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2日星期一

【证明实力的糖衣】作者:张兼荣

东方日报  2018年03月11日 评论
 


不知从何开始,很多东西都可以仿製、造假,而这些贗品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小至一粒米饭大至古董宝物;从实体到抽象(假账、扭曲歷史、捏造事实……);从食物到用品(手錶、书包、手机……),它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存在,只要有存在之价值之必要。

面对市场的需求,商机的出现,特定物品的量產也会隨之涌现,未获得合格认证的仿製品也接踵而来。仿製同一款物品,在市场上有粗製滥造者,也有手工精细者,而后者这类高仿製品与真品的差异,或许就差一张合格认证。有时,甚至出现真品的品质还不及仿製品,由此,实用性往往是消费者更在乎之处。

于2011年理科大学51岁印裔讲师被揭发欺骗大学。早在2008年,其手持美国马里兰州教育哲学和加拿大多伦多神经生物学博士假文凭,经过面试后被校方聘为讲师。虽然「纸包不住火」,但也包了3年,著实令人惊奇。不禁想问,他这3年到底如何避开露馅之险,是日日担惊受怕地过,还是处处隨遇而安呢?若没有一定功底,恐怕被揭穿的时日更將提前。




然在此想问文凭的价值,文凭作为一个標籤,放在我们身上,是否真的货真价实?想来文凭也是个有时效性的东西,在大学毕业之后,每个毕业生神采飞扬头顶四方帽,手持文凭,笑容满面。但一踏出社会,若没有继续运用大学所学所识,技术与学识的退步恐难避免,而眼望那镶起来的文凭,像是不合身的衣服,不如说是一种人生经歷的纪念。

当然那也只是一部分人,很多人从事与本科一样的领域,文凭就显得重要,因此不能否认文凭功能的正面性,代表著个人受教育地位与学识掌握程度。而现在不少行业招聘也非文凭不可,或不一定要相关文凭,他们更在乎態度或经验,保持「空杯子」心態从新学起。

开拓多兴趣发展,不断精进提升自己,让自己的价值提高,过程中可能会获得不少类似文凭证书的认证,但毕竟实力是抽象的,造假不来,证书也是一时的认证。有些人可能拘泥证书,而不重视过程,虽然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却忘了学习的价值。



满街都是大学生的年代,文凭就像不可缺乏的遮丑布,怕被看低可能胡乱读一张文凭,这也是很写实的事。回头看那讲师,若他是因为被调查出造假文凭而非教学上露马脚,那这起案件可能要多几年才东窗事发,甚至他退休也未必察觉。到底,名副其实是最好的状態;有实力比证明有实力的標籤重要;仅戴上標籤则虚有其表最轻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其他文章

7日最高点击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