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6日星期三

潘婉明:孩子与恶和多元的距离





近日媒体大肆报导女学生辱骂老师“阿瓜”而被毒打的新闻。我们不清楚老师为何深受触动反应如此之大,但学生肢体布满的伤痕,那绝对是暴怒和情绪失控所下的重手。

舆情几乎一面倒支持老师,其中可能很大成份出于对家长态度的反感,更加认定学生没有教养,咎由自取。许多人在网上张贴学生的照片,她疑似轻狂的表情、滑手机的姿态、三四个耳洞的耳垂指指点点。事情闹大了还这么嚣张毫无惧色的大小孩不符合“受害者”形象,“口贱”活该被打。

这里我们看到舆论的伪正义与盲点:我们一边讲究教养,一边崇尚暴力。学生固然口无遮拦,但老师没有做好自我情绪管理,下手之重已远超过体罚的限度,更何况体罚的适用性还有待商榷。

这里也有假教养之名实践的性别偏差。假设当日出言不逊的是男同学,结果也不是教师毒打学生而是师生扭打,又或出面的家长不是态度张狂的母亲而是孔武有力的父亲,那舆论还会不会用家教、表情、姿态和耳洞作为规训孩子的主张?

理解恶意而不运用

学生的确错了,她可能欠教养、被宠坏,但我们不问家庭与结构环境对她的作用,不问教育应如何协助和导正她,却忙著挞伐她们母女。我们不见容13岁女孩的过错,却义愤填膺,无视成年教师的失控与暴力,岂不扭曲?





“阿瓜”对男性教师及初中女生究竟意味著什么?在我们对性别平等教育还很陌生、还很遥远的社会里,“阿瓜”并不等同于变性人群体的别称。它所蕴含的羞辱、歧视和污名,是你一说出口就能坐实你的庸俗与无知的名词。

以“阿瓜”骂人或被“阿瓜”触怒,首先必须知道这个名词背后的贬意。我们都理解,就说明我们都是这个充斥著欺弱、污蔑和霸凌的社会的产物,谁又比谁优雅有家教?

事实上我觉得恶亦多元,脏话何尝不是多元文化的组成?在我现在教养小敦的家庭氛围里,只要我坚决些,她是有可能跟污言秽语完全隔离,或起码尽可能延后的。但她若持续待在我创造的无菌环境里,便会错过认识多元、正视与面向真实社会的机会。像当前反送中词汇学里当红的“自由门西”、“中华胶”,她若因没有相关理解力而错过其中精彩,我觉得太可惜!

我想要教她的是,我们要如何充分理解恶意而不运用,或运用得当。





来源: 2019年06月26日 • 评论: 潘婉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其他文章

7日最高点击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