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3日星期五

家長選校的矛盾 (香港)

家長認同學校應有教無類,但在升學精英主義下,認為這些學校的學生學術成績參差,不利自己子女升讀Band 1學校的機會。
不少家長只狹隘地以升讀Band 1學校比率為選校標準。但這標準不能完全代表學生的學術水平。(Wikipedia Commons)

開學沒多久,又到選校潮,先是小學,接着是幼稚園。坊間充斥着一大堆選校指南、攻略、天書等等資訊,家長四出搜羅資料,務求為孩子選取一間好學校。但何謂「好學校」?





什麼是寶校?


先看看以下一段兩個準備報讀小一的家長之間的真實對話。
甲說﹕「你為孩子選了哪間學校?」
乙說﹕「A小學。」
甲吃驚地說﹕「你說笑吧﹗哪間是寶校﹗」
乙不明所以,說﹕「寶校?什麼來的?」
甲瞪大眼睛,以難以置信的語氣說﹕「不是吧﹗本區三寶,你也不識。A小學多新移民,B小學專收SEN(特殊教育需要學生),C小學是國際學校,多南亞裔。」
乙似懂非懂,說﹕「原來如此,哪D校如何?」
甲以專家口吻說﹕「D校實屬一般,如果能夠進入唯一的精英班還好,否則情況堪虞。非精英班的程度很低,根本難以進入Band 1學校。」
以上對話對於不少家長來說,應該不會陌生,只要曾經與其他家長討論過申請入讀小學事宜,應該都會遇到類似的對話。




這些不就是「好學校」嗎?


華人社會受儒家思想影響,孔子提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相信大部分家長並不反對。A、B及C小學願意取錄不同身份及背景學生,不就是體現有教無類精神?香港人一向高舉多元及包容,一所學校有不同背景的學生,不是更多元,更有利學生之間有更豐富的互動、更精彩的經歷及思想上的激盪嗎?一所學校願意容納SEN學生及給予適當支援,包容度不是更大嗎?包容度更大的學校,不是更能孕育出更具創意及活力的學生嗎?D學校按學生能力分班,老師按學生程度教授,這不就是因材施教?難度不理學生能力,揠苗助長才是優質教育?

選校的標準




既然如此,上述幾所學校即使不被追捧,也應不至被嫌棄,但現實是他們都被封為「寶校」,不少家長避之則吉。家長選校時,往往以另一標準為最重要考慮。讀者或許心裏暗答﹕成績。這是個很正常但大錯特錯的答案。如果花點時間瀏覽香港學校的網站,不難發現我們的學校都有宏大的願景,五育並重,全人教育已是基本要素。要評量一間學校的成績,便要有多個面向的指標,例如學生好奇心、品格、學習動機、自主學習能力、創意、學術表現、健康生活習慣、關心社會等。不過,不少家長只狹隘地以升讀 Band 1學校比率為選校標準,而這個標準甚至不能完全代表學生的學術水平,充其量只能反映考試表現。在這種升學精英主義的氣氛下,家長往往認為有教無類學校的學生學術成績良莠不齊,不利學校爭取更多入讀Band 1中學名額,降低自己子女升讀Band 1學校的機會。而因材施教學校,家長又會擔心自己孩子一旦不能進入精英班,便不利取得較前的校內排名,同樣會降低入讀 Band 1學校的機會。而且,即使「符碌」進入Band 1學校,也擔心孩子程度太低,適應不了Band 1學校的學習進度。

矛盾的家長




正因為這種升學精英主義泛濫,形成不少矛盾的家長。你問他們認同學校應有教無類嗎?他們認同,但最好不是他孩子的學校。你問他們認同要因材施教,不要揠苗助長嗎?他們認同,但行動上卻以囫圇吞棗的方式,催谷孩子。你問他們認同每個孩子都是獨特及有不同才能嗎?他們認同,卻忽視孩子的潛質及興趣,一窩蜂拼命讓孩子升讀大學。大部分家長可憐,但孩子更可悲。前者無可奈何,後者身不由己。

究竟為何形成這種升學精英主義?幅度所限,下次再另文探討。

簡明宇
香港保護兒童會高級研究員,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學會院士、英國皇家醫學會海外院士。曾任香港城市大學高級副研究員及防止青少年吸煙委員會研究主任,亦為教育社企創辦人之一。研究興趣包括學校健康促進、幼兒教育及照顧、支援有特殊需要兒童政策等。

摘自《灼見名家》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其他文章

7日最高点击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