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中董事和独中教育人士认为,学生到公共场合和上街募款是一种社会教育,避免学生与社会脱节,而且若办学经费足够,也就没有必要募款。
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副部长杨巧双昨日称,学校和非政府组织等机构,应停止让18岁以下的儿童到公共场合和上街募款,也不鼓励以学校名义的募捐。这一言论引起爭议,在大马眾多源流学校中,上街募款是独中的传统活动之一,也是获得经费维持学校运作的其中方法。
林连玉基金署理主席吴建成指出,学生上街募款是一种社会教育和生活教育,在过程中让学生们了解现实生活,而社会服务是独中教育改革的部分。
「有一些学校会认为,学生上街募款是丟脸的事情,学校竟然要靠孩子找钱,实际上这更多的是社会教育。大马也需要思索,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教育不是闭门造车。」
曾经是吉兰丹中华独中校长的吴建成认为,中学到大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在他们走进社会之前,要给予各种方式的锻炼,以免与现实社会脱节,通过上街募款,孩子们有机会接触社会,是学生社会化和自主化的过程。
「在信息时代,学生大量接触手机和网络,几乎是在虚擬世界中交流,他们是否准备好进入现实社会?」
他称,在当前的教育制度下,学生的个性非常强烈和自我,校方和家协有责任组织学生走入社会,教导他们去关心社会,通过上街募款,他们学会如何沟通与合作,面对各种眼光时的良好心態,提早了解现实社会。
募款足就停止
另一方面,吴建成认为,上街募款也需要学校的正確引导,確保人身安全和交通,放任学生走上街募款而没有监督,那就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尊孔署理董事长沈德和则直言,如果政府的拨款足够,那么独中、华小就不需要上街募款,华校长期都是依靠募款来生存。「政府多给拨款相信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在不能多拨款的情况下,又要停止上街募款,怎么生存,独中平均每年都需要一两百万的经费。」
他称,上街募款也是教育方式的一种,让孩子们了解社会,培养他们做慈善的思想。
沈德和表示,若上街募款是属于商业行为,当然不值得鼓励,用于社会公益和慈善则是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他指出,学校发起上街募款必须要有教师或家协合作监督和带领,避免发生意外,也可以在过程中给予学生教导。
来源:
诗华日报
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其他文章
7日最高点击率博文
标签
独中
(1384)
大马教育
(1076)
大马政治
(853)
大马华小
(519)
独中征聘启事
(483)
董总
(446)
承认统考
(363)
独中教育
(362)
大学教育
(291)
独中统考
(197)
华文教育
(180)
中国教育
(174)
独中教师
(139)
台湾教育
(131)
奖学金
(100)
外国教育
(88)
好文章
(76)
中文
(72)
中华文化
(64)
华文教育历史
(58)
奖助学金
(54)
中學教育
(52)
独中文凭
(51)
教育
(47)
独中课程
(46)
马来西亚
(41)
SPM
(39)
校长
(36)
小學教育
(33)
视频
(31)
数学
(30)
時事
(28)
假学历
(25)
新加坡
(24)
爪夷文
(21)
历史
(19)
征聘启事
(19)
农历新年
(16)
中国
(14)
独中数据
(14)
历史,承认统考
(12)
独中,独中教育
(11)
独中,
(10)
独中,台湾教育
(10)
親子教育
(9)
读者来函
(9)
Jokes
(8)
历史,
(8)
英语
(8)
科学
(7)
大专贷学金
(6)
历史,中国
(5)
文学
(5)
独中,中国
(5)
大马历史
(4)
投票成绩
(4)
马来文
(4)
IGCSE
(3)
华社
(3)
拉曼
(3)
漫画
(3)
独中校友
(3)
数据
(2)
科普
(1)
经济
(1)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