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7日星期六

这位独中校长有点不同 🔹 不按理出牌po“笑文”







陈志强与未婚妻杨迎楹。













以大便为主题的帖文被网友戏称为“大便文”。


虚拟06号.陈志强年龄:37岁

职业:双溪大年新民独中校长

科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学系图书资讯学组(台师大社教系图资组)

网名:Strong Tan

“当了校长,出门都要衣冠楚楚,偶尔穿得邋遢去买宵夜,遇到学生家长难免尴尬。这种感觉偶尔会发生在脸书,有时不小心接受了家长‘加友’(add friend),发现对方从我几年前的文章开始一篇一篇点‘赞’(likes),搞怪照、求婚文、抱怨大便大不出来的自嘲文等,真为自己捏一把冷汗。”

“一些朋友特别喜欢我的便便文,也有一些朋友很嫌弃我写便便这事。因为大便的时候,心情比较放松,所以常有各种古怪的想法,这些年写下的便便文,可以做成一个系列。”

“我并不介意大家来我的脸书逛逛或加为朋友,因为未来的教育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比起板起脸来,正正经经的样子,幽默感,有创意,常常不按牌理出牌的校长,更能带领孩子去面对未知的将来。”




本期主角陈志强,是吉打州双溪大年新民独立中学校长,也是一名阅读推广者、读嚼兽书店创办人,曾任中文、历史及阅读教师及图书馆主任。虽然他没有特别花心思经营社交媒体,也没有公众账号,但由于生活多彩多姿,富幽默感,而且交友广阔,他的脸书很热闹和精彩,别有一番风景。






陈志强自嘲这是协助友人邱继学拍摄《等一个人咖啡》时的“照骗”。
陈志强网龄超过20年


他说,小时候家里的网路安装得比较晚,错过了ICQ的时代。刚开始用网路时,大部分都是在看电子邮件,大家会把觉得有趣的内容互相转发。后来到台湾念大学,大家都用电子布告栏(BBS)分享事情、讨论或聊天,系上和班级事务也透过它来处理,才开始有了自己的网路身份,以及养成使用网路的习惯。

“之后经历了MSN、部落格、friendster时代,才到脸书、微信、Youtube 和 Instagram的现当代。我的网龄竟也超过20年,见证了电脑与网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记得中学时候,朋友家买了电脑,大家还‘组团’坐巴士去看‘滑鼠’长什么样子?玩个电脑游戏,要安装七八张3.5寸的磁碟片,一片容量1.44MB,跟现在动不动就1TB的随身硬碟相比,真的是蚂蚁和大象的差别。朋友第一次用又慢又贵的拨接上网时,还打电话到家里炫耀。现在人手一部笔电和手机,随时随地上网,时代的进步太快了!”


“潜水”点“讚”关心朋友


他不是一个爱打电话或约吃饭的人,但对朋友还是很关心的,对他来说,“潜水”看看朋友近况,或者悄悄点个“赞”,是刷脸书最大的乐趣。

“我偶尔会特意去读一读大家对一些社会议题的留言,看看不同的观点,有时读到荒诞的、嗜血的言论,也会带给我很多有关社会和教育的思考。”



他说自己会在脸书分享学校有趣的事情,但不会当作学校的活动报道频道。一是怕过多的活动图文洗版,打扰到朋友,二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不是传统的校长,性格豪放不羁,在脸书上常常口无遮拦,如果把脸书当作宣传平台,对象从朋友变成教育界人士、家长或学生,担心自己会因此变得太拘谨。

“其实我一直都在做自己,我觉得网路并不虚拟,只是比起我们生活的世界,它时间跨度比较长,空间跨度比较远。比如在社交媒体上,你会遇到不同时空的自己和别人,例如在脸书上读到几年前写的文章时,会突然回到某段时光或地方。”









陈志强他宣布“名草有主”的相关文。

网络缩小人与人的距离


他说,有了社媒后,生活最大的改变是,就算十几年见的朋友,大家都还知道彼此最近在做什么,去哪里玩,甚至昨天的晚餐吃了什么,而这种体验,前所未有。

“网路大大缩小了人与人的物理距离,但心灵的距离还是需要靠平常的经营来维持,写贺年卡片、生日卡片、明信片或书信的日子,已成过去式,但偶尔为朋友的贴文点赞,留言关心或调侃,这种‘关怀方式’还是很温暖的。”





陈志强的贴文常常会引起朋友们回应,形成文句接龙。

体验当“小作家”感觉


他说,有一年去旅行遇到“山贼”(很恶劣的导游),全车人一起奋起抵抗,过程相当热血愤概,回到家后,他把这段经历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但因为太长,分了好几天来写,每天晚上写完后,朋友就在下面留言追问接下来的剧情,让他感觉十分有趣,也体验了当“小作家”的感觉。




还有一个很好玩的现象,就像卜学亮和曾宝仪唱的《子曰》唱的:“搞不懂就问人,搞得懂就答人,没有人懂还可以问神”,从前长辈遇到疑难杂症会去拜拜、问神明,其实我们也是,只是我们问的是“谷歌大神”和“脸书大神”。





担任校长后,脸书也偶尔会出现学校的人事物和风景。

网路和学生学习互动


第一年教书,他就使用在大学时学会的网页制作技能,撰写和架设一个简单的网页,在里边放了自我介绍、课程大纲、练习等,也嵌入留言板,让学生在放学后,仍然可以和老师有些简单的互动。

“其实我很欢迎社交媒体和教育擦出的火花,我自己就在不同的‘时代’,尝试用当下最流行的方式,在网路上和学生做和学习有关的互动。”

他说,在部落格开始普及时,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开始写起了网志,当时不像现在的社交媒体,朋友的新贴文会主动浮现眼前,而是要主动“拜访”,就像去朋友家坐坐那样。

“我和朋友间几乎每个晚上都会‘互相拜访’,然后隔天回到学校聚在一起讨论,是一段相当美好的回忆。”




鼓励学生把手机当学习工具

他说,网路、手机、社交媒体等,都为社会带来了一些问题,但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几年前,他开始使用脸书的群组功能,和同学们做课堂延伸阅读和讨论,也利用google form等工具来做一些课后随堂测验和复习等。最近则在试用一些不同的学习型app,尝试把各种好用、好玩的app融入教学,鼓励学生把手机当作学习工具。

“所谓乱世出英雄,对我来说,现在这个时代,是学习正在发生剧烈变革的时代,出现很多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机会,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资讯素养,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 : 陈嘉盈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19-09-0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其他文章

7日最高点击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