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人数远远多于中国,反映的是他们在历史上的成就,而不是当下的成就。现在从各种客观指标看来,中国的基础研究都高于日本。几十年后,我们一定会见到中国科学家频繁获得诺贝尔奖。事实上,我们现在真正关注的比较对象,只有美国。
最近,2018年的诺贝尔奖公布了。今年没有中国科学家得奖,而日本科学家又有一位得奖的,即生物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他和美国生物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共同获得了生理学或医学奖。不少朋友来问我,媒体经常说日本所谓“失去的二十年”,但日本不断在获得诺贝尔奖,现在总的获奖数比中国多得多,这该如何理解?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本庶佑
基本的回答其实很简单: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大多是几十年前做出的,日本现在得奖反映的是八九十年代他们经济繁荣时期的科研成果。所以我对此一点都不意外,用现在的流行语说,“我的内心毫无波动”。
我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有点想冲出地球
2015年7月,我写了一篇文章,发在我的微博上,标题叫做《见龙在田:中国科技和世界大势(上)》。一个月后,观察者网发表了我这篇文章,主编把标题改成了《中国科技实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国》,没错,就是你最熟悉的那篇我的文章。
在我这篇文章中有若干条答客问,就是我举出一些常见的问题,然后给出回答。其中就有一个问题是关于诺贝尔奖的。请注意,在我写作的时候,屠呦呦还没有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那是在10月宣布的,也就是此文发表三个月后。在这个背景下,请大家来看我的问答。
“问:中国为什么还没人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答:其实得过了,杨振宁、李政道1957年拿奖时还是中国国籍。当然,如果把问题改成‘为什么还没有新中国培养的人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那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了。对此简短的回答是:不要急,会得的。诺贝尔奖授予的是经过检验、得到公认的成果,往往是几十年前做出来的。日本近年来多次获奖,是因为日本在20世纪80、90年代科研经费高速增长,获奖者的成就大多是那些时候做出的。中国现在已经有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成果,如薛其坤等人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杨振宁认为这是诺贝尔奖级别的,而且还在不断产生新的重要成果。可以确信,几十年后一定会出现中国科学家获奖的高潮。至于具体什么时候得,谁因为什么成就得,那就很难预测了。
重要的是,现在的基本图像是百花争艳,不能确定哪一朵最先绽放,而不是只有一两朵,即使绽放了也不代表春天到来。在诺贝尔奖问题上,有些人处于悲观的极端,认为中国永远得不了(体制问题!),而另一些人处于愤世嫉俗的极端,声称诺贝尔奖纯粹是西方的阴谋。这话用来说和平奖、文学奖或许可以成立,但用来说自然科学奖就离谱了。不要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耐心点,自信点。葡萄是甜的,而且你必然有吃到的那一天。”
现在是2018年,请大家看看,除了增加屠呦呦的获奖之外,我的回答有需要修正的地方吗?没有。请问我的回答,有没有解答你的问题?我相信大多数读者会同意,解答了。
2015年12月7日,屠呦呦做诺贝尔奖演讲
好,基本的原理都已经如上所述了。下面,我来提供一些具体的数据,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这些道理。
第一组数据,是中国和日本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人数的比较。这里只考虑自然科学奖,是因为这些奖的含金量确实是最高的,得到全世界科学家的公认。而诺贝尔文学奖的含金量,就见仁见智了。诺贝尔和平奖的含金量呢,有时简直会成为负的,大家肯定都能举出来例子。至于所谓诺贝尔经济学奖,其实这个奖根本不是真正意义的诺贝尔奖,它的正式名称是“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经济学奖”(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它并不在诺贝尔的遗嘱里面,是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设立的。因此学术界人士都知道,这个奖跟其他真正的诺贝尔奖不属于同一类,公信力不是一个层次的。同学们不妨把它理解为围绕着诺贝尔奖这个大IP开发的一个周边产品,就像许多游戏推出的手办一样……
好,我们先来看中国科学家得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情况。不过立刻就来了一个问题:什么叫做“中国科学家”?我们在这里不妨做一个最宽泛的统计,只要是跟中国有关系的科学家,无论这个关系是始终有中国国籍,还是获奖时有中国国籍,还是华人有外国国籍,还是非华人出生在中国,都来看一遍。
最强的关系,就是始终有中国国籍。这样的获奖者只有一个人,就是屠呦呦,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到目前为止,屠呦呦还是唯一的一位由中国本土培养的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科学家。
其次,在获奖时有中国国籍的。这样的获奖者有两个人,就是杨振宁和李政道,1957年物理学奖。他们加入美国国籍都是后来的事,杨振宁在1964年,李政道在1962年。而在2015年,杨振宁又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了中国国籍,这是非常可喜可贺的事。
杨振宁
李政道
再次,在获奖时有外国国籍的华人。这样的获奖者有6个人,包括:丁肇中(1976年物理学奖)、李远哲(1986年化学奖)、朱棣文(1997年物理学奖)、崔琦(1998年物理学奖)、钱永健(2008年化学奖)、高锟(2009年物理学奖)。高锟具有英国和美国的双重国籍,其他5位都是以美国籍的身份获奖的。
丁肇中1936年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市,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我在科大听过他讲阿尔法磁谱仪的实验进展。
丁肇中
李远哲1936年出生在台湾省新竹市,值得一提的是他1994年放弃美国国籍回到台湾,因此在法理上他现在的国籍就是中国。
李远哲
朱棣文1948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祖籍江苏省太仓市,在2009年-2013年担任美国政府的能源部部长。
朱棣文
崔琦1939年出生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长期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里跟他打过招呼。
崔琦
钱永健1952年出生在美国纽约市,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他的父亲钱学榘是钱学森的堂弟,也就是说钱永健是钱学森的堂侄。
钱永健
高锟1933年出生在上海,长期在香港中文大学工作。
高锟
大家可以看到,在这6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中,高锟是最年长的,钱永健是最年轻的。令人遗憾的是,高锟在2018年9月23日去世了,也就是不到一个月以前,享年84岁。更令人吃惊的是,钱永健在2016年8月24日骑自行车的时候突然去世,享年64岁,这是全世界化学界的一大意外损失。其他四位都还健在。
每当提到外籍华人科学家,就有人条件反射似的说一通“不要自作多情,他们跟中国没有关系”之类,貌似很清醒的样子。实际上,这种言论是浅薄可笑的。难道你以为,他们的国籍不是中国这一点,别人都不知道,需要你来提醒吗?真正有意义的是,大家都知道他们的华人背景,他们在世界各地经常被认为是中国人,他们在感情上对中国也很亲近,很乐于帮助中国发展。
例如丁肇中在领取诺贝尔奖时,坚持要用中文演讲。美国驻瑞典大使给他施加压力,想让他不用中文,被他坚决拒绝了。想一想这些人在世界上有没有为中国争光,答案是一目了然的:他们当然是为中国赢得了很多荣誉,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远哲在化学专业上和大陆也有不少合作,我们应该承认和尊重他这方面的贡献。还有一个经常被人断章取义的是钱永健,记者问他是不是中国科学家,他回答:“我不是中国科学家,我是美国科学家。”这本来是句大实话,记者这么问,他当然这么答,否则你指望他怎么回答?结果不少人就感觉感情受到了伤害,说一堆“他本来就跟中国没关系”之类的话。
我想说的是,请多一点耐心好不好?钱永健后面还有一句呢:“如果中国人能为我的获奖感到高兴与自豪,并且能使更多的年轻人加深对科学的兴趣的话,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请注意,这是真正的珠玉之言。为什么?因为科学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最伟大的事业!许多人只把科学当成个为自己争取集体荣誉的项目,好像奥运会比赛一样,却不关注科学本身,甚至把伪科学当做宝贝转来转去,这完全是买椟还珠!我们崇敬华人诺贝尔奖得主,不只是因为他们为华人争了光,更是因为他们的科学发现提高了全人类的层次!如果认不清这一点,只在民族自豪感的层面打转,格局就太低了。
最后我们要提一下,还有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出生在中国,但并不是华人。一位是晶体管的发明者之一布拉顿(Walter Houser Brattain),1956年物理学奖得主,1902年出生在福建省厦门市,他的国籍是美国。另一位是根岸英一(Ei-ichiNegishi),2010年化学奖得主,一听这名字就知道他是日本人。根岸英一1935年出生在吉林省长春市,当时长春是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的所谓“首都”,被称为“新京”。这两位在世界上当然不会被认作中国科学家,只有很关注细节的人才会注意到他们出生于中国。
综上所述,以中国国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有3人,以其他国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有6人,合计是9个人。在这9人当中,在中国国内完成获奖研究的只有屠呦呦一人,其他8人都是在其他国家做出获奖成果的。
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非常明显的就有两点。一,中国人的智力水平,完全可以做出最杰出的科学研究。二,在很长时间内,中国的科研条件太有限,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科学家的努力。
下面我们来看日本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情况。在维基百科上,有一个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的统计(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Nobel_laureates_by_country)。其中最多的是美国,375人。其次是英国,130人。第三是德国,108人。第四是法国,69人。第五是诺贝尔奖的东道主瑞典,31人。第六是日本,28人。
中国出现在若干位之后,8个人。为什么是8个人?因为这里是按照出生地来统计的,同时又把台湾列作一个单独的地区,因此排除了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钱永健4个人。也就是说,在这里列出的中国科学家只有5个人,杨振宁、李政道、屠呦呦、崔琦、高锟。那么还有3个人呢?另外3个人不是科学家,而是文学奖与和平奖的得主,大家不妨去看看,对其中一些人会不会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在日本的这28位诺贝尔奖得主中,文学奖有3人(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以及英国籍日本裔作家石黑一雄),和平奖有一人(佐藤荣作),这4位我们就不讨论了。在剩下的24位自然科学奖得主中,有一位是1987年化学奖得主佩德森(Charles John Pedersen),他1904年出生于朝鲜釜山市,当时朝鲜在日本的统治之下。佩德森的国籍是美国,大家一般不会把他看作朝鲜人或者日本人。那么,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日本科学家获奖者有23人。按照获奖的时间顺序,他们是:
1949年物理学奖,汤川秀树(Hideki Yukawa);
汤川秀树
1965年物理学奖,朝永振一郎(Sin-Itiro Tomonaga);
1973年物理学奖,江崎玲于奈(Leo Esaki);
1981年化学奖,福井谦一(Kenichi Fukui),顺便说一句,他和我的博士后导师霍夫曼(Roald Hoffmann)分享了1981年的化学奖;
福井谦一
1981年获奖时的RoaldHoffmann
2015年6月,作者与Roald Hoffmann教授在北京参加第15届国际量子化学大会时合影
1987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利根川进(Susumu Tonegawa);
2000年化学奖,白川英树(Hideki Shirakawa);
2001年化学奖,野依良治(Ryoji Noyori);
2002年物理学奖,小柴昌俊(Masatoshi Koshiba);
2002年化学奖,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
2008年物理学奖,南部阳一郎(Yoichiro Nambu),他1921年出生在日本东京,1970年加入了美国籍;
2008年物理学奖,小林诚(Makoto Kobayashi);
2008年物理学奖,益川敏英(Toshihide Maskawa)。大家看出来了吧,2008年的物理学奖发给了三位日本科学家;
2008年化学奖,下村修(Osamu Shimomura),2008年真是日本诺贝尔奖大丰收的一年,顺便说一句,下村修和钱永健以及美国科学家查尔菲(Martin Lee Chalfie)分享了2008年的化学奖;
2010年化学奖,根岸英一(Ei-ichi Negishi),就是前面说的那位出生在中国长春的日本科学家;
2010年化学奖,铃木章(Akira Suzuki),2010年的化学奖颁发给了根岸英一、铃木章和美国科学家赫克(Richard F. Heck);
2012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
2014年物理学奖,赤崎勇(Isamu Akasaki);
2014年物理学奖,天野浩(Hiroshi Amano);
2014年物理学奖,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他1954年出生在日本伊方町,2005年加入美国籍。大家可以看到,2014年的物理学奖又发给了三位日本科学家;
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大村智(Satoshi Ōmura),他和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坎贝尔(William C.Campbell)分享了奖项;
2015年物理学奖,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
2016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
2018年生理学或医学奖,本庶佑(Tasuku Honjo)。
在这23位日本科学家中,有21人是以日本国籍获奖的,有两人以美国籍获奖。总体而言,无论按照什么标准计算,日本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都比中国多很多。这是否可以说明日本是一个科技大国?是的。这是否可以说明日本现在的基础研究水平比中国高得多?非也!
这里的关键在于,“诺贝尔奖授予的是经过检验、得到公认的成果,往往是几十年前做出来的”,这是我在2015年那篇文章中说过的话。
诺贝尔奖为什么能成为自然科学界最高的荣誉?首先就是因为它的可靠性,比其他任何奖项都高的可靠性。如何保证可靠性?一方面依靠专家评价,另一方面自然就是多等待些时间,等到水落石出。
例如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特效是在1971年,而得到诺贝尔奖是在2015年,相隔44年之久。又如刚刚得奖的本庶佑,他从1970年代就开始研究免疫抗体,主要成果是在1992年获得的,从出成果到得诺贝尔奖间隔了26年。
即使如此谨慎,在诺贝尔奖历史上还是有一些发错的。例如1949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发给莫尼斯(Antonio Caetano de Abreu Freire Egas Moniz),原因是他“发现了脑白质切断术对某些精神疾病的治疗价值”(for his discovery of the therapeutic value of leucotomy in certain psychoses)。但后来发现这种疗法有严重的副作用,现在已经禁止使用了。又如1906年的化学奖发给莫瓦桑(Henri Moissan),原因之一是他合成出了人造金刚石。但后来发现莫瓦桑并没有造出金刚石,是他的助手不堪忍受他无穷尽的实验,把一块天然金刚石混到了原料里,骗过了莫瓦桑和全世界。这样也行?!可想而知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压力有多么大了,因此他们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也有少数的例子是迅速得奖的,例如杨振宁和李政道在1956年提出宇称不守恒,第二年就获奖了。不过这种属于特例中的特例,凤毛麟角。而且迅速得奖的大多属于诺贝尔奖评选的早期,那时排队领奖的还不是很多。时间越往后,在那儿排队等着领奖的就越多,其中好多人称得上是在跟死神赛跑。例如刚刚因为发明光镊技术获得物理学奖的阿什金(Arthur Ashkin),这位老爷子已经96岁了,打破了诺贝尔奖的高龄纪录。前边有那么多老司机,你一个新司机还能指望插队吗?乖乖在后边排着吧!
最近,新华社记者华义发表了一篇很好的分析文章《又有日本人获诺奖说明什么》。其中说到,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数据显示,20世纪40年代以来,全球诺贝尔奖得主取得诺贝尔奖研究成果的平均年龄是37.1岁,而他们获奖时的平均年龄是59岁,从出成果到得奖平均等待22年。
因此,我们可以充分理解,日本近年来连续获得诺贝尔奖,是几十年前他们经济繁荣时期研究成果的反映。想想看,几十年前中国的科研、教育和研发支出的水平是什么样子?跟日本完全没得比。所以,目前日本总的获奖数远远高于中国,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顺便说一句,日本的科研水平,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时候就远远超过了中国。同样作为现代科学的后来者,日本向西方学习现代科学的积极性和成效比中国高得多。大家都知道鲁迅到日本留学的故事,都知道鲁迅的老师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和鲁迅
日本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是在1949年,但在此之前,已经有若干位日本科学家做出了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例如发现鼠疫病原体的北里柴三郎和发现梅毒病原体的野口英世。虽然他们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获奖,但是我们应该记住他们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关于中日科学发展史的对比,我可以向大家推荐一篇专业的分析文章,是我的同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胡化凯教授写的,标题叫做《为什么中国理论物理学发展缓慢而日本频获诺奖?》,转载在2018年10月7日的风云之声上,里面介绍了日本理论物理学家仁科芳雄培养人才、引领日本理论物理学迅速崛起的事迹,而我们国家在同时代就缺乏这样的领袖人物。后来,一些政治运动对我国的科研工作也造成了严重的干扰,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切反思的,决不能让这样的闹剧重新上演。
好,以上我们说完了历史,下面来看现状。学术界之外的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根据若干种客观指标来评价基础研究的现状,中国都在日本之上。没错,我说的是中国在日本之上。如果你是我的文章的长期读者,你大概不会感到奇怪。而如果你没有看过我的文章,那么你也许会感到吃惊。请平心静气地往下看,我这就来举三种客观指标,它们是:自然指数(Nature index)、研究前沿(research fronts)和高引用研究者(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第一个指标,自然指数。这是世界顶级科学期刊《自然》制订的一个指标,通过统计一年中在82家一流科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来衡量各个国家或各个研究机构的基础研究产出。在2017年的自然指数国家排名(https://www.natureindex.com/annual-tables/2018/country/all)中,第一位是美国, 19579.02。第二是中国,9088.65。第三是德国,4363.57。第四到第十位分别是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瑞士、韩国、西班牙,它们之间的变化就比较平缓了。
2017年自然指数前十位的国家
因此,自然指数基本的分布是:美国大约是中国的两倍,中国大约是德国的两倍,然后缓慢下降。单独拿出中日来对比的话,中国大约是日本的三倍。此外,2017年相对2016年的变化率,美国是下降1.4%,中国是上升13.3%。实际上,在自然指数前十位的国家中,有九个国家在下降,只有中国在迅速上升。
第二个指标,研究前沿。它的定义是:如果有一组论文频繁地被共同引用,那么就认为这里存在一个研究前沿,这一组论文称为这个研究前沿的核心论文。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公司联合发布的《2017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中,定义一个国家的研究前沿热度指数等于两个分指标之和:国家贡献度和国家影响度。无论看哪一项指标,都是美国第一,中国第二,英国第三。下图是研究前沿热度指数前20位的国家,可以看到,美国大约是中国的2.4倍,而中国、英国、德国处于同一梯级。
2017年研究前沿热度指数前20位的国家
关于2017年的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我有过一次很好笑的经历。我第一次在演讲中介绍这个指标,是2018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当时在透明片中显示的是表,而不是图。那个表格包括了20个国家,由于透明片高度的限制,我只截取了前10个国家。结果现场就有一位观众提问:“请问日本在哪儿?”我仔细一看也蒙了,对呀,日本在哪儿呢?怎么没看见日本?难道日本连前十位都排不进?于是我跟他说,我下来仔细看看《2017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的原文。回去一看,你猜怎么着?日本排在第12位!单独拿出中日来对比的话,中国大约是日本的3.3倍。好吧,从此以后,我在演讲中展示的都是这个图,而不是表!
第三个指标,高引用研究者。这是科睿唯安制订的一个指标,通过统计在22个大类中发表的高引用论文,来确定各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2017年,全世界共有高引用研究者3348人。其中主要单位位于美国的最多,高达1644人,接近一半。第二是英国,344人。第三是中国,249人。第四是德国,193人。然后是澳大利亚127人,加拿大102人,法国89人,瑞士87人,日本75人,西班牙58人,意大利46人,韩国33人等等。单独拿出中日来对比的话,中国大约是日本的3.3倍。
高引用研究者这项指标最有趣的地方是,中国排在第三位,而不是像自然指数和研究前沿那样排在第二位。这说明高引用研究者度量的是顶级成果,另外两个指标度量的是一流成果,顶级比一流更加狭窄。中国处在快速追赶中,所以肯定是先追上一流中那些次顶级的,而追上顶级的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有些人可能在看了这么多客观指标后,还是觉得难以置信。他们会嘀咕:中国的基础研究真的已经这么强了吗?会不会是造假的?这些指标会不会是专门为了讨好中国造出来的?其实,这种问题用一句话就可以回答:中国基础研究水平暴增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中国对研发的投入在暴增。
暴增到什么程度呢?许多数据都表明,中国的研发投入仅次于美国,排在世界第二,而且增速惊人。例如最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报告《科学与工程指标2018》,统计了各个主要经济体在2000年-2015年的研发支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如下图所示:
各个主要经济体在2000-2015年的研发支出
在这个图中,最惊人的是中国的曲线,那条浅紫色的线。在2000年,中国的起点还很低,根本看不清绝对值是多少,只是看起来好像和法国、英国差不多,显著地低于德国、日本和美国。在这15年中,中国的曲线划出了惊人的斜率,依次超越了法国、德国、日本,在2015年超越了……超越了谁呢?不是超越哪个国家,而是超越整个欧盟!单独拿出中日来对比的话,中国大约是日本的2.4倍。
现在,研发支出比中国高的只有一个国家,就是美国。任何人都可以看出来,中国正在迅速接近美国。因此,许多研究机构都在预测中国的研发投入超过美国的时间。无论预测值是2020年、2025年还是2030年,具体的年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明确的趋势。
看了这么多数据,大家对中日基础研究的对比获得深入了解了吧?对我的结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如果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请让我总结一下:日本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人数远远多于中国,反映的是他们在历史上的成就,而不是当下的成就。现在从各种客观指标看来,中国的基础研究都高于日本。几十年后,我们一定会见到中国科学家频繁获得诺贝尔奖。事实上,日本根本不是中国主要考虑的比较对象,我们现在真正关注的只有一个国家,就是美国。
许多朋友来问我的时候,还提到所谓“失去的二十年”的问题。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文章,说我们总是轻视日本,认为日本陷入了“失去的二十年”,但实际上日本并没有停滞,而是默默地在创新,在积蓄力量,然后列举一大堆日本的科技成果,最后敲打中国一通。如何评价这种文章呢?这就是典型的“立个靶子自己打”,“为赋新词强说愁”。
最基本的一点是,本来就没有人认为日本没有创新好吧!任何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日本是当今世界主要的科技大国之一。为什么要先把中国人描绘成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土老帽,然后再来对着这个假想的目标猛批一通呢?这种生硬的话术,不觉得太low了一点吗?
然后,“失去的二十年”这个说法是中国人发明的吗?当然不是了,是日本人先这么说的,然后大家都同意了。这个说法有数据支撑吗?当然有。
在世界银行的数据库中(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NY.GDP.MKTP.CD),可以查到各国各个年份以美元现价计的国内生产总值(GDP)。2017年,日本的GDP是4.87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中国排在第三位。日本的GDP第一次达到这个数值是什么时候呢?是在1994年,当时日本的GDP是4.91万亿美元。好吧,从1994年到2017年,过了23年,日本的GDP不但没有上升,反而还下降了一点,你说这算什么?这难道不能叫做失去的20年吗?如果说这个称呼不准确的话,那就是少算了几年,应该叫失去的23年甚至更长。事实上,如果把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GDP随时间的变化画成一张图,用股票的术语说,就是典型的“箱体震荡”。无法向上突破的悲哀,日本人的体会肯定比中国的日吹们深得多。
我们再来看看,在同样的时间段里其他国家的表现。1994年,美国的GDP是7.31万亿美元,2017年上升到了19.4万亿美元。1994年,中国的GDP是0.564万亿美元,2017年暴增到了12.2万亿美元。1994年,中国连日本的零头都不到,日本是中国的8.7倍。2017年,中国成了日本的2.5倍。
客观数据摆在这里,你跟我说日本是在默默地积蓄力量?有这么积蓄力量的吗?好比一个公司整天宣传自己多么努力,多么创新,结果市场份额却越来越小,你难道不会感到奇怪吗?如果连这种话术都能蒙住你,那么你这智商,基本上也就告别自行车了。
最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个问题。今年本庶佑和艾利森(James P. Allison)获奖的原因是,“通过抑制免疫负调节机制,发现新的癌症治疗方法”(for their discovery of cancer therapy by inhibition of negative immune regulation)。许多专家指出,华人科学家陈列平在这个领域中也有重大的贡献,很可惜没有获奖。
陈列平
我以前就听说过陈列平,不过并不清楚他的具体工作。今年的诺贝尔奖评选,正好也为传播陈列平的成就提供了一个机会。对于没有获奖的原因,陈列平有一个评论:“中国人不擅长讲故事,不擅长将复杂的科学变为简单的概念去让人们接受,这一点可能是我们最大的缺陷。”我想,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跟我们科普的缺乏、科学文化的缺乏都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我的科普工作能够帮助读者提高这方面的意识,就很值得欣慰了。
顺便说一句,陈列平对国内的科研环境也有很多批评意见。他说:“很多中国科研人员都是在追踪热点研究,中国相关政策亦在鼓励跟进,这可能是方向性错误。此外相关制度缺乏耐心,也是对原创研究极为不利的。”这些确实是切中时弊的批评,值得大家深入反思。由于篇幅限制,我们在这里就不多谈这个问题了,推荐大家去读采访陈列平的文章。
我们回头来看日本。日本对于“展示自己、提高存在感”这个问题,就相当重视。2001年,日本政府提出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目标之一就是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这个计划提出之后,大多数人都不看好,例如野依良治就认为这样的目标“没有头脑”。没想到,当年他就成了这个计划的受益者,拿到了诺贝尔化学奖。
野依良治
日本政府是怎么做的呢?可以说是各种手段都用上了,包括一些看起来不是很上台面的办法,例如在瑞典卡洛林斯卡医学院设立“研究联络中心”,邀请瑞典学者开展“合作研究”,邀请诺贝尔奖评奖委员到日本访问。说白了,就是跟诺贝尔奖委员会拉关系。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当然可以在道德上鄙视这样的手段。但是,这些手段是否有用呢?从效果来看,当然是有用的。本庶佑的入选和陈列平的落选,谁能说和日本政府的公关无关呢?
这在哲学上给我们一个思考。我们很多人,都习惯于一种“治本对治标”的思维,例如对于治安问题,立刻就会指出这在本质上是贫富不均的表现,要彻底消除犯罪,就要实现共同富裕。这话说得是完全正确的,问题在于,如果你一时半会儿缩小不了贫富差距,难道你就对治安问题没有办法了吗?其实是有办法的,例如增加警力,增加监控摄像头。许多国家和城市的经验都表明,这些技术性的手段,就可以立竿见影地把犯罪率降下来。
当然,我们不是说不应该追求治本。就以诺贝尔奖而论,首先需要你的国家有顶级的研究成果才行,这是获奖的根本,否则再多的公关也没用。但是,在做出成果、夯实基础的同时,如果我们对展示成果做出更多的努力,难道不是更好吗?这样才对得起那些努力做科研的科学家们。综合考虑问题,多管齐下,才是现代社会的思维方式。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们纵览诺贝尔奖和基础研究的国际对比,是为了看透它,然后放下它。我们应该回到一个基本的出发点:任何国家、任何人为科学做出贡献,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敬。最重要的是科学本身,而不是像小孩子一样比来比去。我们应该树立这样的价值观:科学本身就是好的。只有科学,才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风云之声(ID:fyvoice),作者:袁岚峰。
科技袁人:日本科学家又拿了诺贝尔奖,中国人需要焦虑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