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东西马的差别和各获得独立的日期不同,也就一直对独立日有不同的争议(西马,即马来半岛是在1957年8月31日独立;而马来西亚则是在1963年9月16日成立)。
为厘清对日子的纠缠和对地位的“争执”,我们有必要回看历史。
这段历史我们从马六甲王朝开始(1403-1511),它的版图涵盖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在生存了108年后,终于被第一个西方势力(葡萄牙)所攻下,直到1641年又被第二个西方势力(荷兰)占领。
接着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1600-1858)在1786年拿下槟榔屿;复于1819年拿下新加坡。当荷兰在1824年让出马六甲予英国后(以换取英国放弃在苏门答腊明古连港),英国就在1826年将槟城、马六甲及新加坡组成海峡殖民地(俗称三州府)。
为厘清对日子的纠缠和对地位的“争执”,我们有必要回看历史。
这段历史我们从马六甲王朝开始(1403-1511),它的版图涵盖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在生存了108年后,终于被第一个西方势力(葡萄牙)所攻下,直到1641年又被第二个西方势力(荷兰)占领。
接着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1600-1858)在1786年拿下槟榔屿;复于1819年拿下新加坡。当荷兰在1824年让出马六甲予英国后(以换取英国放弃在苏门答腊明古连港),英国就在1826年将槟城、马六甲及新加坡组成海峡殖民地(俗称三州府)。
1874年,通过《邦咯条约》英国的管制范围伸入马来半岛。到了1896年,半岛内的霹雳、雪兰莪、森美兰及彭亨被划为马来属邦(Federated Malay States),而在1909年时又有吉打、玻璃市、吉兰丹及登嘉楼被划入非马来属邦(Unfederated Malays States)。到了1914年柔佛是最后一个被纳入非马来属邦内。
马来半岛分成三块
这就是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前,英国已把马来半岛分成三块(海峡殖民地、马来属邦及非马来属邦。这只是名称上的区别,不等于说非马来属邦的马来人为少。其实它们是最多马来人集中居住的州属)。这意味着英国可随意对版图私相授受。
英国人对马来半岛的统治是全面的,通过军事力量与政治控制达成,因此住在马来半岛(包括槟城和新加坡的)的人民都必须受制于英殖民主义政府。也正是英国开了头,在1842年从清廷占有香港后,就有大量的华工移向海外,启开了先辈向海外移民的历史。“海外华人”这一名词也成了世界公认的独有称呼。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期间,日本统治了3年8个月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英军才重临马来亚。在翌年(1946年),英国强行推出“马来亚联邦”(Malayan Union)的宪政,只要各州苏丹同意,即可在英国国会通过。后来因马来人的强烈反对,不但组成了巫统(1946年),而且也促使英国放弃“马来亚联邦”的宪制,另与巫统达成“马来亚联合邦协定”。
这个决策是硬生生地把新加坡切割开来,留下11州组成新的体制,在1948年2月1日正式生效。就这样,在政治上新加坡与马来半岛分离了,海峡殖民地不复存在,因为槟城和马六甲归入了马来亚联合邦。
狮城影响两地合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期间,日本统治了3年8个月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英军才重临马来亚。在翌年(1946年),英国强行推出“马来亚联邦”(Malayan Union)的宪政,只要各州苏丹同意,即可在英国国会通过。后来因马来人的强烈反对,不但组成了巫统(1946年),而且也促使英国放弃“马来亚联邦”的宪制,另与巫统达成“马来亚联合邦协定”。
这个决策是硬生生地把新加坡切割开来,留下11州组成新的体制,在1948年2月1日正式生效。就这样,在政治上新加坡与马来半岛分离了,海峡殖民地不复存在,因为槟城和马六甲归入了马来亚联合邦。
狮城影响两地合并
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获得独立,东姑成为第一任首相。而被分割出来的新加坡则在1959年举行林德宪制选举,人民行动党在51席中赢得43席,李光耀出任自治邦总理,但仍未独立,大权握在英国手里。
原本马来半岛的人民是从未想到马来亚联合邦会起变化,更意想不到新加坡有回归的一天,但英国早已盘算要将东马的三个邦(北婆罗洲—沙巴、砂拉越及汶莱),连同新加坡与马来亚联合邦合并起来,因此特别通过东姑宣布可能会扩大联邦组织,将一些未独立的地区,但属于英国的殖民地纳入。这对新加坡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也就十分积极响应马新合并,组成马来西亚联邦。
另一方面,东马的沙巴和砂拉越有不同的政治生态,虽然1962年英国成立柯波调查团鉴定东马人的意愿,达致结论说绝大多数人支持加入马来西亚。
可是在1959年成立的人民联合党就在砂拉越表达对英国安排人民的命运感到不满,及后才又有了国民党及土著党及保守党的出现,它们基本上支持合并,也就冲淡了反对的声浪。
几经风雨沙砂并入
沙巴更是在政治上后知后觉,虽然卡达山机构及沙统赶着进场,但首席部长还是由英国钦定。它选中唐纳史蒂芬出任沙巴首长;另同意国民党的加隆宁甘成为砂拉越的首席部长。
本来马来西亚定在1963年8月31日成立,但在印尼和菲律宾反对下,马来亚政府只好进行商议,三方也勉为其难接受联合国组团再行调查。结果联合国在9月14日的报告出炉,说明东马人民同意加入马来西亚。
就这样,马来西亚在风雨交加中诞生了(1963年9月16日),结果是印菲与马绝交;印尼更掀起反马运动,政局动荡不安。抑有进者,未及两年,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剩下沙巴和砂拉越仍留在马来西亚。
可是经过多年的讨价还价,又出现了东马的沙巴与砂拉越不同意“沦为”马来西亚的一个州,而是与马来亚联合邦共同组成马来西亚联邦,因此不但要坚守20点协议,而且要维护一定的自主权。“砂拉越人的砂拉越”及“沙巴人的沙巴”的口号也在这个时候被炒热,当然目的不在于脱离马来西亚,而是要多一些权力和权益(毕竟单方面脱离马来西亚是绝不允许的,也违反20点协议书。除非是马来西亚国会通过—如新加坡在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
来源:南洋网 2016年5月9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