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3日星期四

吳軍:時代決定你的命運 (第二篇)

你最終這一輩子有多大成就,首先取決於你的時代。你不能把控時代,因為你不能選擇自己出生的時代,而有些事你能把控,比如教育,你是可以把控的。


專欄:名家論教育 作者: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日期:2018-08-09    摘自灼见名家
命運決定了人的一切。那麼,命運是由什麼決定呢?(Pixabay)


編按: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吳軍博士,人工智能、語音識別和互聯網搜索專家,曾任騰訊主管搜索的副總裁。本文是2017年11月他在北京做了題為「教育改變命運」的主題演講。本社分三篇刊登,現為第二篇。





父母的格局是孩子第一個起跑線

我從來不相信起跑線一說,如果有起跑線,父母的格局是孩子的第一個起跑線。不是孩子的智力,是父母的格局。也就是說你哪怕有錢,到了智能時代以後,可能你遇到過幾次很倒霉的事,你一輩子的錢就沒了,然後的生活就會很糟糕。

所以,一兩次的好運是幫不了人的,世界上任何人不可能永遠是壞運氣。有人跟我說:「我們家祖上有哪個朝代的狀元,或者說有個姓張的說我們當時是河北清河張家。」我說你不用給我講這個,活到今天的所有人沒有50代貧農的,50代貧農的人早淘汰了,我們活到今天的人祖上全是王侯將相,或者你的親戚是王侯將相。

那麼,就說明人永遠有好運的時候,也有惡運的時候。在美國,所有中了千萬以上大獎的那些人,基本上不出十年都變成了窮光蛋。只有一家人例外,中獎後跑到一個小鎮隱姓埋名過普通工薪階層的生活。




這說明,一兩次好運是幫不了你忙的,同時人也不會總是壞運氣。運氣這事很重要。所有成功人士,總會感謝說「老天爺特別照顧我,給了我好運氣,所以成功了」,並不是吹牛說,我一定比別人強多少。而那個事幹不成的人,則會怪自己是壞運氣,說自己懷才不遇,只是運氣差一點,自己本事大的不得了。

從這兩件事你可以看出來,人如果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話,這件事你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我博士畢業的時候,當時的校長叫布羅迪,他給我們全校畢業生做了一個演講,我到今天還記着,就是講運氣的。他說:「你們之所以能走到這一步,很大程度上是你的運氣好,你要感謝這個運氣,你自己要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他講了一個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在美國密蘇里州的一個小鎮中學,有兩個學生,一個學生是「高富帥」,另一個是窮光蛋。當時學校最年輕漂亮的女老師布朗小姐非常喜歡那個「高富帥」,在畢業典禮的時候,布朗小姐親了他。



窮光蛋覺得老師不公平,老師說「你們將來要是像他一樣有出息,我照樣會親你們一下。」「高富帥」一直很努力,畢業以後就進入大學讀新聞系,後來在新聞界很有名,還得了普立茲獎。1945年,他被杜魯門總統任命為白宮新聞署署長,可以說很成功了。

而另外那個窮光蛋運氣就沒那麼好了。因為家裏窮他沒有讀大學,之後換了很多次工作,感情也很坎坷。但他堅持半工半讀。後趕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就去參戰了。因為比較勇敢,被選去砲兵學院進修。出來以後,一戰結束了,他丟了工作,退役回家,開了一個小店,結果還關門破產了。可以說運氣真的很差。


但是,他一直在堅持讀書,退役後他在大學裏又學了法律,就在當地謀求了一份公職,也不是什麼高職位,那時候他已經快40歲了。到50多快要退休的時候,他才剛坐穩了自己的職位。





那時候當地一個眾議員退下來了,要補選一個眾議員,他就代表民主黨參選了,但沒有人願意支持他,所以他排名第五。這時候他的好運就來了,前四位因為某種原因都不能參加,民主黨只好支持他,他就選上了眾議員,從此就從政了,眾議員後來又選上了參議員。

1944年,羅斯福決定第四次參選總統,他知道自己活不過4年,副總統必定是自然上位就成為總統了,當時最適合跟羅斯福一塊競選的人是當時的副總統華萊士,但華萊士是一個傾向共產主義的人,和蘇聯的關係走的太近了。所以,華萊士就被排除了。由於窮光蛋一直很謙卑,口碑比較好,他被選中當了副總統,連他自己都很意外。1945年,羅斯福果不其然去世,他晉升為總統。

他就是杜魯門。而那位「高富帥」平步青雲一直其實都是他在提拔。
杜魯門接替羅斯福,成為了第33任美國總統(1945年-1953年)。(Wikipedia Commons)




所以,人一輩子不會都是壞運氣,也不會都是好運氣。

教育確確實實能夠改變命運,不要指望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史蒂芬森,從最底層一下子到最頂層,認識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認識清楚自己的目標,教育是一個途徑。

你所處的時代就是你的命運

你最終這一輩子有多大成就,首先取決於你的時代。

全世界75個最富有的人中有20%出生在同一個國家,而且都在1830年至1840年這十年間,這就是美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洛克菲勒、老梅隆(梅隆的父親)等都是那個時代的人。而中國現在所有的富人基本上都趕上了改革開放的浪潮。所以說,生在一個好時代,你的命運就被決定了,你要相信你這個時代。

決定你命運的,首先是大時代,所以你到哪個山就要唱哪個山的歌。過去的30多年是很好的時代,今後20年也會是個不錯的時代,該做什麼就做什麼。過去30多年中我們中國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不相信這個時代,跟着這個時代倒着走。



其次,有些事你能把控,有些事你不能把控。時代你不能把控,因為你不能選擇自己出生的時代,而有些事你能把控,比如今天我們講的主題──教育,你是可以把控的。對於教育,首先你要明白的是教育不光是學習,而是我們今天做的任何一件事。

比如說你在地圖上看到我們今天所在的酒店,進來以後怎麼找到這個房間,底下會有一張圖,那張圖上告訴你現在在哪,然後你要去那個目標。所以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做兩件事:

第一件事:你知道自己現在在哪。

剛才我講了,比如有的孩子從小地方來到北京上學,已經感覺自己很不錯了,但當他看到同學是富二代,心理很不平衡,那是因為他沒有想明白自己在哪。首先要明白自己的位置。

第二件事:你自己要去哪。

這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我們把中國人劃分成兩個層次,處在不同層次的人目標是不一樣的,其所要進行的教育也不一樣。



如果你處於社會最底層,想要上升到中產階層最重要的是學會技能教育,對於這個層次的人來說,博雅教育是沒用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藍翔技校的畢業生要比很多白領賺得多──因為他們掌握了基本技能。所以首先你要知道自己在什麼位置:如果你處於這樣的社會階層,你要接受的第一步的教育就是技能教育。

在《大學之路》第二版裏我專門補了一章講美國公立教育,主要就是講技能教育。在美國,私立名校的教育是為更高一層的進階準備的,但是公立教育總體來講就是技能教育。

技能教育的重要性

看一個人,不能因為出身就給貼上笨或聰明的標籤,每一個孩子都是可造就之才。

在美國有一個program叫KIPP,就是培根那句話:知識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




和中國一樣,在美國也有好學區和差學區之分,而且學區房這個概念其實是從美國來的。

在一些比較差的學區(比如一些貧民窟所在的學區),這些學區的校長關心的不是如何教育孩子,老師管的也不是孩子,他們關心的是這些孩子是否每天都來上學。

例如一個班上30個孩子,今天只有25個孩子來上學,剩下的幾個孩子居然「忘記上學」,因為他們被鄰居的孩子帶去遊戲廳玩了。所以KIPP就是把這些孩子和他的家庭隔絕,讓他們早上6點就來學校,晚上8點鐘再回家,這樣他們就沒機會去和鄰居家孩子廝混。

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進入KIPP這個項目,貧民窟的孩子需要抽籤進入。運氣好的孩子還會被送到一個距離自己家庭所在地比較遠的學校。剛進去的孩子成績很差,但很快成績就趕上來了,這樣看起來有點像衡水中學。

這些孩子在申請大學時候,可能上不了常青藤大學,但他們可以上到州立大學。這個項目中的孩子升學率較高,畢業後也能找到一份比較體面的工作,這樣就可以與之前的家庭隔離,徹底走出自己家庭所在的階層,也徹底走出貧民窟。



美國社會階層分化很明確,基本上只有5%的人能夠從底層的20%上升到上層的20%。所以,只要把這些孩子與周圍糟糕的環境隔離,他們都是可塑之才。但是前提是一定要好好讀書,並且要有讀公立學校,擁有一技之長。

今天我們整個國家都提倡博雅教育、通識教育,而實際上,在中國,可能80%的人需要的是技能教育。衡水中學所培養的人和清華附中培養的不是一類人,讓衡水中學像北京頂級中學那樣培養人是錯的。所以,社會需求不一樣,針對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向上一個階層的路 肯定是艱辛的

實際上,中產階層的孩子是最辛苦的。經常有家長和我抱怨孩子太辛苦,平時要上課、補習,還要學各種藝術體育等。我告訴他,中產階級想要進入精英階層,就是最辛苦的。因為你的孩子需要具備一技之長(接受技能教育),否則沒有立足之地。




所有你認為的精英階層需要具備的技能,需要在在他這一代人中補齊。

所以,中產家庭的孩子是最辛苦的,因為向上的通道太窄了,而教育也不會是輕鬆的,只會更辛苦。要知道,向上的路註定是艱難的,而向下的大門永遠敞開,不辛苦就會面臨階層下滑。

在美國也一樣,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是最辛苦的。在真正的上層社會,你擁有的資源是別人沒辦法比的。例如,特朗普的女婿,據說連算數都算不清楚,但是因為他父親給哈佛捐了幾百萬,所以他很輕鬆進入了哈佛。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Wikipedia Commons)




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如果你在20歲的時候相信絕對公平,說明你是一個有情懷的人,但到了40歲,你依然相信絕對公平,那你就有點傻了。世界是不可能絕對公平的,因為一旦出現絕對公平,世界就停止進步了。比如今天的北歐社會,就很公平。但是如果你在那裏呆一段時間後,就會明顯感覺到整個社會死氣沉沉,因為沒有任何變化,也沒有給你任何機會。

教育資源永遠是不夠的。今天整體的中國教育水平進步非常快,比30年前從資源、經費各方面都有十倍的提升。但是清華還是招那麼多人,所以永遠有人上最好的學校,有人上最差的學校。所以不用糾結自己是否進入了最好的學校,重點是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中國高等教育的同質性太強,每所大學都要建設成研究型大學。其實有些學校不適合,有些大學可能應該好好地搞教學、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讓這些學校大學畢業以後能夠去發揮自己才幹的地方。



另外一方面,教育問題不是單方面的問題,不是學校問題,也不完全是社會問題,也不完全是個人問題,也不完全是家長問題,但是每一方面都有一些問題。從你自身來講,家長、個人,你也要意識到這一點,哪怕你進入到了一個學校以後,有些人確實需要是有一技之長的。

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你的想法決定了你的行動。

剛剛我提到了,命運決定了人的一切。那麼,命運是由什麼決定呢?戴卓爾夫人有句話說的很好:「你的想法決定了你的行動。」

比如,當你打網球的時候,你會發現打球用力過分的時候動作會變形,這就說明你想法不對的時候行動會變形、言辭會變形。

再比如,你在公司裏幹得很一般,沒有得到提拔,但是你自己卻覺得自己很厲害,是全公司的5%,你覺得老闆不公平,就去找老闆(領導)吵架。那麼,也就是你的「動作變形」了,這也是你的想法決定了你的行動。




以前我總說一些投資人,以後肯定會破產,果不其然。因為他們總喜歡做一些冒險的行為,做一次賺一次便宜,慢慢形成習慣了,最後碰上一次倒霉事。「黑天鵝事件」發生了,他就永遠破產了。

所以,我們的行為形成了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基本上就是這樣一條線。所以,一開始是很小的一件事,我們自己一點點的錯,最終命運就這麼決定了。

綜上,大學應該分類,不能一律都辦成研究型大學,如果大學不能分類,那麼,你需要給自己分類。

教育改變命運三之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其他文章

7日最高点击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