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5日星期一

陈胜强:给父母的大学前辅导


你家有孩子,中五或高三念完了,要进大学了吗?若是,还请听我唠叨几句。我们都知道,孩子上大学,非常值得骄傲,也常分享些正面的事。



不过今天,我们用另一个角度,看点特别的。

经常看到电视节目,里面的大学生们个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成群结队,开心极了。坦白说,那些情节不是骗人的,只是,会那般过活的大学生,不是天才,就是成绩边缘人。其他的,笑容里总是挂着几丝忧虑。

大学不是纯粹玩乐的地方。若与中学相比,我说:其实没差,一样的。在大学里,你们的孩子需要更独立,更坚强,更有纪律,更外向。

大学生涯没你们想象般的璀璨。基本上,只是换个地点,换个方式,继续学习吧了。大学的学习日期,以学期为单位。一年两或三个学期,一学期不能拿超过6个科目,一个科目每星期一堂,一堂3小时。然后,有些科目,3小时里要完成一个章节。





这虽是高压的学习量,却是主流的编排方式。有时候一天必须上超过一堂科目。思绪的切换必须具备弹性,否则一天下来,记忆会混淆。所以在课堂里,听、想、写,必须同时进行。前提是,没有语言障碍。讲师用学生不擅长的语言授课,有时横幅的伸延扩充,有时垂直的深入探讨,有时往前推敲趋势,有时又往后解释典故。资讯的吸收会因语言的不熟悉而直接出现问题,更别说是处理了。

除非孩子们学习能力高,不然就得花很多时间在学习上。所以,父母及孩子本身都要有心理准备:父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孩子本身也要更坚强。

大学生涯也没你们想象般自由。因为,在有些大学制度里,孩子们需要在每个新学期自己选课。慢了而抢不到席位的,下学期再来。此外,跟中学时代那工整的课程表相比,大学的课程表很零散。所以,上课时间不会连续性排列,有些课在早上八点,有些课则得上到晚上八点;有些课与课之间的空档只有半小时,有些则差了数小时。




住宿舍的,可以回去休息;住校外的,离开校园就显得麻烦。不管住哪里,若学生回答我要回去,而回去的理由不是疲倦而是无聊,我就不开心了。

大学,不只是吸收知识的地方,也是累积人脉的中心。所以,我都强烈建议学生:“别那么豁达,去参与社团活动,多交朋友。怎么填补空档,对你的大学生涯,非常重要。人脉啊,不是你认识对方,对方就是你的人脉。而是对方不只记得你,还得加上对方没给你差评,在此之下,对方还愿意帮助你,这才算人脉。”

我给大学生们的意见,和你们的有差别吗?你们是否经常要求孩子们,下课了就回家?

我希望,大学生们在求学期间,也有充足时间参与各类活动,包括逛街、看电影、聚会等等,尽量让自己在人群间打转。让更多人认识他们,记得他们,再给他们的人格评价打个勾。

大学,是他们建立人脉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行动力差,或受父母管束,那么,他们会错失很多交际机会。试想想,在毕业后,需要额外人脉处理工作或解决问题时,电话里没几个可以联络的号码,到时该怎么办?



大学生涯更没你们想象般轻松。大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必须拿数门科目。在缺乏相关经验下,科目又生涩难懂,学习的量与难度可想而知。最好的方法,就是小组讨论,或温习群组。但是,要加入课业小组,也要有两把刷子。大学生不能过度依赖朋友或同学,也不能以平时的关系绑架对方为你复习。所以大学生必须要有擅长的能力或科目,达到互惠的关系,才能保护自己不被课业小组淘汰出来。

还有还有,在那些学生自主选课的大学制度里,大学生很难与同一群朋友一起上同一门课。也就是说,不同科目,不同同学,不同课业小组、科目作业小组。自然的,也得与不同人合作。人生百态,在团队作业里往往表露无遗。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不只来自课业,还有额外的人际关系。

所以,为人父母的,若你们的孩子要进大学了,还希望你们给予他们更多鼓励及耐心。多允许孩子与同学相处。当然,前提是他们没参到坏朋友。然后,多给予他们休息时间,在要求孩子们做家务或帮忙家业前,先看看他们的课程表,是否当天课业繁重,或接近作业截稿日期或考试。若是,请体谅他们。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19-02-2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其他文章

7日最高点击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