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7日星期五
【 课程规划与跨领域整合 】◎ 黄瑞泰(独中老师)
1MDB案件纳入歷史课本一事已经在教育部部长马智礼的澄清后让大家鬆了一口气,但这件事却也引起了一个思考,那就是中学课本所学的內容到底是谁说了算?或是更贴切的说法是到底是谁决定了我们中小学课程的內容架构?这是一个很严肃的课题,也是今天教育改革必须要瞭解的课题。
课程架构的设计必须要先弄清楚的是,这个时候的学生在这个科目所需要学习的是何种知识与能力,然后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身心发展状態设计属於特定年级的课程,这种设计往往以学生的心智状况为优先考量,而本科专业知识所判定的对错往往在这个之后。
举例来说,一般小学低年级学习四则运算只让孩子跟著题目从左到右来加减乘除,不会有先乘除后加减的概念。如果从数学的概念来看,很显然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但对相关年级的孩子而言,这个时候首要的是加减乘除的概念与能力,也是他们能够理解的极限,因此课程设计就不该把他们根本无法理解的先乘除后加减的概念强迫他们去掌握,只要他们能够很好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算数能力就算成功,隨著日后的心智发展,再逐步將更深的概念慢慢传授。
缺乏架构思考
这种规划工作需要不同科目的教学专家来设定,背后要考虑的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各科的基础知识架构、不同年级需要掌握的能力等面向,教育改革所要做的也类似,就是根据现在的社会发展的脉络与变迁去筛选、淘汰与更新课程內容,以因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长久以来董总的主要课程架构与课本编订都受到国外的专家(臺湾、中国为主)的指导。在推动教育改革的现在,这点正好就是董总较弱的部分。
今天董总的各科课程委员会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分別是来自各独中的资深老师以及相关专业的工作者,这某程度也造成了改革上的障碍。
首先,老师很多时候只是一个执行者,主要的工作就是根据课程大纲与课本来传授相关知识与能力,一般缺乏对於整个架构的思考,即使有也纯粹是很工具层面的考量,一般注重的是如何让学生在自己所传授的科目中能够考得更好成绩,而非从整个课程架构与人格塑造的尺度思考课程,加上跨学科整合是教育改革重要的目標之一,各科老师长久以来大多都仅熟悉自己传授的科目,要做跨科整合的规划是有难度的。
只是考试与课本整合
另外一类就是特定专业的工作者或是硕博士学者,姑且称之为专家。从专业角度而言这些都是难得的资源,但必须要理解就是他们並非教育工作者,更贴切的说法是他们並非中学教育的工作者,特定专业能力与教学工作是两回事,课程架构的规划与课程內容的选择考量除了专业知识外,也需要瞭解学生的心智发展状態,就像四则运算的传授,需要考虑学生的状態来循序渐进的安排课程,这个部分往往是这些非教育背景的专家们看不到的部分,却也是影响整个课程架构最关键的点所在。
除了上述的问题外,过去各科的课程架构都是各自授课老师、专家顾问等各自设计,不需要考量不同科目之间知识点的重叠与连贯(如化学与物理都学习分子的概念,却由两个完全不同,且无法连接的方式切入),因此跨领域整合成为教改的梦魔。以初中科学为例,虽然董总已经將物理、化学和生物整合成为一门科学课,实际上只是课本和考试是整合成功,大多学校仍然是由三组老师分別传授相关专业,作业、测验仍然是各做各的,如此根本称不上跨领域整合。
二十年前臺湾进行九年一贯的教育改革,耗了近十年的时间,召集全国各大专院校各领域教学研究相关学者,召开了无数会议,制定了一套看似完整的课程架构,在实施的时候仍然碰到许多问题,仍旧还需要好多年才让整个系统能够顺利的推动。比起臺湾,董总正缺乏一个能够跨领域整合的团队,如果要顺利推动独中教改,当务之急就是建立这个专业的规划小组,否则只会让独中教改虎头蛇尾。
来源:
东方日报 2018年12月7日
黄瑞泰
独中老师、隆雪华堂文教委员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其他文章
7日最高点击率博文
-
毕业多年的朋友小飞问: 『 其实我有点忘了,当年我们统考成绩里的 C 到底是 Credit 还是 Pass ?』 我回问:『 那你印象中认为呢?』 小飞不确定说: 『 嗯.... 我觉得应该是Credit,因为SPM 成绩中 Grade C 也算是...
-
小编:三年前已經告诉大家了,但还是有很多人要跳火坑。 花2万深造却得假文凭 ◆ 百人控诉补习中心集团诈骗2000万(星洲日报 2019-07-27) 逾百名补习中心负责人和教职员报警申诉付费报读课程却拿到假文凭。前排中为游佳豪 (...
-
“堂号”是家族门户的统称,在中华姓氏中也占据着很高的地位。堂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训诫后人将祖业发扬光大;彰显家族宗亲特点;弘扬祖先丰功伟绩。因为中国人的堂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实际意义,所以每当人们谈论到和自己同堂号、同堂号名人祖先时,总是流露出一些自豪的情感。那怎么才能通过...
-
最近一些名校因招生问题,一时闹得沸沸扬扬。一些华文媒体把这些名校叫“控制学校”。原来它翻译自英文的control schools,其实他们误以为英文的control只有一个意义:控制,殊不知control还可翻译成“管制”。 “管制”指强制性地管理,例如管制交...
-
摘自 《Oops!新鮮事 》 2015-04-30 數學是科學之母這句話應該很多人都聽過,科學就給人一種嚴謹的印象,好像應該要有一種絕對答案!不過近日網路瘋傳一則數學題就讓許多網友想破頭,聰明的你也來看看吧! 這道題目是 「1=4,2=8,3=24,4=?,求答案!」 ...
-
小编: 一所专以服务马来社群和土著的机构(MARA),拥有子公司到处投资办公楼、酒店、公寓、购物中心以、开发太阳能市场及其他,竟还能够每年获得政府资助数十亿的行政及发展开销拨款。 一个国家,两个世界。 行动党不但不敢正视政策上极度的歧视及不公平,反而还在为三千万继续摧残华裔的...
-
由董教总华文独中工委会统一课程委员会编纂的第四版独中初中一上、下册华文课本已经出版,并于2020年启用。新编初中华文课本配有教师手册和作业簿,將逐年取代现行独中初中华文教材。 第三版(初一至初三共6册) 🔶 2005~2019(2004年三所学校使用试教本,20...
-
问:马来西亚地区中学生如何申请到台湾读大学? 答:马来西亚学生可以两种身份赴台升学。 1. 外国学生身份 :以外国学生身份需自行向各大学院校申请,入学的条件、方式与管道皆须自行与各校联系。 2. 侨生身份 :依据现行马来西亚区适用简章申请资格须符合: (1)取得侨居地长...
-
留学中国 问:我是独中生,想到中国大陆念大学,有成绩要求吗? 答:在马来西亚六年制的华文独立中学毕业,并考获高中统一考试文凭(UEC),五科积分不超过25点者,皆有机会直升大学念大学一年级。惟,各大学要求门槛不一,多数名校会择优而取。超过25分者,只能申请念大...
标签
独中
(1384)
大马教育
(1076)
大马政治
(853)
大马华小
(519)
独中征聘启事
(483)
董总
(446)
承认统考
(363)
独中教育
(362)
大学教育
(291)
独中统考
(197)
华文教育
(180)
中国教育
(174)
独中教师
(139)
台湾教育
(131)
奖学金
(100)
外国教育
(88)
好文章
(76)
中文
(72)
中华文化
(64)
华文教育历史
(58)
奖助学金
(54)
中學教育
(52)
独中文凭
(51)
教育
(47)
独中课程
(46)
马来西亚
(41)
SPM
(39)
校长
(36)
小學教育
(33)
视频
(31)
数学
(30)
時事
(28)
假学历
(25)
新加坡
(24)
爪夷文
(21)
历史
(19)
征聘启事
(19)
农历新年
(16)
中国
(14)
独中数据
(14)
历史,承认统考
(12)
独中,独中教育
(11)
独中,
(10)
独中,台湾教育
(10)
親子教育
(9)
读者来函
(9)
Jokes
(8)
历史,
(8)
英语
(8)
科学
(7)
大专贷学金
(6)
历史,中国
(5)
文学
(5)
独中,中国
(5)
大马历史
(4)
投票成绩
(4)
马来文
(4)
IGCSE
(3)
华社
(3)
拉曼
(3)
漫画
(3)
独中校友
(3)
数据
(2)
科普
(1)
经济
(1)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