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影12日讯)董总署理主席拿督陈友信说,全国独中近年来出现上课5天制的趋势,但是董总尊重每所学校的在地情况和办学主导权,并不会推动或强制要求所有独中都进行5天制。
改革方向为减少课时
他今日出席《华文独中教育蓝图》课程改革的方向——《课程总纲》汇报与交流会时说,独中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减少学生在课堂内上课的时间(课时),以配合21世纪的人才素质需求,让学生快乐学习之余,也有更全面的核心素养。
他说,“5天制”研讨的背后是上课节数减少的课题,而课程改革是全面的课程调整,并非如媒体突出“减少数学节数”的片面议题。
“5天制并不是今天《课程总纲》汇报与交流会的主题,我们要探讨整个体制改革课程的总纲,也就是落实《华文独中教育蓝图》的执行方案。”
注重培养学生素质
他说,董总身为独中的最高机构,有责任在全国独中出现上课5天制的趋势时,进行集思广益的讨论环节,让大家分享经验,并根据各学校的情况进行。
“有的独中走5天制,有的则是双周休,宗旨就是空出半天的时间,有的教师可以回来进行联课活动、集体备课,让学生多元学习。最终,我们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
“大马独中的课时比中国和台湾的学生要多很多,再加上有的学生要准备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所以我国的独中生压力很大。
陈友信说,虽然全国独中出现上课五天制的趋势,但是董总会尊重各校的在地情况,不会强制推行。
让独中生不要太沉重
“我们希望进行教改,让独中生不要太沉重,不要回想起独中生涯时只有读书和考试。这个不是我们要的最终教育目标,尤其21世纪强调的不是知识,而是智慧。”
教改减少课时须再商讨
陈友信也是董教总华文独中工委会教育主任。他说,独中教改要减少课时的方向正确,因此《课程总纲》(草案)建议增加体育与健康、科技与生活和综合实践,减少语文等学科的课时;惟目前还没有定案,还在讨论和收集意见的过程。
“要减少什么科目的课时还再讨论,大家也不要误会,以为是要减少数学节数。数学节数从1992年开始是占总课时14%(每周6节),而《课程总纲》(草案)则建议调整为12.77%(每周6节),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标准是12%。”
建议减少语文科至15节
他说,在《华文独中教育蓝图》和《课程总纲》(草案)的建议里,其实减少课时幅度最多的是语文科。语文科从1992年开始占总课时40%(每周18节),《课程总纲》(草案)建议调整为31.91%(每周15节), OECD的标准则是27%。
“真正减最多的是语文,但是我们不担心,因为语言的学习本来就不该局限于课室,语言是沟通工具,所以学校有责任制造更多活动和机会,让学生使用语言,尤其是英语和马来语。
“独中的课时太多,所以教改会探讨如何调整。许多人认为独中的强项就是课时多,让学生准备得很好,但是此方式强调‘成才’,那‘成人’呢?
“21世纪的要求已经不一样,所以我们要调整,即要保持学术水平,也要让孩子们更全面,尤其是核心素养,如抗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等。”
“马华教办学经验丰富”
陈友信叹没充份利用
陈友信说,虽然他加入董总的时间不到1年,但是感触我国数十年的华文教育与独中办学之路的经验和成果,没有得到充份利用。
他说,大马华教前辈是在备受压迫的情况下,为华文教育争取更多机会,以致统考如今能称得上是全球最好的中文版预科之一。
“我到过许多大学,发觉无论是台湾或中国,他们的学生水平或许比统考生高,但是由于我们的英文相对较好,因此国际大学更容易接受统考生,他国的学校则还需要一些过程,特别是针对英文的需要。
“如今华文学校在全球,尤其是东盟华人多的地方都大幅增加,如印尼太久没有华文学校,他们正在筹备华文学校和课程,再如柬埔寨,他们有全球最大的华小,2万多名学生,需求很大。”
他说,大马的华文教育和独中办学之路经验丰富,足以成为这些学校的顾问,而大马的华教运动也能对全球的华教运动起到启迪和激励的作用。
争取统考获国际认证
陈友信也是教育部独中统考特别委员会的成员。他说,虽然许多国外大学都承认统考文凭和接受统考生,但是独中教育如今要更近一步,争取获得国际认证组织的鉴定。
他说,教育部统考特委会的会议曾提及,统考只有董教总的内部认证,是自我评鉴,并没有董教总以外的机构认证。
“虽然董总许多学术人员都是经验丰富的学者,但是必须考虑系统上的这项问题。相信获得国际认证在争取承认统考,或当有其他大学想要接近独中制度时,是非常重要的。”
董教总独中工委会教育委员会与各独中校方领导进行《课程总纲》(草案)汇报与交流会,主要针对课程目标、核心素养、跨课程元素和初高中的课程结构进行讨论与交流。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19-05-12
张喜崇:维持每周6节·独中数学减节数未定案
(雪兰莪.加影12日讯)董教总独中工委会统一课程委员会主任张喜崇说,《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课程总纲》(草案)建议在初中课程方面增加体育与健康、科技与生活和综合实践,并将语文科占总课时40%(每周18节)调整至31.91%(每周15节),而日前引起争议的数学科,则将从原本占总课时的14%调整至12.77%,但是维持在每周6节。
他今日在《华文独中教育蓝图》课程改革的方向——课程总纲汇报与交流会上说,该会已将《总纲》(草案)发给各独中,并上载至董总官网以收集意见;他强调,此草案并非定案,任何建议都可能改变最终定案的面貌。
他说,《总纲》(草案)初中课程结构调整的节数是每周44至47节,每节以40分钟计算,因此每周课时是29小时20分钟至31个小时20分钟。
需要集思广益
“如果一周30课时,每年上课40周计算,初中课程是1200个小时,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国家平均上课913个小时。我国独中生的课时很长,这没有对与错,我们需要集思广益。”
他说,OECD国家在第一语文和第二语文的学习时间占总课时27%,《总纲》(草案)建议将目前的40%调整至31.91%;在数学方面,OECE国家是12%,《总纲》(草案)建议将目前的14%调整至12.77%。
他说,在包括历史、地理和通识教育等科目的社会科学方面,OECD国家是10%,《总纲》(草案)则建议将目前的15至16%调整至12.77%。
“我们需要听取更多意见,是不是语文科减得太多等。另外,我们增加了体育与健康、科技与生活和综合实践等部份。”
10年前已提出
倡高中课程转换学分制
另一方面,张喜崇说,《总纲》(草案)建议将高中课程转换成学分制,以使课程结构更加合理和更具弹性,并采用“高一探索、高二探索和分流,高三专精”的原则。
他说,《总纲》(草案)建议独中高中学制3年,每学年52周,教学时间40周,即每学期教学时间20周,每节上课40分钟,持续满一年获总学习节数达到20节课为1学分。
“所以1学分就等于800分钟。在中国,他们每节上课45分钟,18节课为1学分,即1学分810分钟,较独中建议多10分钟;台湾方面,每节上课50分钟,18节课为1学分,即1学分900分钟,较独中建议100分钟。”
“学分制10年前就已经提出,但是我们等了10年还是做不出来,这是一份我们想要完成的任务和使命。”
建议延迟分流
他说,《总纲》(草案)建议延迟分流,即不规定学生在高一就选择理科或文科。
“世界趋势都是延后分流。我们也接受到一些意见是希望提早分流,希望大家提出更多想法。”
他说,《总纲》(草案)也建议以模块方式授课,即有些课本内容需要在课堂上教,有的可以选择性教,有的则让学生自学。
“教科书的内容不会减少,但是不是所有内容都必须在课堂内完成,我们希望每个学科都能做到。”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19-05-12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