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3日星期四

谁不关心国中华教?◎ 郑庭河




10年前,我於此专栏中写了一篇《一个国中生的悲情》,大略从个人作为所谓「国中生」的经歷,討论了本国国中(包括「国民型」中学即「华中」)的华文教育及文化困境。

时光荏苒,没想到即便已「改朝换代」,今天隨著统考课题的再次发酵,连带国中华文教育和华裔生的遭遇也被坊间某些人摊出来表示某种「不满」或「不忿」。

由此可见,国中的华教问题在这10年来似乎没啥改进,甚至更形严峻?如说国中生弃考华文的现象,显然比10年前更严重了,著实令人担忧。

职是之故,有某些论者开始质疑,乃至责怪华教组织和人士「不关心」国中华教,某些说法简直是公然抨击、指摘人家犯了「弃养」之罪。



民间不得不出钱出力

说实话,我国当下的主流华教团体,如董总和教总者,其成立的歷史和理念背景的確对国中不是那么「亲近」——即便没截然反对联盟和国阵政府之国民教育系统和路线,而只是想爭取及维持较「充分」或「正统」的中学华文源流教育系统——但也不觉得本身有替国中华教出头或承担其需求(即「养」)的义务。尤其某些华教人士觉得所谓的国民型中学已经「变质」,如果回应其需求,那岂不是变相认可、接纳了当年导致变质的「改制」?

更甭说,国中和国民型中学,按理本该交由官方全权管理,包括资助及维持,若有啥问题,应该直接找官方和执政党问责去,责求属於民间组织的华教团体,岂非「怪错人」?华教团体所能做的,理论上最多也只是协助国中和国民型中学向官方施压,而不是动用民间资源来满足其需求,那毕竟等於纵容和鼓励官方「瀆职」。




遗憾的是:人们都知道,一些国中和国民型中学简直永远等不到官方的回应,结果还是不得不由民间出钱出力。

质言之,10年、20年,乃至30年来国中华教的各种问题,如缺师资、缺课时、缺设备、缺资金、缺空间等一直不得解决,就和华小的问题那样,本质上的確是官方和相关执政党的失职及失败,而非如华教团体那样的民间组织的失职及失败。一些民眾不分轻重主次的只会怪罪华教团体,实在是莫名其妙。

事实上,诚如某些人早就指出:华裔子弟念国中和国民型中学的,远比念独中的多许多,而且也已有了数代人,某些今天也已是各行各业的精英,综合实力应该挺强大。惟奇就奇在那么多的国中毕业生,若真关心国中的华教困境,为何不另起炉灶,自己组织起类似董总和教总那样的全国性民间压力团体,乃至支援团体来关怀国中华教?要不然,至少也该积极「打入董教总、纠正董教总」唄?



与其一味批评他人、呼吁他人、期待他人或「酸」他人,各路国中生不妨庄敬自强、齐心协力,不论是自组团体或加入主流华教团体,要开始「动起来」,实际维护国中华教。否则的话,光会做「吹水达人」或「键盘勇士」,那只证明了自己其实也不够关心国中华教——难怪几十年来,国中的华教困境始终无法解决。

郑庭河 (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博士)

东方日报 2018年08月22日• 评论: 郑庭河 • 浊水有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其他文章

7日最高点击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