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3日星期四

【方言其实是文化遗产】◎ 杜忠全


周末父母带孩子回老家见祖父母,由于不是在身边长大的孙子,小孩也自小没有了方言,祖父母也就自然不过地转码,跟孙子说起并不标准的华语了。

我不知道在华教节谈这个课题恰不恰当,但还是要说,到了这个年代,方言其实是华人的文化遗产。




华人方言在马来西亚华社的存在,确实是相对地呈疲势的,一些弱势方言,尤其濒临消失了。但是,现在依然有一些人认为,大力推动民族标准语之华语的同时,需要对方言的使用与传播加以打压,这就可能加速方言的消亡了。

近年来,马来西亚华人方言的疲势,原因是复杂的。过去华社的男女老幼,大多以籍贯方言来沟通,于是有 “讲华语运动” 的推动。但是,80年代初期的 “讲华语运动”,在马来西亚的不同地区,它的影响并不一致,不能说是压缩方言生存空间的绝对因素;在一些地方,它甚至不成为主要因素也说不定,在没有确切的研究之前,谁知道?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华人家庭结构的改变,导致方言的使用受压缩,这倒是一直延续着的当前进行式。

所谓华人家庭结构的改变,是指小家庭制的兴起,取代了原先的大家庭生活模式。




原先的大家庭生活,家里总有祖父母住在一起,孩子孙子围在老人家身边,从牙牙学语开始,就说籍贯方言了,所以母语是方言,这可一点儿都错不了。既是生活观念,更也是经济因素,孩子长大了成婚,老人家就会在原有的大房子里隔出一间新房,或在屋外另搭出个小单间,孙子出生后,依然是大家庭里的成员,说着祖父母的方言,届龄上学了,才在课堂里学标准语。

方言是家里和邻里生活的日常,华语是课堂学习的媒介,过去都是如此的。

后来的小家庭制是,孩子长大成婚就另找房子成立小家庭,家里没有老人家,两个已受教育甚至跨方言群结合的父母,多选择华语甚至英语与孩子沟通,襁褓时期即已如此了。周末父母带孩子回老家见祖父母,由于不是在身边长大的孙子,小孩也自小没有了方言,祖父母也就自然不过地转码,跟孙子说起并不标准的华语了。

因此,方言的生存空间,是越来越被压榨了,不是这样?




即使如此,依然有人将方言视若洪水猛兽,非要把它给连根拔起而不称快!这很奇怪:我们华社总是以多元共存来向当局争取华教的生存空间,但回到华社内部,却以单元思维来处理我们多元共存的民族语言,岂不怪哉?方言相对于民族标准语的华语,是不同层次的民族语言,而这不应以雅俗或政治正不正确来看,而是二者其实都源远流长。



更甚的是,相对于华语,我们所承传的华南方言,如闽(含榕、闽南、潮汕等)、粤、客等方言,其实具有更悠久的历史背景。然而,过去华社为了提倡华语而贬低方言,导致方言的价值被大大地低估了。

究其实,在中文系的专业学习里,特别是学习声韵学,南方方言的掌握,总是被强调的;如果只懂得标准语的,那就只能死记死背,而说方言的同学把方言用一用,就水到渠成了,老师总也这般强调。到了这时候才发现,方言原来跟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更是长期同在,比起稍晚形成的华语或普通话,它要丰富也复杂得多了!

行走中国,发现中国的推普不是没道理的:大江南北的人住在自己的乡下甚少移动,当然都说地方口语,也即方言,普通话是跟外来人沟通时使用的;一般人由于不常使用,所以说来不一定“普通”!但是,在马来西亚,华语已经取代了方言,几乎成为生活语言了,方言,如今它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不晓得还能不能好好地传承下去,我们这一代,能不正视方言的保存与护根问题?



文章来源:

星洲日报/2018年华教节特辑:林连玉基金供稿‧
作者:杜忠全(作者为中文系讲师兼系主任)·2018.12.14
图片:小编摘自网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其他文章

7日最高点击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