, 不付费就要晒太阳。

Submitted: June 30, 2019 1:05:34 PM +08

https://www.facebook.com/chklconfessionpage.2015/posts/2403832409896308





#44371


隆中华大揭秘(文长慎入,请耐心地看完,这关系到学校的未来)

全校 5000++ 学生和教职员工要售卖至少 RM300 的固本,而学校本身也有在售卖着,要把票买完出去真的是有点吃力。身为 “中华人”,我们当然要尽全力地去卖票。毕竟学哥学姐也是这样走出来的。我们必须懂得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这个道理,以前先辈们经历了各种风吹雨打、人权剥削,甚至被撤销教师执照、被夺去公民权,他们还不辞劳苦地把华教建立起来,就只为了让中华人民子弟可以以母语学习知识,让后辈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可是如果实在是卖不完的话,我们是有权退回给学校,学校也不能拿我们怎样。如果真的是卖不完就要接受处罚或记过之类的,隆中华就没救了。

筹钱建体育馆没有错,可是学校的其他基本设备都还没搞好就要建那么大工程,实在是太不应该了。为什么学校要这么做呢?就是为了校誉。我们的高层可以为了校誉不择手段,完全不顾我们师生与家长的感受,甚至危害到师生与家长的利益与安全!

我们学校的音响从以前到现在都没有好过,投诉了那么多年,学校还是没有想办法去改进。去年《百穗艺中华》文艺晚会,原本就只有 RM50 和 RM100 的票价,可是卖不出票,学校就出了 RM30 的站票,最后连 RM30 都有得坐了。 为什么会卖不出票?那个 "Behind The Scenes Footage" 宣传影片真的烂到不行,简直是整个 PowerPoint,还需要校内校外人士合作制作一个全新的宣传影片。活该卖不出票!到正式表演那天,学校为了减低成本,不知道从哪请来了那么差劲的音响公司。表演的时候 mic 忘记开,不然就没有声音,有声音那个音色也整个糊掉,更厉害的是放了 mic stand 可是上面没有 mic 。




学校去前推出中华外套,搞共产搞统一,说学生不能在学校穿自己的外套,必须穿中华外套,具体原因又不跟我们讲,给了一大堆无谓的理由,造成了激烈的反抗声与极大的风波。最后我们才得知原来是监考官反映给学校,说学生会拿外套来作弊,要求学校采取措施。如果校方愿意和我们说事实,就不会造成这个完全没有必要的波动。

还有中华楼是一个大失败。其实单单从中华楼我们就可以看到学校的高层有多腐败。中华楼外在看起来雄伟壮观,可是里面的设备也是很差,所谓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现在就来盘点中华楼的缺点:

1)开学礼的时候,训育处有安排学生楼的同学站在学生楼与中华楼之间的铁桥上观礼。可是之后在中华广场举行的其他大型集会和庆典中都不见他们站在那里。为什么?因为那个铁桥已经出现倾斜的迹象了!

2)音响!音响!音响!除了音响,还是音响!中华楼无论是 4 楼大讲堂还是其他的小讲堂,音响都一样烂!都说了,中华的音响从来没有好过,而学校也从来没有想过要修理或翻新。


3)我们学生与家长为中华楼出了不少力与金钱,可是最后我们被限制这个限制那个。电梯数量太少,空间太小,又时常坏,有的用的时候又被那些自以为很高尚又滥用权威的老师道德绑架,把同学赶出电梯,催促我们走楼梯,其母之!有时那些楼梯的铁栅又被锁着,要我们白费力气绕远路。厕所也莫名其妙地被锁着不给我们用。我们有份出钱出力,却不被允许使用,利益全给校方拿完,这和独裁专政有什么分别呢?难道人性和社会就是那么黑暗的吗?

4)楼梯的设计也很奇怪,就像新楼的楼梯那样,有些特别难爬,根本就不符合人体工学的原理。

4)图书馆放到那么高,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最近天气恶劣,持续下大雨,图书馆也出现了漏水的情况。可见又是豆腐渣工程。

5)停车场地板出现许多裂痕。可见工程师没有考虑周全热胀冷缩的问题。又是豆腐渣工程的痕迹。

6)4 楼大讲堂的冷气也出现过故障。那时全国科学营于 5月26日 的第一场 AI 与物理讲座,讲座进行到一半时冷气出现故障,讲座被迫移到小讲堂,由于空间不足,特地回来听讲座的同学们被拒于门外,被迫回家。




为什么中华楼会出现豆腐渣工程?有两个可能性:

1)学校为了减低成本,请了差劲的工程师与工作人员。

2)为了赶在百年校庆前开幕中华楼,校方催促工作人员加快步伐,连夜赶工,造成很多地方都没有建好来。

为了校誉,校方真的会不择手段地去夺取利益。体育馆也将会成为学校高层独裁专政之下的产物。当中的腐败,就只有保持清醒的人知晓。我们绝对不能盲目地去跟从学校的每个指示,一味地去满足学校的需求。我们必须以每个角度思考,考虑其对错。隆中华现在为什么没有以前那么辉煌,就是因为整个学校系统有很多弊病,却没有被发掘出来。所有学生、老师、员工、董事、其他高层人员,以及已校友们都有这个责任。很多人都以为保护学校的名誉,包庇学校的缺点,为学校筹款出钱出力就是所谓的 “爱校”。这是一个大错特错的想法!如果再这样下去,隆中华就只会随着时代而逐渐没落。

"The first step in solving any problem is recognising there is one."

我们有责任去指出学校的缺点,并跟校方反映,让校方采取应对措施。校方不听,就持续投诉,直到他们愿意改变。当然,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努力向上,带飞隆中华。改变从你我做起,要让学校担当得起 “辉煌中华” 这个称号,靠的是全部中华人。

Together, we can make CHKL great again!
#MakeCHKLGreatAgain
Submitted: June 30, 2019 2:22:48 PM +08



https://www.facebook.com/chklconfessionpage.2015/posts/2403833059896243


#44375


【友校分享】

----- 长文 但绝对是干货 -----

首先,先来自我介绍一下,本人目前是新山宽柔中学的高三生,近日看到中华一连串的筹款文和电梯文,发现中华和本校都面对极为相近的问题,突然有感而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校的情况。

不知道中华的同学怎么看我们,毕竟中华的办学成绩一直很亮眼,显然的虽然本校的规模和中华的规模几乎同等,但还是没有足够话语权。



1. 筹款

相信筹款是独中的传统,不过我相信纵观全马,没有任何学校可以和宽柔在筹款制度这方面相比肩。

宽柔校庆是在8月,但校内的筹项目最早可以在1月或2月展开;第一项筹款项目的开始,意味着筹款比赛的号角也相应响起。

根据这几天在中华CP的观察,发现中华的筹款方式是较为单一的。

宽柔的筹款方式大约有10种,涵盖各个方面,有兴趣可以在评论留言,另外再写一篇文,让大家了解了解。




校庆拔河赛每年都有一定的参赛标准。今年的参赛要求是每班至少RM8000(必须强调的是:RM8000只是整个筹款的前半部分,即学生只能透过一些捐款和校外商家的义卖筹得,不包括校庆当天的义卖)

每年校庆后的2个星期,就会有一个“筹款成绩颁奖典礼”,每个年段在不同时段在礼堂内集合,班主任坐在台上,公布该年段各班的筹款成绩和名次。

到成绩公布环节,司仪就会念出经典台词:XXXX班,班主任为XXX,筹款总额为XXXXX元,平均每人筹得XXXXX元。

所有筹款是以班级为单位,所以学生和班主任为了当天的班级荣誉和个人面子,都会用尽各种手段筹款,不让自己成为倒数第一。

按照常例,高中每班的筹款总额会在RM20000-RM40000左右,人均约RM500-RM600;2018年的全校冠军班级人均为RM3100。

所以官方常说,宽柔没有【强迫】,而是【鼓励】:但就算在校生多么厌恶以上的筹款制度,为了个人面子,依旧要竭尽全力筹款。


2. 电梯

新山宽中的12(13)层新楼在2018年落成启用,虽然面对新山五帮(五帮对宽柔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极大的联系)、大部分校友的反对,董事会依旧决定兴建这栋耗资RM2000万的高楼。如果没有错误,中华楼的电梯有3部,与本校的新楼相同;不过感觉上,中华在电梯的管制办法上没有本校来得人性化。




宽柔的3部电梯,其中1部是教师或给予需要上高楼层(10楼及以上)的学生使用,其他2部则是正常使用。

除了专用电梯,其余2部电梯都有限行的设置。在2018年,电梯只可上5楼及以上的楼层,下楼除了2/3/4楼都行。

今年则改为只能上6楼、9楼,大大减少了那些为了方便而搭电梯的学生。

为什么这样设置?因为学生教室在2楼至6楼,教师办公室在7、8楼,9楼是美术室、STEAM教室、10楼为电脑室及资讯中心。

将电梯设在高使用量的重要楼层中间,虽然师生需要上下1楼,但减少了电梯的无谓使用。
看到中华同学的帖文说不是每个人都用得到新楼,所以有些失望?宽柔几十年来的不成文规定,校内新楼宇内的教室都让高三生使用,这方面无疑是让学生感觉到一种自己努力砸钱后得到的宽慰吧?哈哈


各独中的筹款目的不尽相同,中华是为了体育馆,而宽柔是为了2021年开课的第二分校。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开课的宽柔中学第二分校,将让宽柔成为全马唯一拥有分校且是2所的独中(未来新山总校、古来分校、至达城分校师生人数将达到15000人)。

无论如何,中华和宽柔都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上的重要篇章,都需要各位华教子弟的支持才能永续发展,茁壮成长。

Submitted: June 30, 2019 4:21:42 PM +08





https://www.facebook.com/chklconfessionpage.2015/posts/2403833343229548

#4437


這社會病了

強制性讓學生籌錢 不管是賣固本還是出去憑空籌300塊 本來就是一個不對的舉動好嗎
不要因為自己是校友自己做過就覺得這是對的事情

我以前就覺得這是錯的 所以我抗議了 直接跟老師抗議


籌錢的意義本來就是人家願意給多少就是多少 你強制要求別人籌 那就跟搶沒差別嘛 


我覺得這本來就不對 所以我當年一開始出去籌是沒問題的 家裡人 親戚 都很願意幫忙 只是年復一年這樣籌 別說他們了 我都不好意思


你這樣問到人家 人家也不好意思拒絕你 只會越捐越少咯 給你臉色看啊


我本身家庭就沒有很富裕 當老師一說籌錢 而且一定要300的時候 我真的覺得學校很有問題
別一直叫別人轉校什麼的 我們來中華是讀書的 好嗎 不是為了籌錢


所以我後來也不強迫自己籌夠300了 我量力而為能有多少就是多少 籌到的就給學校 籌不到的我也沒辦法自己掏


確實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我也沒說學校叫我們籌錢不對 只是他們不能強制性要求我們達到一定的數目


沒有人喜歡被逼迫 如果學校不是強制性要我們達到一定的數目的話我覺得大家應該還是會很樂意去幫忙籌錢的


畢竟跟朋友們一起出去在pavilion啊bukit bintang啊籌錢也是一種很快樂的回憶


清醒一點 我們不是說學校叫我們幫忙籌錢是不對的 我們只是覺得被強迫是很不對的而已
我們還是很愛中華的 只不過 這樣的制度 我覺得有點難去愛它。


Submitted: June 30, 2019 4:52:04 PM +08






https://www.facebook.com/chklconfessionpage.2015/posts/2404038823209000

#44385

有人正视过这么一个问题吗?

我校那么多活动,把应该做的东西和不应该做的东西都硬硬的强迫学生们承受接受,然后告诉我们学生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可以做到的,因为这里是中华,但看到那么大批的反对声浪,看过很多理性的评论和冲动的评论,回到学生身上,学生的本分是什么?

答案是学习,而且是快快乐乐的学习。试问看,你在中华那么久了,有那么几刻你是能够快乐的学习的?

可以放松的科目都变成有强制约束的课程,同时间吸收大量知识不用紧,重点是课程与时间分配完全不符合现在的学习方式,这样就等于你用着一台电脑,拼命的输入了一堆的方程式只是电脑执行任务,电脑都会当机啊,何况是人。


至于我们的学术水平,其实近年来有明显的下滑,厉害的就来来去去那几个人,因为太多东西做的缘故,学生都没有多少心思放在学习上,有的可能因为这样无缘无故和父母起争执,那是要归咎于什么东西呢?当我们听说得知今年考试班没有冲刺班的时候,我们在想是要怎样取舍呢?孟子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对于我们学生,为了以后,到这个剩下几个月的最后关头,选择学业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并不反对学校建设体育馆,但是处理的方式未免太过强硬,而且这样的售卖方式,又不像其他学校的活动得到很好的宣传,让广大民众都可以知道有这样的一个活动,起到了催化作用至于又能够帮学校。其二,教学设备其实才是最应该要提升的东西,当别的学校都在使用智能教学,也就是差不多每一间教室都和精明教室一样甚至比精明教室更好的设备来进行教学的时候,我们如今还是以单单一个白板,还有一个不怎么好使的电脑来上课。这些设备在一些人还没踏进中华的时候,相信在小学就已经拥有这些设备多年,其他较好的独中,都设有这样的设备,说实在的有点…落后啊。


不能否认我们认为学校已经到了一个瓶颈,要寻求突破,就要尝试可行,有建设性的方案,学生的想法不是完全错误的。真的,我们关心中华,是因为我们对中华还存有一份情感,实为中华情。别等到毕业或在籍中华人的这一份情从此只剩下怨恨和负面的情感。


Submitted: June 30, 2019 9:57:02 PM +08




https://www.facebook.com/chklconfessionpage.2015/posts/2404039073208975

#44386

看看很多中华生有很多对学校的投诉,身为校友也有所感受,毕竟我在中华的6年,问题也是超多的。毕业多年,在520回学校时,建了中华楼、厕所装修、食堂改个名字装装逼。在我来之前,我心里早已打赌中华的内在制度多数没变,因为老一辈的人很喜欢与现代社会脱节的思想。外表是很风光啦,又有新闻报道来加分便洋洋得意!我就道出我对中华的看法吧~

1. 图书馆位于中华楼顶层,这我也是醉了。设在这么高的地方有什么方便,图书馆就是要设在方便师生的地方啊~基本上图书馆变废了。

2.关于发禁的问题,我从以前到现在就很好奇这个,当时已经有很多学生都反对奇葩的发禁。可惜,校方的回答千篇一律没创意,说这是中华的传统没得反对。听说现在女生的头发必须剪得更短,从之前的发禁帖文看得出校方的思想还是很传统保守。我从报章上的采访张校长的报道,有一句话就凸显了她的作风(以前我那个年代发禁更严格啊,现在算很好了!小事做不好,怎么做大事)。说实话,我当年读书时校方也是给这个理由,现在也一样。说白了 ,只是个不想突破现状去改变的借口。头发根本和学业没有关系!

3. 321百年校庆、520学术学艺展,让外人和媒体看到了隆中华的辉煌成就和进步,但对比校内衍生的一堆问题,显得格外讽刺。这也是为什么领导层的思维模式一定要大大改变,不能一再沉醉过去而忽视学生的声音,导致以后问题更多。


4.我知道很多在籍生都把问题和抱怨写在这个confession page。有人就反驳为何不干脆直接向校方反应,一直在这里说有何用?那我认为最大原因是校方根本不想听学生说,而不是学生不要反应。校方一直以来不能接受批评,怎能期待改变?


5.有反映问题时,校方最拿手的招数是“不喜欢学校就转校啦!”。这跟“不喜欢国家就移民啊!”的话没差,可笑的是一谈到筹款问题,很多只以为是的网民都酸回不喜欢就退学啦。请问这跟校方的思想有何不同?


哎呀,说太多了。还有很多说不完,就这样吧~只想说一句,如果校方和高层只一味着重外表而忽略学生或老师的批评,要持续辉煌是不可能啦,就像中国古代历史每个朝代都有辉煌和没落的一天。据我所知,学校是很爱面子的😐





Submitted: June 30, 2019 10:03:11 PM +08




#44389

逼迫性籌款一事,讓我給學弟妹簡短的答案。。他們完全不能拿你怎樣。

我是校友,由於當年叛逆期,對原則特別固執。。記得當年凡強迫性籌款我都很堅決地不給,若沒記錯那時理由是說 “沒錢” 、“不喜歡被強迫” 、“學生手冊沒說這是校規(無法記過)” 的。

現在回想起來,說話方式或許該更禮貌婉轉點,但還是支持當年的做法。

愛校是不能用金錢衡量的,當年運動會和園遊會的工作我年年都參與,也自發和幾個朋友一班一班去找同學加入運動會義工,我自己找了40多個,沒記錯的話我們四人團隊找了百多個。。

對於愛校我還是這麼認為,家裡有能力就出錢,自己有時間就出力。

沒必要為了學校建設藍圖,逼到全部學生都要廢寢忘食地籌款。結果家境富裕的家長自己貼了,沒那麼富裕的籌不夠父母還得貼錢。也考慮下很多學生是住很遠的,當年的我早上五六點出門,傍晚五六點才到家。

至於學校缺錢、學費不夠方面,當年我們幾個學生就已在我們的成立學生會建議書上建議校方公佈財務報告了。這也不完全是質疑。畢竟有了財務報告大家才能知道問題所在與缺錢方面的嚴重性,一起想辦法讓學校撐下去。那份建議書應該還在如果誰有興趣的話。

很高興看到現在的同學,比當年的我們還要踴躍思考發言和以行動關心學校了,或許當年這page還沒有這麼紅吧。。隆中華董事師生家長校友和CP Admin一起加油!

Submitted: June 30, 2019 10:24:39 PM +08




https://www.facebook.com/chklconfessionpage.2015/posts/2404040146542201

#44390

今天刚巧刷脸书时注意到很多关于园游会筹钱的贴,可见在校生怨声载道,离校生多数站在道德制高点 (Moral High Ground)处处抨击。双方各有说辞,其实没有争辩对错的必要,大家更应该专注的是解决问题的方针。

在我分享自己的意见前,先来个自我介绍,以便各位读者可以更贴切理解我的切入点:我今年25岁,已有三年工作经验,在职一间国际银行,从事金融科技的开发与实行策略。2012年时就读高三,之前每年班级都一贯“忠”,”孝“, ”仁“,之后因为厌倦与中华对于课业成绩的过度注重,忽略了学生软实力和身心发展,还有对于一些老师只偏爱成绩特出同学的厌恶,拿到SPM成绩 (10A)后决定离校升造。

依稀记得当年2007年入学初一时学费才接近两百,到离校前的学费调整已接近五百 (没记错的话,欢迎纠正)。当然我也理解学校的运作费用不底,加上通货膨胀,教师薪金也理应调整,而且中华当时也着手于校舍扩建的宏远,学费方面我就不加以评论。

在中华的那5年多里,我筹款的经验大概少过3-4次,所以当年很少会听到同学们的抱怨。离校后也鲜少跟进中华的情况,当然还有亲戚就读,加上这里的分享,看得出这两年的筹款次数有曾无减,没错的话今年已经是第二或第三次了,也难免在校生会开始抱怨。从另一个方面来模拟这个情景,想象同一个亲戚或朋友因为之前借钱都得到你的帮助,如今一年至少开口三四次,数目也越来越大;亦或者汽油价钱从保持,有涨有跌到连续两个月每周涨价10仙,你难道会不觉的过分和厌烦,反而继续秉持着对亲友的义气或无私的爱国情操吗?

水桶终会有满的一天,相同的事情一再发生而无所改善,反而变本加厉,普通人类是无法默默忍受的。各位离校生们,要是你们真心觉得之前的你们都很享受那个过程,也请别一味利用爱校的情操来给抱怨的学弟妹们道德束缚。毕竟每个人都有表达自身意见的自由,加上每代人的因为时代背景造成的想法不同,大家应该停止抑制现今的想法,反而应该想办法让这个情况变得更明朗。想必各位离校生都有听过长辈比较说现今年轻人不能吃苦,甚至好吃懒做,其实这有对也有错。之前科技的缺乏迫使长辈们当年都亲力亲为,吃苦当吃补的个性;不过随着科技的发达,资讯的爆炸,现代人更强调”work smart"。所以说,与其用自己的执着绑架他人的想法,不如发挥自己身为长者的大气,适当融入和诱导学弟妹们走向适当的绝决方案。




先抛开筹款背后的目的是为了设备的完善还是中华高层的个人面子或利益,我们必须了解的是一味的强迫只会凸显专制,学生们的不满更会造成更大的抵抗,最后反而误了筹款的大计,赔了夫人又折兵。

本人认为只把筹钱的责任放在学生的身上其实不公平,想说的是学生和家长在意更多的是求学和学习知识的机会,学校最多是个呆个5-6年的地方,人生的一小部分;反而校方高层和教师应该背负更大的责任,毕竟他们将会是最后成功的最大得意者,高层得以出风头,教师们获取更好更舒适的办公环境。试问大家有听说过一间公司高层和员工不需要设计,制造产品或计划出最好的销售方案,反而要顾客自己找原料想办法制造自己要的产品或者自己自愿不求回报地介绍产品给其他同行吗?

所以说,要是校方坚决认为这是学生们的义务,最起码也应该动脑筋想个激励人心的远景,同时开明公开目标款项,款项的应用,而不是利用强权,形同欺压。

不过,我认为校舍扩建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壮大中华起码表面上的名声,那校方其实有更好的筹款方法。我会简短列出几个可行的方案:

(1)设立网络售票/筹款平台 - 校方的号召力无论如何都会大过学生,百年历史,成千上万的校友,加上校友们都刚巧在毕业后特别爱校,校方可以选择恰当和便宜的宣传平台来宣传筹款campaign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例如:中华官方脸书,教师私人脸书,脸书广告,校友宣传。。。加上平台的设立不只针对一个campaign,之后也可以重复使用。如今网站的设立也不难,一些网站还预备了template和一切所需功能例如付款等。。。

(2)扩张销售货品的种类 - 这点其实是受到另一个校友贴文的启发,特别是针对供应无法应付需求的问题,最后造成用不完的固本。与其只售卖小吃,衣服和一些小孩的追星商品,不如考虑在产品列中加入生活日常用品。这样反而给了家长和临近街坊支持园游会的理由,毕竟这些产品最后都会被用上。利用学校的名义,也可能会得到一些供应商的帮助,低价得到货品。

(3) 商业合作 - 首先,这两年最夯就是电子钱包如TnG,Boost,GrabPay,FavePay等,这些业者也很积极的在扩大自己的市场,要是校方勇于接洽合作,业者可能会资助部分筹款campaign费用,加上免费的宣传,同时减少对实体固本的依赖,怎样看来都有百害而无一弊。另外,与其要求支持者的到场,消防也可以考虑与一些网络平台接洽,如foodpanda,grabfood,kaodim 甚至 lazada等,大打支持教育的口号,与这些网络平台合作售卖学生或熟食业者烹煮的食物,开放学生打扫或者搬运服务,或者把一切产品放在网络平台销售一段时间等。。。当然还可以有很多想法,重点是学生肯定觉得这样的活动更有趣,校方得到的publicity也更上一层楼。




总结来说,校方至今没想过这些方法的原因应该是固步自封地认定筹款是学生的责任,或者因为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和对于科技的发展的落后,任一原因反而要成为家长和学生们选择中华的绊脚石。

可能这帖子有点虎头蛇尾,不过我不想文章太长而无法得到更多人地阅读,我也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以上方案除了可行之外,我也稍微与所列出企业里的主管有所联系,也愿意帮忙接洽。要是校方有兴趣考虑以上地方案或者其他计划,也欢迎在楼下留言,我们可以私下讨论合作内容。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校方除了灌输这概念,也应该身体力行。

Submitted: June 30, 2019 11:07:15 PM +08

来源:CHKL Confession Page

2019年6月29日星期六

连巫裔也嫌国小太多宗教课!拉菲达:应学华小优点不是关闭它

(吉隆坡29日讯)前贸工部长丹斯里拉菲达认为,大马应该让华淡小顺其自然地走他们自己的路,而不是要求关闭它们。

她今日在一场论坛上说,母语学校的存在,是为了让住在郊区的群体能接受教育。




拉菲达表示,大马应该让华淡小顺其自然地走他们自己的路。 -Miera Zulyana摄-


“他们不是为了玩玩或只因为自己是印裔而办淡小,那是因为他们离市区很远;由于现在建设了基础设施,所以没问题了。”

“但也因为它们处在偏僻的地区,当师生都迁移至城市时,这些微型小学就会因为缺乏新生而自行关闭。”

她认为,如今,所有事情都被政治化和种族化,而教育也变成了种族和政治足球。

她说,国小应该吸纳其他学校的优点,因为有些马来家长甚至都会将孩子送到华小就读。

“为何不把华小的教学方式和优点,加入国小体制呢?这样一来,每个人都会说这国小也不差。”

“一些马来人都不会把孩子送到国小,只因为国小有太多宗教课程等,而在华校能学习到数学。”

“这是他们的选择,没人可以责骂他们,所以也无需政治化此课题。”

拉菲达也认为,国小必须不断提升教学内容和方式。




“若想要惠及广大学子,那就要提升国小的水准和素质,确保其结构稳固以及教学内容契合实际。”

“最重要的是,老师的素质与知识水平,要与时并进,这样才能以正确的方式教导孩子。”

来源:ccn【精彩大马】

Rafidah: Let vernacular schools take natural course instead of calling for abolition


Malay Mail (29 June 2019)

KUALA LUMPUR, June 29 — Malaysia should just allow vernacular schools where Chinese or Tamil language is used to teach to naturally take their course instead of demanding they be shut down, Tan Sri Rafidah Aziz said today.

Rafidah, who was formerly a minister, pointed out that factors such as differing needs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would eventually determine what would happen to the Chinese-medium SJKC and Tamil-medium SJKT schools.


She highlighted the history of the vernacular schools, where she said were established due to the need to cater for the education of communities such as those who lived in the estates.

“They didn’t start a Tamil school just for fun or because we are the Indians. No, but they are so far from Kuala Kangsar town. But now there’s infrastructure, so no problem anymore,” she told a public forum when referring to the area where she used to be an MP.



“So estate schools will eventually dwindle,” she said, referring to the shift where more parents now send their children to schools in towns instead of estate-based SJKT schools.

Rafidah was offering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grounded in the environment and needs in the past, but noted that even education issues are now unnecessarily viewed with a racial lens.

“Everything becomes politicised and racial, even if the rationale was nothing of that sort. So today it has been perpetuated as a racial and political football, I’m sorry I have to say this, it’s true,” she said.

Rafidah suggested that national schools instead adopt the best aspects in other schools, noting that even some Malay parents were currently opting to send their children to Chinese schools.

“Why not incorporate the best of what’s learnt in Chinese schools, the way they teach and take the best of everything and incorporate it so everybody says this national school is not bad,” she said.

“Even Malays are not sending their children to national schools, I got friends of friends whose children are in Chinese schools because they said too much religion and all, ‘I want them to learn Maths’. It’s their choice, nobody can scold them,” she added.

“So if you don’t politicise it, people see clearly, eventually there will be integration. No need to shut out loud ‘close vernacular schools’. What is this?” she said.

She pointed out an example of how she had helped a Chinese school in Kuala Kangsar with unsafe building structures raise funds, noting the broader view that should be taken when it comes to schools as that school also had Malay and Indian staff and students.




“To me, that’s how you look at schools, these are children you know? Why want to say ‘Chinese’, ‘Indian’, why?” she said.

Later when met after the forum, Rafidah further explained vernacular schools cannot just be abolished.

“But in time, some of the schools, like Tamil schools, they happen to be in estates, they will die off. Because when the children get sent to national schools, there will be no more students...so eventually they will ease off.

“There’s no need to politicise about it, ‘close it down, close it down’, then people become defensive,” she said.

“Like the Chinese schools, even Malays are sending their children to Chinese schools now.

“Not for anything, because they know that in some Chinese schools, the element of teaching Maths is to the parents’ satisfaction, the parents are happy. Well, they have a choice,” she said, noting this as a “democratisation” of education.

As for the national schools, Rafidah said the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kept updated.

“So if we want what’s good for the majority, elevate the standards and quality of our national schools by making sure the structure is strong,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relevant.

“And most importantly the teaching of educators is up to date so that they can be the ones teaching the young the right things in the right way,” she said.




Rafidah was speaking at a forum titled “The Current State of Malaysia’s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Way Forward”, which was jointly organised by Pergerakan Tenaga Akademik Malaysia (GERAK) and Persatuan Patriot Kebangsaan (Patriot) and held at Universiti Malaya’s law faculty.

来源: Malay Mail

黄先炳 ● 这才是母语教学







一名老师在国小教华语。他先让学生复习家庭成员的称呼,包括爸爸、妈妈、我。学生都会认会读这几个词后,老师让他们造句。

“我爱爸爸!”“我爱妈妈!”“爸爸爱我。”“妈妈爱我。”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都会造个句子。幸好老师没有引导他们说 “我有一个爸爸”,因为这个句子在结构上是正确的,清楚表达意思,但语义上却是大有问题的。

老师最后引导学生读课文——我有一个好爸爸,也有一个好妈妈。我爱爸爸,也爱妈妈。

这样循序渐进,从 “字到词,词到句,句到段,段到篇” 的做法,符合教学的规律。不过,这样的教学模式适合在华小用吗?

绝对不适合,因为母语教学有别于二语教学,不能只是单纯学语文。我觉得不妨来个逆序,从 “篇到段,段到句,句到词,词到字” 的教学。

华小的课文有篇《笑声回来了》—— 门开了,爸爸妈妈笑着回来了。门开了,哥哥姐姐笑着回来了。门开了,全家的笑声回来了。

一名老师教学时,先让学生读课文,然后针对关键词或重点句加以讲读课文,帮助学生把握全文大意。过后他让学生讨论三道问题:爸爸妈妈以怎样的心情回家?哥哥姐姐为什么笑着回来?全家的笑声从哪里回来了?




可是,这就是母语教学吗?值得反思的是:学生是在学语文,还是用语文学习?学生因此而提高文字的感悟力了吗?他们是否已接受文字的陶冶而增强审美能力?阅读后他们有疑惑吗?为什么家人一定要笑着回来?他们是否领会“笑声”更深层的含义?

这首童诗的原文是—— 门开了,爸爸从公司回来了。门开了,妈妈从工厂回来了。门开了,我放学回来了。门开了,大家的笑声都回来了。

如果让学生读原文,阅读的效果会不会更好?按着上文反思的问题,学生是不是更加有感悟,从而体会一家人团聚的温馨感觉?

作者 : 黄先炳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19-06-29

彭亨华校董事部联合会署理主席吴茂明:华教人士须敢敢发言 ◆谴责破坏母语教育者

(立卑28日讯)彭亨华校董事部联合会署理主席吴茂明说,政治人物的极端思维是破坏各族母语学习的绊脚石,爱护华教人士必须敢敢给予谴责。

他说,今天马来西亚各族的团结力度不足,一切都是从政者极端思维和行为所影响,这一点政府有必要给予关注和纠正。

吴茂明今日代表彭亨董联会主席林锦志为2019年全彭中小学华语诗歌朗诵比赛主持开幕时这样指出。




0875CSL20196281821413627325.jpg
活动联合筹委会主席胡秀玉(右起)和刘玉娟赠送纪念品给吴茂明,左二是陈慧琦。


他说,第14届大选过后大马的母语教育并没有变得更好,反而走向更严峻的挑战。

他说,最近举行的伊斯兰党大会中,有代表提出关闭华小和淡小的建议,再再说明了极端政客的偏激和自私思维。

“在宪法的保障之下,大马存有华文教育,学习母语不是我们的错,而是这些极端政客的态度和思想有问题。"

从政者讲一套做一套

吴茂明说,他身在华教路上近20年,从来没有感觉到大马的华文教育有被善待过,不管前朝或是当今的政治工作者,都是讲一套做一套。

“我们不要看到政府讲出对华教好的一面就拍掌赞好,在华教发扬和扎根路上,大家更要不断地鞭策和督促政府,华校有不平等待遇时要大胆提出和反映,如果学校不方便出面,就将问题带给董联会,让董联会代为争取和捍卫。”




针对最近学校低年组学生学业评估报告出现只有马来文版本,引起母语教育特征受到侵袭的议论,吴茂明希望华小能够采用双语报告。

他说,此举可能辛苦了学校行政人员,但是校方切勿贪图方便而让华校失去其特征。

陈慧琦:诗歌朗诵赛助掌握技巧

彭亨州教育局华文科助理厅长陈慧琦督学说,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华校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有助于让学生掌握诗歌朗读技巧。

“诗歌可以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是一种有魅力的语言系统,其精神内涵丰富,文化传统更是不可被磨灭。”

她说,过去诗歌朗诵只有小学低年组和中学组,为了不让低年组比赛过后,华小诗歌朗诵出现断层,彭亨州级赛在3年前增设了高年租,鼓励学生继续往诗歌方面求取进步。

林锦胜:希盟须承认统考

闭幕人立卑县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丹斯里林锦胜说,希望联盟既然在第14届大选中将承认统考列入竞选宣言中,他们当选政府之后必须承认统考文凭。

“把承认统考列入竞选宣言已经是一项政治决定,接着下来要不要承认统考,也必然是依靠政治决定,政府没有必要把承认统考问题交给专家去评估和探讨。”

他说,承认统考是华教的奋斗标志,它的输赢成败,将终极划定百年来奋斗的成功和成就到底有多大。




“在这个阶段,统考受承认与否已经交给一个专家委员会去展开广泛收集回馈,结集民情民意,再交给内阁去作出最后的决定 。

“我想这个专家委员会的意见和报告其实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新政府是否决意兑现承诺。”
他说,专家委员会无论达到怎么样的共识,如何展开交流对话,都会面对反对华教势力的搅局和反对,不可能得到一致的支持。

2019年全彭中小学华语诗歌朗诵比赛成绩
小学低年组
冠军:交响乐曲(淡马鲁县)
亚军:不一样的夜晚(淡马鲁县)
季军: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关丹县)
第四名:我要到一个地方去(劳勿县)
第五名:小小乐园(关丹县)
第六名:小小的日记本(金马仑县)
第七名:我捕捉古老又年轻的文字(百乐县)
第八名:奇妙的世界(立卑县)
第九名:课室里的小花猫(而连突县)
第十名:神奇的世界(劳勿县)
优秀奖:木偶(文冬县)、打开的课本就像飞翔的翅膀(马兰县)、谁走进我的肚子里(而连突)、钓鱼记(云冰县)、蜗牛的家(北根县)、伴(北根县)、夜市(马兰县)、蟋蟀(文冬县)、春夏秋冬(金马仑县)、画图画(立卑县)、手印儿(百乐县)

国小组
冠军:我长大了(金马仑县)
亚军:假如风是有颜色的(而连突县)
季军:小雨点(劳勿县)




小学高年组
冠军:图腾的祝福(文冬县)
亚军:别了(淡马鲁县)
季军:鸢尾花(关丹县)
第四名:母难日(关丹县)
第五名:藏龙地(淡马鲁县)
第六名:希望(劳勿县)
第七名:云泪(百乐县)
第八名:梦(北根县)
第九名:我只是喜欢(立卑)
第十名:妈妈是什么(云冰县)
优秀奖:雨(立卑县)、最美的遇见(劳勿县)、活在大自然(而连突县)、海龟的泪(文冬县)、妈妈请您原谅我(金马仑县)、月亮送的新衣裳(百乐县)、我长大了(而连突县)、地球万岁(马兰县)、生活的花(马兰县)

中学初中组
冠军:一路平安(关丹县)
亚军:三点一个父亲(金马仑县)
季军:长诗(北根县)
第四名:开刀(淡马鲁县)
第五名:南方的灯火(文冬县)
优秀奖:循环(劳勿县)、大戏(而连突县)、什么时候(立卑县)、十五岁的相簿(百乐县)

中学高年组
冠军:何晓彤(金马仑县)
亚军:苏爱琳(劳勿县)
季军:陈俐盈(文冬县)
第四名:李家铟(金马仑县)
第五名:杨丞绫(立卑县)
第六名:欧盈彤(劳勿县)
第七名:黄芯瑜(而连突县)
第八名:陈欣艺(而连突县)
第九名:陈文昕(百乐县)
第十名:何珊珊(关丹县)
优秀奖:钟佩霓(文冬县)、房恩淇(立卑县)、黄馨怡(关丹县)、陈明花(淡马鲁县)、陈慧晴(淡马鲁县)、廖雯妮(百乐县)
全场总冠军:淡马鲁县




0875CSL20196281821423627326.jpg
小学低年组优胜者与嘉宾合照。
活动联合筹委会主席胡秀玉(右起)和刘玉娟赠送纪念品给吴茂明,左二是陈慧琦。
0875CSL20196281821403627324.jpg
活动联合筹委会主席胡秀玉(右二)与刘玉娟(右)赠送纪念品给予闭幕人林锦胜,左是陈慧琦。
0875CSL20196281821373627321.jpg
中学高中组优胜者与嘉宾合照。

0875CSL20196281821363627320.jpg
全场总冠军淡马鲁县代表合照。






0875CSL20196281821343627319.jpg
小学高年组优胜者与嘉宾合照。
0875CSL20196281821373627322.jpg
0875CSL20196281821393627323.jpg
国小组优胜者与嘉宾合照。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19-06-29

中国驻马大使馆领事部参赞刘东源:中马关系趋密切◆大马华教续茁壮成长



3914LKK20196291812233650576.JPG
刘东源(左三) 在方天兴(左二)、王超群(右二)及谢征佑等陪同下, 参观关中校地的建设模型。左一为关中校长蔡若峰。
(关丹29日讯)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领事部参赞刘东源指出,随著中马建交迈入45周年,两国经贸往来关系越来越密切,再加上马来西亚华裔人口占20%,马来西亚国内的华文教育应该获得更蓬勃的发展。





她说,中资机构在马来西亚的投资活动使华文教育需求不断提升,可见马来西亚华裔子弟前途一片光明。因此她认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包括关丹中华中学的发展在这时代可以继续茁壮成长。 

华教是中华文化根本

她今午访问关丹中华中学,并与该校董事会成员及华社领袖交流时说,华文教育是支撑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元素,中国与马来西亚华裔是同根同族,连接两国友谊的是中华文化,而华文教育是中华文化的根本。

刘东源也披露,中国是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在2018年,马来西亚到中国留学的人数高达9400多人,在留学中国的196国中排行第15,而中国在马来西亚留学人数亦高达1万5000多人,显示中马两国在文化教育领域尚有很大发展空间。

她指出,中国亦鼓励马来西亚学生到中国留学,中国大使馆也通过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为马来西亚学生提供留学中国奖助学金,有兴趣者,不分哪种类型学校的中学生都可向该会提出申请。

方天兴:关中招收更多中国学生

另一方面,关丹中华中学董事长丹斯里方天兴披露,随着马中两国关系密切升高,再加上马中关丹产业园区(MCKIP)计划及东海岸衔接铁路计划复工等,将吸引许多中资计划和投资企业的前来。

因此,他说,关中有信心可吸引或招收更多中国学生到该校就读,也借此为前来彭州和关丹的中国企业家子女们提供接受中文或其他语文教育的良好平台及环境。



他说,该校目前也礼聘一位中国老师,而校内也招收了5位中国学生,大家在关中不论是教学或是学习,都没有面对任何问题,进一步证实了关中是一所华文中学的说法。

“就像国内绝大部分热爱华教团体和工作者的意愿一样,关中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彭亨州内第一所、或是东海岸第二所为华裔子弟提供中学母语教育的教育堡垒,并在董、教总等等的支持、配合和指导下,根据华社的意愿发展下去。”

王超群:董教总续挺关中考统考

教总主席拿督王超群指出,在关中学生参加统考课题上,董教总将继续成为关中的后盾,给予支持。同时,为了捍卫董教总对华文独中统考的主权,他继续呼吁3名独中生家长,撤销“董总批准关中学生报考统考案”的上诉。

“董教总绝对不会放弃对统考的主权,因此在这过程中我们也会采取必要的行动。而有关上诉案将于7月17日下判,届时我们才知道结果。”

他补充,马来西亚的华教发展向来都在政府所定的政策下于夹缝中求存,因此彭亨州华社争取复办独中充满挑战,关中如今的成就得来不易。

出席者包括彭亨州中华总商会副会长王子敬、彭亨华人社团联合会副总秘书拿督王丽春、彭亨州董联会署理主席吴茂明、关丹高州会馆名誉会长拿督斯里谢征佑、关中校长蔡若峰、前任校长詹耀辉、联合钢铁(大马)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兼副总经理胡玖林等。





3914LKK20196291812223650575.JPG
刘东源(右二)在王超群(右一)及方天兴(右三)等人陪同下,与在关中求学的中国学生及家长交流。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19-06-30

巴生中华独中招收2020初一新生

招收2020年初一新生


巴生中华独中即日起展开招收2020年度初中一年级新生活动。

入学资格:2019年华小六年级毕业,品行良好,且愿意接受本校严格管教者皆符合报名资格。

有兴趣的家长们,可于周一至周六办公时间内(公共假期及周日除外),拨电或亲临巴生中华独中注册部洽询相关详情。

联络电话:03-33728632 (转注册部)。

















来源:巴生中华独中网站

董总等推动跨族群交流◆100独中伊校生隆寻宝


5592FSM2019629153493647031.JPG
一名穆斯林学生手持签文。
 
(吉隆坡29日讯)为了推动独中与伊斯兰宗教学校之间的跨族群交流,董总、伊斯兰学校(IKRAM Musleh)及隆雪华青今日联合举办“走访老吉隆坡”半日寻宝游,以有趣的方式来提升学生们对马来西亚多元种族及文化的认识。





共有100名来自雪隆4所独中及4所伊斯兰学校的学生参与此活动,即巴生兴华中学、巴生光华独中、循人中学、尊孔独中、万宜斯里伊斯兰学校、淡江乌萨夏湾伊斯兰学校、而榄希拉中学及鹅唛伊斯兰中学。

江伟俊:了解大马多元文化

董总多元族群与文化发展专案项目主任江伟俊受询时指出,这项活动展现了各源流学校并不是封闭的,大家都对此类的活动表示欢迎。

他希望独中及伊斯兰宗教学校的学生们,通过此次在老吉隆坡的寻宝游,参观不同的宗教场所,包括吉隆坡占美清真寺、茨厂街的关帝庙及斯里玛哈玛丽阿曼神庙(Sri Maha Mariaman),以深入了解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

学生们也参观了吉隆坡其他具有历史性的建筑及地标,包括苏丹阿都沙末大厦、中央艺术坊、独立广场、茨厂街及陈氏书院。

他盼望学生从老吉隆坡的历史中,了解马来西亚的建国并不是单一族群的努力,而是不同族群共同努力的成果。

他补充,该活动之所以选择寻宝的方式,是希望借由较无拘束的课外教学,让来自不同族群的学生互相沟通,以及亲身体验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

他希望学生们可从游戏及活动当中,了解到跨族群之间的交流并不复杂及困难。




“族群的交流不必一个很正式、很华丽的活动,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可能是在课堂上、校外或社区服务,比如寻宝,以达到这一点(族群间的交流)。”

鼓励更多学校推动交流

他希望这项活动能作为一个起点,鼓励越来越多的学校积极推动族群间的交流。

他指出,董总今年一直在积极推动族群交融计划的活动,而此次的寻宝游便是第3系列的活动。



5592FSM20196291533483647028.JPG
独中及伊斯兰学校学生于周六共同参与“走访老吉隆坡”半日寻宝游。在游览茨厂街关帝庙时,学生们不仅仅学习该庙的建筑历史及文化,更纷纷亲自体验求签的过程,以了解其中文化。学生们更获机会求签,让穆斯林亲眼见证求签的过程,从中深入了解求签的文化。






作者 : 傅思敏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19-06-29

霹雳州江沙崇华独中招收2020年初一新生

招收2020年初中一新生,现已开放报名!有意者请联系05-7761484或05-7763484以询问更多详情!
崇华独中面子书














来源: 崇华独中面子书

笨珍培群独中家长日◆表彰22优秀生◆


1662NHK20196281816153627222.jpg
初三统考优秀生接受表扬,与家长合影;左一为林青赋,右一为王桢文。(图:星洲日报)

(笨珍28日讯)笨珍培群独中于日前举办家长日,家长热烈参与表扬会、亲师讲座与各班准备的节目,就孩子的学习与行为进行交流。


当天的表扬会上,共有22名独中统考与大马教育文凭优秀考生接受表彰。家长也受邀偕同上台,分享子女的荣耀。此外,校方也为在场的家长们安排了一场亲师讲座。讲题为《与不一Young的孩子相处》,主讲人为国内著名心理辅导师李雪妮。





1662NHK20196281816143627221.JPG
高三统考优秀生接受表扬,与家长合影留念;右一为林青赋,左一为王桢文。(图:星洲日报)

该校董事长林青赋在致词中感谢家长拨冗出席家长日,指出现今日益严峻的社会乱象与风气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学习表现,强调家长与校方互相配合的重要性,在亲师的陪伴与教导之下,端正学生的品行,将让孩子走向积极向上的康庄大道。


受表彰学生名单:陈政贤,李瑾雯,江嘉伦,陈茗瑄,陈婧,蔡镇国,林程安,黄婧宁,杨俐玮,杨俐薇,戴佩妮,吴元斌,蔡欣怡,杨欣乐,吴松颖,黄靖恩,陈熹,陈维岳,白荔嫙,刘凯琳,蔡绍洋,张家慧。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19-06-29

陈爱梅博士:为何拖延承认统考?─理由、指控、符合性与政府职责






第一届独中统一考试(简称统考)是于1975年举办,尽管当时面对时任教育部长马哈迪的反对──它反映了全国13州华教领导人的集体决定,即华社对母语教育的坚定追求,以捍卫华教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与优秀价值观的堡垒。44年后的今天,统考受到世界1000所大学的承认。此外,中国北大、清华、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台湾等一流大学,也为优秀独中生提供奖学金。

独中的毕业生,诸如吉隆玻中华独中,从1980年代至今,就有超过100位毕业生,在世界著名大学,如耶鲁、剑桥、牛津研读博士与博士后课程,这些课程皆是当下国家发展成为先进国急需的技术,其中包括医疗、物理、化学、核子、人工智能的先进研究。

独中教育的质量也反映在独中毕业生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论是在中小企业、本地大公司或国际层面的跨国公司;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毕业自巴生滨华独中,扬名于世的单一晶片随身碟研发人兼台湾群联董事长拿督潘健成。

承认统考文凭是第14届大选希盟政府的承诺。今年初首相敦马在回应延后承认统考时,表明需要考虑马来人的感受,还有巫裔与华裔在社会经济上的差距。在此之前,反对党、马来非政府组织、一些学术人员和马来大专生对统考要求承认,提出诸多煽动种族情绪的指控,包括纠合群众示威。

注重全方面发展

为此,政府成立了独中统考特别委员会来研究统考的承认课题。这包括马来语作为国语的地位,统考生作为马来西亚公民的身份认同,以及独中历史课程在国家建设的相关性;还有承认统考是否威胁国民的融合与团结。




针对以上的指责与论调,本人就造访了董总,吉隆坡与巴生的6所独中,了解独中与统考的由来,包括独中的办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撰写了一份研究报告。

报告中,我就指出今天的独中教育,不再是1960至1980年代的母语教育模式──除了坚持母语作为教学媒介,传承文化价值,保持数理的强项教学外,独中现在的特色是“扎根于文化,坐落于国土,人文科技并重,面向世界”。

独中从当年强调对母语教学的捍卫,到1980-1990年代弹性的推行双轨制教育,即学生除了报考统考外,也报考公共考试如大马教育文凭(SPM)和大马高等学校文凭(STPM)。尤有进者,在2010年的不少独中,更在初中与高中阶段,规定学生报考国际英文考试,为学生的将来与深造铺路。

21世纪之际,独中教育除了保持须考获56-60分的升学制外, 更强调学生全方面的平衡发展。2005年的独中教改侧重培育学生应对生活,生命和时代挑战应有的能力。课程重视辅导,课外活动,社会科学研究。校风强调知书识礼,学校设立历史走廊,推行感恩文化,并在每天早上规定学生晨读20分钟,养成学生对阅读的习惯与热忱。简而言之,独中教育贵在养成学生对自己、家人、学校、社区展示自主,关爱与尽责的训练,并为国家培育有素质的社会人力资源。

在2015年之后,雪隆一带的独中,更是跑在董总的前头,教学强调使学生跟上数码时代和世界的发展。教育强调人文科技并重,简称为STREAM教学, 课程涵盖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s) 以及阅读(Read)与研究(Research),艺术与人文(Arts)。





这些课程的授导,是通过学校正规,课后及学校老师,校长,董事长,校友的身教,包括学生跟社会,社区的互动,来孕育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六育的平衡发展。以上叙述的就是2018独中教育大蓝图侧重的教育理念,它是通过课程,评估,师资的提升,与社区的互动来落实。

针对统考文凭的种种指控,在研究报告里,本人就点出在某种程度上,独中的历史课程比国中的更符合历史教学与国家教育的理念。

客观编写历史课程

独中历史课程的编写,是以世界视角切入,而国家历史的叙述,是坐落在世界与区域历史事件发展的背景中, 这是一种见树见林的历史叙述,符合国家教育大蓝图的理念,奠定学生对知识较全面的认知,也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度思维的批判能力,并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的求知能力。

反观,政府学校的历史课程,就如历史学者蓝吉星(Ranjit Singh)与安焕然教授再三的告诫,多达40%至70%的历史内容是在推崇单一种族、文化和宗教的教导;对于区域性的历史,以及少数民族对于国家的贡献,包括马来西亚作为多元种族社会的背景,处于蜻蜓点水的边缘化,缺乏具体及老实的交待。

如是的历史课程,不仅违背了历史教育的本意,也造就了一个认知肤浅,以单一族利益为重,对世界缺乏认识,对少数族群缺乏包容与尊重的民族。这也说明马来民族在对统考不求了解的前提下,就为反对而反对。这是马哈迪与巫统政府推行分而治之的种族政策写照。




宏观的视角

本人研究报告,为政府提供了一个宏观的尺度,作为审核统考课程与国家建设的相符性应有的考虑,而不是陷于玩弄狭隘种族的情绪及国民身份的认同。譬如,要独中生报考SPM的马来文, 这已不是一个教育的问题,因为单是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每年报考SPM马来考卷的独中生,就有70%或1万之多,及格率高至90%,其中10%更取得特优成绩,这充分驳斥了有关独中生不尊重马来文作为国语的指责。

更甚的是,在独中执教的非华裔老师就有15%-25%是马来人与印度同胞,他们负责授导马来文、英文、历史与道德, 一一受到学生的爱戴。 除此之外,60%的教师是在本地大学毕业,采访中的6所独中,其中4所的校长,就是本地大学毕业,更有两位是曾服务于国中的资深校长。

这些独中,也与国内私立伊斯兰学校(Musleh-Ikramn办的)师生联举跨族群活动。类似的办学面貌,表现的不就是马来西亚多元的色彩?又怎样违反国家的意愿,与共产主义扯上关系呢?

另一个需要承认统考的理由,是减少独中人才的流失,独中生如今是新加坡其中主要人才来源。独中毕业生的学术成就和质量是深受跨国企业肯定的,尤其是中国和台湾外资的偏爱,他们填补了来自单一语言,单一文化国家的外商需求。

独中校友也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因为许多也是中小型的企业家,贵为马来西亚第二经济的火车头,为国人提供成千上百的就业机会。我国应该善用他们的才能,实现马来西亚成为发达国家和区域教育中心的目标。




独中对国家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华社对其的资助,每年为政府减轻的财务负担是数于百万计算,2012年至2015年,独中的开销不敷3000万至3700万之间。2019年,全国独中人数就超过8万5000名,这些年来华社就为国家培育了65万的社会人力资源。

资料显示,超过60%的独中毕业生,是来自中下阶层家庭,作为一个全民的政府,政府大学录取独中生,是义不容辞的──这不只符合促进中低阶层的向上移动的需要,也符合明确列在马来西亚教育大蓝图中的最终意愿,既是国家教育制度的执行,须以公平,公正,不分族群的开放为准则(equity,equality and inclusiness in access)。

这同时也为大多数在公立就读被隔绝的的马来同胞提供一个多元族群,多元文化色彩的求知环境。那才是足以提升马来同胞的竞争力。同样,录取独中生为公务员,将可促进社会融合和提高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明显的,多元的民族、语言和文化,是国家的财富。统考问题不应就少数政治人物的政治利益,而衍生为种族和民粹主义的问题。对统考的承认,须从国家发展(2020宏愿)的需要与教育大蓝图的愿景(2012-2025)出发,而不是由一个掌权者的意愿来决定。

在报告里,我强调了教育和政治须划清界限。马哈迪要成为一个令人敬重的首相和政治家,须将国家的利益置于个人政治利益之上。当下的新政府须停止一切具有浓厚种族色彩,分化人民的政策。这些政策也是导致过去50年来,马来低层社会阶级与其他阶层的差距日益扩大的因素。

政府需意识到,马来西亚面临的主要危机是国家教育水准的低落,而不是马来族群贫困的问题,根据TIMSS(数学与科学趋势)的评估报告,15岁的大马学生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的表现比新加坡,香港和上海落后3年。与此同时,马来西亚的生产力仅为韩国的1/3;而马来西亚学生在英语,数学和科学方面,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计划)72个参与评估国家中的表现,排名50多,远远落后于排名第10位的越南。

同样的, 在全球的经济竞争力,新加坡排名第2,马来西亚第24。明显的,马来西亚面对的更大挑战,绝对不是巫族与华族在经济上的悬殊,而是国民竞争力的低弱。



种种迹象也显明,对国家教育体系日益失去信心的父母,是跨越种族的。就读私立,国际学校的学生就有10万人,而在华小就读的马来土著学生,就超过10万人,占华小总人数的18%,在一些乡区甚至高达20-30%;此外,一些马来人也选择私人营运的宗教学校,如就读于Musleh-Ikram组织开办的伊斯兰学校学生,就达2-4万人。有关学校的领导层也热衷于寻求合办跨族群的活动,以开拓学生多元学习的机会。

在全球化时代下多元性日显重要,而华校显然的有潜能成为塑造真正马来西亚文化的大熔炉。实际上,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具有知识,竞争力的个体及前瞻有作为的国家领袖。在这大前提下,现任政府必须让教育恢复其角色,为国家培养英才,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与社会延续的桥梁。通过实现其在第14届选举时的承诺,给予统考文凭应有的承认,是马哈迪作为马来西亚政府领袖应尽的职责。

●本文为作者《为何拖延承认统考?》研究报告的概要。

《为何拖延承认统考?─理由、指控、符合性与政府职责》(Why The Delay In Granting Recognition of the Unified Examination Certificate (UEC) REASONS, ALLEGATIONS, RELEVANCE AND ROLE OF GOVERNMENT)原文:

The Unified Examination Certificate (UEC) was first held in 1975, despite the objections of Dr. Mahathir, the then Education Minister. It was the collective agreed decis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leaders across all 13 states in the country. It represents the aspira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for an education system underpinned by the heritage of culture and good values in the younger generation.

Today, after 43 years, UEC is accepted by 1,000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world for the admission of Chinese Independent School (CIS) student in studies. Additionally substantial scholarships are awarded to the top performing CIS students. by top-notch universities such as Peking, Tsing Hua,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and Taiwan.

The benchmark of the quality in the CIS education is well reflected in the prominent track record of UEC alumni across industries – be it locally at the Small Medium Enterprise (SME) or conglomerate level and by MNCs at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vel represented by YTL, IOI, QL Resources, etc. Most prominent is the achievement of the invention of the world’s first pen drive by Phua Khein Seng, an ex-student of Pin Hua High School. Parallel testimony is the 100 Chong Hwa High School
alumni who were PhD and post Doctorate researchers in advanced study fields in the world topnotch universities of Princeton, Yale, Oxford, Bath and Toronto as early as in the 1980s and later.

They are the talents needed to develop the country in the areas of power engineer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power dynamic control, transport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water treatment etc.
The current Malaysian Prime Minister Tun Dr.Mahathir, in responding to the delay in the granting
recognition to the UEC (as promised in the GE14 Election Manifesto), indicated the need to consider the feelings of the Malays and closing of socio-economic gap between them and the Chinese.




Parallel development is the strong objections and allegation from opposition political parties, Malay NGOs, academic and the Malay university students. A special UEC Study Committee has been set up to study the relevancy of the UEC. Amongst others the study includes the status of Malay as the national language, the issue of a Malaysian Identity and relevancy of UEC’s History curriculum in nation building as indicated by the current Education Minister. The true conflict of interest in the UEC’s recognition involves the admission of CIS students into public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in the public sector.

This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delay in granting recognition of the UEC. It is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6 CIS located in Klang and KL. On site DATA COLLECTION comprised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school principals,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feral respondents included representatives of school Board of Governors, retired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Statistical data includes triangulation of various perspectives sought through interview meetings with the administrative team of Dong Zong on all aspects of the curriculum, assessment, policy and leadership. Documentary analysis covers examination of the 3 policy papers issued by Dong Zong , i.e. the 1973 CIS Proposal, 2005 Education Reform Proposal and 2018 CIS education Blueprint as well
as consulting the statistical data and policy papers of the country. Additionally bulletins produced by Dong Zong and the respondent CIS were also reviewed.

Specifically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quick glimpse into the background that gave rise to the birth of CIS and UEC education system. It journeys the 5 phases of evolution of the CIS between 1960 to present day, from a distressed state to its revival and then the increasing physic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nsolidation phase. It depict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IS from an education model of safeguarding the heritage of culture and values using mother tongue as language medium while maintaining prominence in the teaching of Maths and Science to one that reiterates counselling, cocurricular activities, social science studies, nurturing reading habit and student ownership in school mission of preparing students to face challenges in life, living and the changing time. More distinctively is the contemporary focus on preparing students to keep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the digital age and in the world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STREA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s (STEM) + Culture of Reading, Research and Arts /Humanity).

Parallel to this is the increased cross cultural activities hosted by individual CIS for the student and teacher communities’ participation from the Musleh religious schools. The most recent cross cultural activity was held at the State level in Johor where students from 9 CIS participated in simulated preparations for a Malay wedding as an appreciation of diversity between the norms, forms and culture between the Malay and the Chinese communities.

More significantly, the research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basis of the rhetoric and allegations made about the UEC.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side effect of the teaching of a distorted History curriculum in public schools where 40 to70% of the subject matter is about the glory and the supremacy of one race, one culture, and one religion while diminishing the mention of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minority ethnics in the country.




History education experts such as Ranjit Singh and Prof Onn Huann Jan have repeatedly raised their concerns. The most undesirable concern are the actions of political model figures to instil fear and distort facts in promote conformity andfish for political gain witihn the Malay ethnic community as often raised by the renowned elitist - Mariam Moktar.

The research provides a broader yardstick for the government to justify the relevance of the UEC curriculum in nation building instead of harping on the superior racial card and the call for the Malaysian identity or national ideology. It is a matter of fact that there is no issue to mandate CIS students to sit for the SPM Malay paper. Between 2015 and 2017, 10,000 or 70% of the CIS students sat for the SPM Malay exams achieving 90% passes with 10% distinctions and 40-45% credits. Such performance sufficiently refutes the biased allegations about the poor command of CIS students in the national language.

With regards to UEC history curriculum, it serves the nation’s History education purpose. It gives students a broader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events in the world including narrating the country’s history within the context of happenings in the region and the world without bias or distortion as observed in the post 1980‘s public schools history curriculum (Ranjit Singh). This is aligned with aspirations outlined in the Malaysian Education Blueprint (MEB,2013-2025) to produce students who are knowledgeable, critical in thinking and are able to engage with deep learning in humanity subjects.

Justification is also provided for the recognition to be rendered to the UEC as an alternative to reduce the brain and talent drain of Malaysian Chinese UEC holders who now constitutes one of the major talent source pools in Singapore. The academic excellence and quality of alumni are most favoured by MNCS from both the West and East (in particular Taiwan and China) who top the country’s FDI. The CIS students close the cultural and lingual gaps faced by the MNCS from the mono lingual Chinese speaking countries.

The CIS alumni is also a valuable resource to the country as many are self-employed social entrepreneurs providing employment for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Malaysians across all 22 Small Medium Enterprise (SME) sectors. Their resourcefulness should be tapped to realise the aim of Malaysia to be a developed country and a regional education hub as clearly spelt out in the VISION 2020 and the Malaysian Education Blueprint (Higher Education, 2015-2025).

The most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of the CIS is as a community funded school system that has alleviated the Government’s annual financial burden by enabling an enrolment of 85,000 CIS students (in 2019) with an alumni body of 650,000.The inclusion of CIS students in public universities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policy to fulfil the need for social mobility to those from the M40 and B40 and to fill the social cultural diversity gap faced by the mass Malays who are alienated from other ethnics owing to the divide and rule policy practiced in the country. Similarly is the need for the inclusiveness of UEC students to be civil servants in the public sector as the means to promote social integration and enhance social sustainability of a country as clearly spelt out in the United Nation’s Standard Development Goal(SDG).

It is obvious that diversity represented by multi ethnics, multi lingual and culture is an asset to the country. The UEC issue must not be turned into a racial and populist issue for the political gain of a few politicians to merely retain their power and control.




The major contribution of the study identifies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ducation as a public good and its accountability for social sustainability for the country’s aspiration to be a develop nation. The decision on the UEC recognition has to be aligned with the aspirations laid out in the national and educational blueprints and certainly not dictated by those in power. The research analysis stresses the need for a clear dividing line to be drawn between education and politics, and for Tun Dr. Mahathir to be the trustworthy PM and statesman who places the country’s interest above the individual politician.

It is time for the new ruling government to stop the divide and rule policy that has already torn the country apart illustrated by the widespread cheating and corruption scandals amongst the GLCs, eg.1MDB, Felda, Tabung Haji etc. These are amongst the major underpinning factors that account for the wide social-economic gap faced by the B40 Malays in the past 50 years.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be aware that the major crisis facing Malaysia lies in the failure of education system as clearly reflected in the 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and TIMSS (Trend in Maths and Science Survey) assessment reports where the 15 year old Malaysian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Maths and Science is reported to be 3 years behind that of Singapore, Hong Kong and Shanghai.

Simultaneously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Malaysian workforce is only one third of that in Korea while15 year ole Malaysian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English, Maths and Science is in the range of 50 out of 72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with Vietnam in 10th .position).

There is indication of the increasing loss of faith of parents across ethnics in the national public school system. This is reflected in the 18% Malay (bumiputra) student population in SRJKC (out of more than 100,000 Malay students) which is even higher at 20-30% in the rural areas. This speaks of the Malay community’s aspiration for a resilient quality education system that is represented by diversity in language, culture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trend is similarly noted in the 20,000 to 40,000 student enrolment in Musleh-run religious schools where individual principals and the Musleh-Ikram Principal Council have mutually initiated collaborative activities across culture and faith with CIS in the country.




The Chinese medium schools appear to be a potential melting pot for the formation of a genuine Malaysian culture which appreciates richness in diversity crucial in the era of globalisation. In reality the role of university is to churn out knowledgeable and competent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with potential leaders who aspire and have love and concern for the wellbeing of the people in the country. In this respect the present Government has to be trustworthy to restore the role of education by realising the pledge that it has made in the GE14 Election by granting UEC its due recognition.

来源:东方日报  2019年06月27日 • 观念平台 • 评论: 陈爱梅博士

2019年6月28日星期五

全柔武术锦标赛★新山宽中获13金7银9铜

新山宽柔中学武术团得奖同学于比赛现场拍照留念。





(新山28日讯)新山宽柔中学武术团于日前在新山圣淘沙广场参加由柔佛州武术总会主办的第二十四届全柔武术锦标赛,并在此次比赛中共荣获13金7银9铜,为校争光。

其中,廖芷荟在A组长拳、A组剑术及A组枪术都获得金牌,在自选剑术获得银牌,夺得3金1银,表现亮眼。徐梓翔在B组南拳及B组南棍都获得金牌,在自选南拳及自选南刀获得银牌,为该校贡献2金2银。而陈志扬、陈伊炯、潘文豪、廖筵治、蔡骐阳及萧凯文则在集体项目中夺得铜牌。

其他选手表现不俗:谢承利在A组南刀获得金牌,在A组南棍获得铜牌;郑宇净在自选剑术获得金牌,在自选长拳获得铜牌;黄志轩在B组南拳获得银牌,在B组南刀及B组南棍都获得铜牌;叶承康在A组长拳获得银牌,在A组剑术获得铜牌;杨雅竹在A组刀术获得金牌,A组长拳获铜牌;陈泓志在D3长拳获得金牌。

此外,洪筠惠在D3长拳获得金牌;徐芷茹在B组南棍获得金牌,B组南拳获银牌;林沺恩在D3长拳获银牌;叶家宏在B组剑术获铜牌;廖筵治在D3长拳获铜牌;郑宇茹在D4长拳获得金牌;叶颖嘉在D4长拳获银牌;张敏惠在A组南拳获得金牌。

这项赛事宗旨在于推动有艺术和健康强身体魄的武术运动,通过互相观摩,共同研究,提高武术的技术水平以及选出优秀运动员加入州队训练。



作者 : 黄建荣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19-06-28

响应校庆回馈母校 ◆ 培中校友叙旧捐爱校金


培风中学数届校友在校庆前后聚首,叙同窗旧情。(图:星洲日报)




(马六甲27日讯)培风中学日前热烈庆祝创校106周年校庆。该校数届校友在校庆前后聚首,叙同窗旧情,也现场重拾爱校热忱,响应校庆献金,回馈师长栽培之恩。

首批离校60年校友70余人,在5月11日相聚,追忆昔日岁月,重温年少情怀,并捐献3万5000令吉给母校。

次批离校毕业生,也在6月14日庆祝毕业30年,特邀前任校长邓日才讲话。他赞扬校友离校的日子长久,也不忘母校恩德,捐献爱校金2万1000令吉给培风。

邓校长提醒校友,人入中年,要以新思维看待当前新经政局面,继续奋发图强,做个有担当的“培风人”;也做个有出息的新马来西亚公民;也要谨慎的进入老年岁月,爱护自己的家人及事业。应以校训“公忠勤毅”为座右铭,作为处事待人指南,有所作为,不落人后。

邓校长:建议银行转账捐助母校


邓校长促请历届校友,不妨考虑,追随他州独中校友,使用电商付款方式,通过银行转账便利,按月或按年捐献一定的数量,捐献给母校,充作建校、经常费或奖贷金。这可减低领导人征求的烦恼与时间,还可促进信用,量力而为,形成一种热潮,激励在校弟妹将来学习好榜。许多校友都认同此义举,值得推展。




本报探悉,该校另有数届校,将在今后数月,举办餐会及筹款。爱校行动,陆续有来。

当晚聚餐,有逾10名老师受邀出席。董事会财政房有平及现任校长黄雪莱,也出席讲话,语多勉励及赞扬。

邓日才(右四起)与前校长陈国华、现任校长黄雪莱及董事会财政房有平也出席聚餐。(图:星洲日报)




来源:星洲日报 2019-06-28
作者 : 梁德福
 

陈爱梅:独中教育依教育蓝图制定.“承认统考符国家利益”




资深教育学者陈爱梅博士认为,独中教育的制定乃是依循国家教育蓝图的方向,所编制的独中历史课程也涵盖我国历史教育的本质,若政府依然迟迟不承认统考文凭,那是因为政府根本没有把国家利益大前提放在第一位。





“要独中生报考大马教育文凭(SPM)国文科如指诸掌,但若要他们考马来西亚历史,这些已经遭到篡改或沦为洗脑工具的教育,根本就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因为历史教育是要奠定人民的认知能力,让他们可以了解事情的真相。”

她说,在2015至2017年,有多达1万名(70%)的独中生在大马教育文凭中报考国文科,当中有90%考获及格、10%为特优、40至45%则是获得优等(credit)。

“独中生在SPM国文科的成绩表现,足以驳斥外界认为独中生无法良好掌握国语的偏见。”

她向独中统考特别委员会提呈一份由她撰写《为何拖延承认统考—理由、指控、符合性与政府职责》的研究报告后,接受星洲日报专访时说,独中教育的历史并非从单元角度出发,而是从世界与区域历史视角切入,本地历史的叙述是坐落于此背景下,并塑造学生对历史的认知。

她表示,走向人工智能的时代,《2013至2025年国家教育蓝图》及《2015至2025年高等教育发展大蓝图》所培育的人才必须兼备科技与人文知识,学生须能够深入探索问题和具备批判性思考,如今的独中教育真正走向这样的教育模式。

她说,现今的独中教育在我国本土上扎根发展,建筑物规模趋向企业化,而独中举办的活动颇用心且多元化。




她指出,真正办教育的人士并不会担心统考是否能受到承认,有些独中教师和校长也不觉得此课题是一件急迫处理的事情,而且并非每名独中生都向往当公务员;但是,对于华社而言,承认统考这回事,至关重要。

“承认统考除了是让独中生能够进入政府大学,更重要的是,我国更需要独中生进入政府体系当公务员包括政策制定者,因为这会为国家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陈爱梅表示,在1970年代所颁布的《华文独中建议书》内,也提出对独中教育理念极具前瞻性的看法,即独中教育必须是建立在母语教育前提下,并保护文化传承,但不能忽略三语并重的教育课程和考试。

双轨制教学关注社会议题


她指出,独中教育课程除了考量其他族群的需求,包括实行双轨制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参与政府考试,另外,独中教育也关注社会议题及阅读文化。

她说,许多独中的办学方针除了展现马来西亚色彩之外,也汇聚了中华文化传承特色,包括武术、书法、陶艺及二十四节令鼓等。




“独中非常注重课外活动和文化传承,并透过跨族群活动以加强独中生和穆斯林学生的认知,让马来社群从狭隘的宗教框框内解脱。”

她认为,独中必须把国语鉴定为国家语言,并非第二语言。

统考被幕后推手政治化


针对统考课题在马来社会上引起部份激烈的反对声音,陈爱梅表示,此课题明显被一些幕后推手在背后操纵,如巫统青年团和伊斯兰党企图捞取政治资本,宣称统考不仅挑战宪法,也抵触马来文作为国家语言的地位。

她认同独中统考特别委员会主席邱武英所指,这是一种“社会种族认知”(Social racial perception)和发言者明显受到“误导”(misinform),同时也反映其是国家分而治之的致命伤。

她说,承认统考课题涉及太多政治因素,尤其国家领袖那一套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把戏,造成种族之间缺乏信任。

她指出,关于承认统考课题可能会引发的“种族感受”,应该胥视整个民族包括跨族群的心理建设有多坚定。

让教育回归教育


她说,政府应该以教育大前提和国家发展上所需的层面来看待独中统考文凭,包括其是否符合教育水准、学生素质栽培,政经发展及多元文化奠定,让教育真正回归教育。

“如果谈国家凝聚力和国民团结意识,那么政府更应该要接受独中生。至于首相敦马哈迪强调要顾及马来族群的感受,若真正爱这个族群,就不应该延续单元教育,相反的,应该公平对待他们,接触具足坚韧力的一群。”




她表示,国家所面临的最大危机是因教育水平每况愈下,如在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趋势调查(TIMSS)和国际学生能力评量(PISA)的表现差强人意,国家领袖为巩固个人权势,不惜把诚信和国家利益置于一旁。

陈爱梅目前是名退休讲师,她也是大马学术资格鉴定机构(MQA)评估员、西澳大学高等教育及政策分析博士、曾在华小、国中及独中担任教师,也在师训及私立大专学院担任讲师多年。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19-06-27

其他文章

7日最高点击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