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1日星期日

【 华文试卷很难考? 学校发问卷让学生却步 】

根据教育法令,只要有15名学生要报考华文,就必须开办母语班。(档案照)
南洋商报 2018年3月10日

(哥打峇鲁10日讯)吉兰丹华校董教联合会主席黄博谆披露,某些国民型中学发出问卷,询问学生是否有把握可考好华文或是否要修读华文,以致很多学生宁愿不考华文。



他指出,根据教育法令,只要有15名学生要报考华文,就必须开办母语班。如人数不足,则只能开办补习班。

“不过,现在某些国民型中学却以问卷方式了解学生意愿,让学生却步。若再这样下去的,我担心报考华文科的学生人数会越来越少,间接影响未来在华小的老师人数。”

他昨日在董总主席拿督刘利民及团队与丹州华校董教交流会后,如是指出。出席者包括董总秘书长傅振荃、财政庄俊隆、中央常务委员吴茂明、首席执行长孔婉莹、会务与资讯局主任林纪松、会务与组织执行员叶晌荣、会务与组织执行员李汉富及东马岸中华华小董事长杨文轩等。
 

盼董总拟方案

黄博谆希望董总可深入了解及研究上述问题,拟出应对方案。

他说,可以进入师训,成为未来的华文老师的人数确实很少,这还要靠中学母语班的学生。



因此,他希望学生们都有意愿要读华文,都有机会报考大马教育文凭的华文科。

会上,林连玉基金吉兰丹联委会主席黄保俊也赠送《吉兰丹华教今昔》书藉予董总。



董总主席拿督刘利民及团队与丹州华校董教交流。

刘利民盼通过大选
结合华团表达华教心声


董总主席拿督刘利民说,第14届全国大选已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同样的,董总也希望通过全国大选,结合各大华团之力,有效地向政府表达华社在华教的心声。



董总的要求是公平合理对待华教的长远规划与政策。这是华社长久的愿望,也是作为公民的权力。

他指出,华裔政党,要协助维护华族的文化和教育,应该要着重在参与政策的制订,以及纠正施政的偏差。

反之,如果不敢面对现实,据理力争,而只是作出治标性和权宜性的努力,这无疑是要我们默认我们应有的权益被剥夺。

他说,为了维护民族语言、教育与文化,他促请各华裔政党抛弃成见,在民族利益的大前提下团结起来。
 


走近和走进各阶层

他说,华教运动不但不能脱离基层,更要“走近”和“走进”各阶层的群众,因此任何华教组织,不分大小,都是董总带领和关心的对象。

他表示,我国华教长期在风风雨雨、经历各项考验下得以生存与发展,主要是依赖华社各阶层人民的大力支持。

要发挥华教组织巨大的力量,就必须要团结不同层面的华教组织和华教工作者。




“因此,华教组织的领导人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善于团结别人,这样才能建立一支强而有力的华教团队,在争取华教的权益上,能够取得更大的进展。”

他说,于在政治上的遭受分化及居于劣势,使到华人的合法权益一再受到侵蚀,华文教育的处境也因此在这种局面下而显得非常独特。

我国宪法有规定各族可自由地学习、教导和使用母语、母文,可是华族公民的母语教育,却一再受到挑战和否定。数十年来,华文教育是有赖于华社的奋力支持及维护,才能有今天的成果。

他表示,我国是由多元民族组成的国家,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多元民族必然存在多种语文,多种文化,这也是铁一般的事实。

丹州华校董教成员聆听汇报。

国家团结无关语言文化

刘利民说,近期媒体报道,马来种族主义学者认为只有通过一种语文、一种文化才能团结各族人民,多元语文与文化将导致人民的分裂,这种理论显然是错误的。




他表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团结与否,经济、社会与政治因素更为重要。换句话说,经济的压迫、社会制度的不公平与政治的分歧,可以使同一语文与文化的民族或国家陷入分裂与斗争;相反的,合理的经济与社会制度和共同的政治信仰可以把不同语文、文化的民族或国家团结起来。

有鉴于此,他认为,单元语文与文化并不是民族与国家团结的决定因素,相反的,在多元民族国家里,如果强行语文、文化的同化政策,其结果必将引起民族不和,使国家团结的基础收到动摇。
 

华小待遇比不上国小

他也说,华小虽属于国家教育体系的一环,可是它始终比不上国小的地位及待遇。

“我们不曾听过马来人社会需要为国小的建设及发展操心,可是华人社会必须为华小的建设和发展出钱出力,这是数十年来不曾改变过的现象。新的学年已经开始了,但眼前许多华小的问题依旧未获得全面解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其他文章

7日最高点击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