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8日星期三

“大马华人语言与教育” 系列讲座.从方言看华人语言变迁




2350CSK20199181317305238214.jpg
徐威雄(右)移交纪念品给邱克威。


(吉隆坡18日讯)林连玉纪念馆于8月举办三场“大马华人语言与教育”系列课程,获公众踊跃出席。





此系列讲座的讲师为博特拉大学外文系中文组高级讲师兼林连玉纪念馆馆长徐威雄博士、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文系助理教授邱克威博士,以及董总副执行长锺伟前先生主讲,讲题分别为“大马华语的历史渊源”、“马来西亚华语与方言”和“为何华教?”。

19世纪前学堂以籍贯划分

徐威雄在“大马华语的历史渊源”课程中表示,大马华语的变迁分成三个阶段,即是从19世纪末的“官话”演变至1919年的“国语”,到1950年代后期,则以“华语”作为称谓。在19世纪以前,华人在马来亚开设的学堂皆以籍贯划分,教学的媒介语以各自的方言为准。在1892年的《叻报》记载,当时的华人有意筹办不分籍贯的义学让华人子弟就读,但碍于各省方言不同,且互不相通,加上南来的师资多数无法通两种方言,因此筹办义学的工作难度重重。

以“官话”为教学媒介语

随着华人大量南来,不同方言群体之间的交流因客观因素越来越频密,从而催生共同交流语的需求;而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的出现,奠定南洋华校的治学指标,即以“官话”作为教学媒介语。

在1919至1950年间,华人与中国的关系紧密,当时马来(西)亚还没有独立,华人依然有着浓烈的“侨民意识”。其间,在中国发起的几项运动,如1917年“国语运动”,1919年“新文化运动”等,自然成为新马华人的精神依据。直到1955年,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在印尼万隆会议上确立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又或是因土生华人“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观念萌芽,南洋华人才逐渐确立华族认同,并指定用“华语”一词作为母语,以便区别于在地的“国语”(即“马来语”)。





邱克威:马来西亚华语有自身特点

邱克威的课程主要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梳理出马来西亚华语与方言的关系。

他表示,马来西亚华语是汉语长期在南方方言包围下产生自身的语言特点,是全球华语大家庭中的一个特殊成员;马来西亚华人早期的一些词汇翻译自英语或马来语,须以方言发音才能听出原音。

邱克威以发表在1925年《叻报》里的〈南洋商场习惯语〉为例,该文中就出现一些用中文书写的外来词汇,如打丁株(Tatentu)、忙沙(bangsa)、牙兰彽 (gurante)、煎抵(Chantik )和裹丧(kosong)等。

他表示,“普通话”和“马来西亚华语”同为全球华语的成员,各有自身特点,大同小异;本无对错、正误之分。如果要有所谓的“规范化”,那也应该考量本土语言的健康发展,而不是生硬地全盘接收中国的规范。

董总推动华教运动领头羊

锺伟前则从董总的角度阐述整个大马华教运动的进程。他表示,董总一直以来都是积极参与马来西亚的社会改革。从1983年《国家文化备忘录》、1985年《全国华团联合宣言》到1999年《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大选诉求》,董总都是以学术及事实的理论为依据,积极表达华社要求在政经文教各领域应享有各族基本的平等权利。

明年招揽第三梯次导览志工

林连玉纪念馆开幕至今迈入第五年,这五年来共培训了两梯次的导览志工,这次的系列讲座是导览志工的再培训课程。

林连玉纪念馆将在明年(2019年)招揽第三梯次的导览志工,有意加入志工团队者,可致电纪念馆馆员郑小姐(03-2142 2496/2497)。






2350CSK20199181317295238213.jpg
徐威雄在“大马华语的历史渊源”课程中分享大马华语的变迁。
2350CSK20199181317295238212.jpg
“大马华人语言与教育” 公开课程现场虚无坐席,反应热烈。






2350CSK20199181317285238211.jpeg
徐威雄(左起)、锺伟前及林连玉基金副主席兼纪念馆管委会主任李亚遨在会上合影。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19-09-1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其他文章

7日最高点击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