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教经歷了风风雨雨,多年来先贤的抗爭,始有今天的成就,可说得来不易。
来到今天,我想已经没有所谓的消灭华校的威胁,华教组织也不必再打悲情牌,因为,摆在华教眼前的是定位问题,已经不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自从10年前,马来西亚歷史性5州变天,一些由民联执政的州,如雪州和檳州实施了制度化拨款予华校,而希盟执政后,也首度拨款给华文独中,看看国际局势,中国的崛起没有人可以忽视,就连让人觉得对华不太友善的敦马哈迪,最近访问菲律宾时,也说如果中美对抗,非得要大马选边站的话马来西亚將选择中国,可见,中国的影响力已经不同日而语。
无论国內或国际情势,华校的地位是一天比一天提升,如果到现在还有华教人说,华校將被消灭,这是被害妄想症。
华教最大的挑战应该是地位问题,最近看到报道,全国的华小有18%的友族同胞,这引起一部分华教人士的担忧。他们觉得,再这样下去,华小会渐渐变质,也有人说,华校是通过华社一点一滴的筹款而设立的学校,为何要拿华社资源去照顾友族同胞?他们认为这是浪费华社资源。
秉持有教无类方针
举例,有一家华小叫汉民小学,处在很多外国人居住的檳城丹绒武雅,这所华小有很多德国人、韩国人、日本人等,可以说是变相的国际学校。当年,我还是记者的时候採访了小六检定考试(UPSR)成绩放榜,访问了一名德国小六生,他拿了全科7A,也就是说华文科也是A,讲华语的流利程度不输给任何华裔。
为什么是德国人、韩国人就读华小,我们就不觉得是浪费华社资源?我们反而觉得很自豪?
也有人说, 不行, 让友族进来就读,会拉低学校的成绩水平。我也採访过初中评估考试(PMR)放榜,一名初中三马来考生获8A,华文科也A,而且她就读的学校就是檳城的名校檳华。
再说,华校的精神本来就是有教无类,如果我们只挑成绩好才教,然后让成绩中段或以下的学生自生自灭?这违反了教育的原则。
当今的华校,不止要跟国民学校竞爭,还需要和许许多多的国际学校竞爭,只要稍微有能力的家长,已渐渐把孩子送去国际学校或私立学校,而不是把华小当首选。
所以,我说是定位问题,华小要定位在「全民学校」,让更多人学习和掌握华语,学习中华文化,还是定位在「华人的学校」?华校的路要走得长远,办校者就必须拥有更宏观的视野。同时,当越来越多友族就读华校时,其实很多种族间的误解会渐渐解开,理解会进一步加深,这是我乐见的情况。
来源:
东方日报 2019年03月11日
林华国
曾当了15年媒体人,现为企业公关,喜爱聊政治写政治,有一套独立见解,常与从政者打交道,关心生活週遭事物。
2019年3月12日星期二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其他文章
7日最高点击率博文
-
毕业多年的朋友小飞问: 『 其实我有点忘了,当年我们统考成绩里的 C 到底是 Credit 还是 Pass ?』 我回问:『 那你印象中认为呢?』 小飞不确定说: 『 嗯.... 我觉得应该是Credit,因为SPM 成绩中 Grade C 也算是...
-
职称/条件/资历需求: 1. 物理、数学、簿记、华文、国文、地理及辅导老师 1.1. 优先考虑具备大专或以上学历相关科系的申请者。 1.2. 欢迎新手老师,但优先考虑具有相关教学及工作经验者。 1.3. 持有相关的教师资格证书或教育认证将被视为优势。 1.4...
-
独中统考 独中高中统考簿记与会计、会计学、商业学、经济学、数学、高级数学、高级数学(Ⅰ)、高级数学(Ⅱ)、物理、化学、电学原理、电子学、数位逻辑及电机学14科与技术科统考汽车修护及汽车修护(实习)2科允许考生携带及使用下列类型的电子计算机。 ...
-
留学中国 问:我是独中生,想到中国大陆念大学,有成绩要求吗? 答:在马来西亚六年制的华文独立中学毕业,并考获高中统一考试文凭(UEC),五科积分不超过25点者,皆有机会直升大学念大学一年级。惟,各大学要求门槛不一,多数名校会择优而取。超过25分者,只能申请念大...
-
本校为一所华文独中,欢迎有志投身于教育工作者加入我们的行列。 ● 教师:各科老师 申请教师职位者须大专相关科系毕业,优先考虑拥有师范资格者,或有 教学经验者。学士毕业起薪为RM3400,具体薪金视学历及经验而定。 ● 行政助理:实验室、编辑室、各行政处 申请助理职位者须大...
-
职称 1. 数理教师 2. 中文、史地教师 3. 男女生活导师 条件/资历需求: 大学或以上学历毕业(男女生活导师除外),具教育热忱者及相关工作经验者为佳; 能独立工作者,具有良好沟通与组织能力者; 外坡者提供住宿津贴 联络处: 有意应征者,请即拔电或电邮联络本校 联系电...
-
小编:三年前已經告诉大家了,但还是有很多人要跳火坑。 花2万深造却得假文凭 ◆ 百人控诉补习中心集团诈骗2000万(星洲日报 2019-07-27) 逾百名补习中心负责人和教职员报警申诉付费报读课程却拿到假文凭。前排中为游佳豪 (...
-
隆中华独中的女生都是短发,唯练舞的学生可以蓄发并束成发髻。 前面谈过禁烟、禁塑,现在来谈我们从小到大可能都面对过的禁令:校规。有个问题或许困扰不少学生多时:留长发等于坏学生吗? 不少小学、独中至今还保留发禁:女生刘海不能超过眉毛,旁边不能超过耳垂,后方...
-
摘自凤凰周刊 2017-03-20 最近,一篇题为《老外不用考试上清华?十年寒窗不如一纸国籍,清华新政让中国考生欲哭无泪》的帖子,受到许多网友关注。事情起因是清华大学最近颁布了《2017清华大学国际学生(本科)招生简章》。招生简章显示,从今年起,所有具有申请资格的国际学...
标签
独中
(1381)
大马教育
(1076)
大马政治
(853)
大马华小
(519)
董总
(446)
独中征聘启事
(434)
承认统考
(363)
独中教育
(362)
大学教育
(291)
独中统考
(197)
华文教育
(180)
中国教育
(174)
独中教师
(139)
台湾教育
(131)
奖学金
(100)
外国教育
(88)
好文章
(76)
中文
(72)
中华文化
(64)
华文教育历史
(58)
奖助学金
(54)
中學教育
(52)
独中文凭
(51)
教育
(47)
独中课程
(46)
马来西亚
(41)
SPM
(39)
校长
(36)
小學教育
(33)
视频
(31)
数学
(30)
時事
(28)
假学历
(25)
新加坡
(24)
爪夷文
(21)
历史
(19)
征聘启事
(19)
农历新年
(16)
中国
(14)
独中数据
(14)
历史,承认统考
(12)
独中,独中教育
(11)
独中,
(10)
独中,台湾教育
(10)
親子教育
(9)
读者来函
(9)
Jokes
(8)
历史,
(8)
英语
(8)
科学
(7)
大专贷学金
(6)
历史,中国
(5)
文学
(5)
独中,中国
(5)
大马历史
(4)
投票成绩
(4)
马来文
(4)
IGCSE
(3)
华社
(3)
拉曼
(3)
漫画
(3)
独中校友
(3)
数据
(2)
科普
(1)
经济
(1)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