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4日星期二

陈芳龙【为小孩的未来打造“独中2.0”】

小编:“国际化”的独中是否会变质?

最直接的检视方法就是去统计那些考取IGCSE/IB文凭后,还会继续完成高三并考取独中高中统考文凭的学生人数。

你觉得,考高中统考的人数会多吗?






董总小型独中发展专案组主任吴建成,在9月21日举行的一场全国中小型独中发展硏讨会议期间,向NTV7华语新闻表示,只要不违背中华文化发展的原则,他认同永平中学提出的“独中与国际学校共融”计划,如果这个构想实现,那么永中的做法,可以成为其他中小型独中摆脱困境的楷模!

上星期,我在本栏发表一篇以母校柔佛州永平中学改革为例的评论文章〈一间正努力摆脱困境的独中〉,文章中提到将参考国际学校办学的成功经验,结合独中即有的优势,办一所“平民化收费”,非以营利为目的的永平(国际)中学。此一想法获得很多华教界及地方人士支持,包括吉隆坡中华独中前校长谢上才、笨珍培群中学董事长都来电表示肯定。看来中小型独中的发展,是到了必须认真思考未来走向的时候了。




永平中学提出改革方案的“终极目标”,是如何在坚持独中“五育并重”的同时,还能替小孩找到未来面对“全球化”时所具备的竞争力?而这个竞争力的关键,就是“掌握三语能力”和“国际化视野”。有了方向之后,永中立即广发“求贤令”,积极向全国延揽一流师资,以实现3年后打造“国际化永平中学”的理想。

我们规划中的想法,是将独中原有课程重新评估,在独中校园内注入国际学校的元素,比方说结合IGCSE(国际中学教育普通证书)或 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课程。这个构想并非窒碍难行,否则目前全马一百多所新兴的国际学校是怎么来的?比较棘手的反倒是两者课程如何整合。

我们想法虽然立意良善,但依然有微弱的反对声音。反对者其一是担心永中成为牟利工具,担心“有心人”会向华社募款,然后搞国际学校赚钱。其二是放弃传统的中文教育。因此反对者认为想赚钱就名正言顺的去办国际学校,别打独中的主意,进而伤害独中的发展。

独中的发展?如果中小型独中前途一片大好,我们也真不必如此操心的努力转型了。所幸地方人士也意识到,独中的瓶颈已经到了必须图谋发展,思变求进的节骨眼上了。教育的发展不能一成不变,抱残守缺;此言并非针对独中,全球任何教育体制都一样。

今天,永中国际化所需的18依格的土地和建校经费,主要是来自一位企业家校友的支持,所以“反对永中改革”者提到借独中之名牟利,是多虑了!

说实在的,当前困境之下,谁会有心思去打独中的主意,想要利用独中去牟取不义之财?赚钱的途径很多,用教育赚钱?不是永平人,也不是关心华文教育的人会干的事;至于放弃中文教育? 这个帽子更大,我们还不敢数典忘祖。




支持独中是一代代华人传承的使命,但今天,我们必须静下心来想一想,中小型独中未来的“路在何方?”如何留住学生? 但留住学生的同时,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独中孩子的未来具备竞争力?

如果抱残守缺,不朝着国际化的方向走,别说中小型独中,连大型独中都会面对危机,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如果我们办得是平民化收费的“国际化独中”,那么面临危机的是今天所谓的国际学校,不是独中。

在“地球村”的大趋势下,孩子未来面对的是全球化的争对手,立于不败之地的先决条件,除了“全人教育”,就是“语言”不能成为软肋,不能因为语言问题,与国际脱轨,而让一生发展的路变窄了。职是之故,独中的发展必须跟得上国际化的脚步,而不只是让孩子学好中文,这是独中的本分,并不会为他们的未来带来竞争力;也不会是这一代家长的需求。他们希望孩子除了文理专业外,能多精通一两种语言,为国际视野先立基础。

我的人生经验告诉我,国际视野和语言能力会影响自己一辈子,这些是任何人都盗取不走的知识和技能。你或许不会因为多精通一种语言而飞黄腾达,但少了必然吃亏。

或许各位会以为,中学英语基础不好,上大学再补回来,或者到了职场上再去加强,有了环境,英语不就自然好了?是的,但你的起步落后了,机会也比别人少了。企业界是现实的,他会要精通三语的应徴者,不会选择那些来公司学英文的求职者。




或许各位也会认为,强化英巫语?不就参考吉隆坡一些大型独中是怎么办学的?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很多中小型独中也努力经营了多年,但乡镇地方没有语言环境,很难使上力;所以我们这回只能破釜沉舟,强势推行国际化,办一所独中和国际学校结合的“新独中”,我姑且称之独中2.0,希望就此为中小型独中的发展种下一颗改革的种子!

中小型独中的转型,当然不只拘限于加强语文,但本文是从“语言”的角度论述,特此声明。

作者 : 陈芳龙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19-09-2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其他文章

7日最高点击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