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6日星期二

“弱势的家长” 为何敢怒不敢言?

面对华小的“苛捐杂税”及肆意任为的校长,大部分家长又何尝不是懦夫?
  (2018-01-11 )文章摘自网络  (作者: 姬鹏)

社交媒体上,因一个家长群中“彪悍老爸”的霸气回击,被广泛讨论。“彪悍老爸”提出三点要求:其一,不接受现金缴费;其二,拒绝帮孩子默写;其三,不支持孩子留校。而理由是,没空,很忙,没时间。这样的言论一出,不仅群里的家长觉得说出自己的心声,就连社交媒体上围观的家长们也是深有体会。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就因为家长都太爱自己的孩子,因此跟孩子有关的,对孩子有益的,家长们都尽力配合和满足。尤其,对于孩子的教育更是如此。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在家长面前一直都很有“发言权”。当然,这里面有对教师职业尊重的成分,可更多情况下算是遵从。


只要老师提出的要求,无论合理与否,大多数家长只能默默承受和应允。很少有家长像“彪悍老爸”这样去回击,可家长们的内心却早已翻滚如潮。于此,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家长们自然会奋力支持。但不见得会直接表态,因为对于就近的利益关系,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因此,对于这样的方式而言,很多家长也只是跟在大部队后面进行群殴嘶喊。因为在绝大多数家长的“隐忍共识”中,总害怕老师“不高兴”,然后对自己孩子“不负责”。这样的逻辑下,就算很愤怒,也是不敢言说。





说到底,“群里彪悍一时爽,自问孩子怎么办”,这种弱势逻辑基本上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而且在“送礼风潮”汹涌的时代,这已经成为老师和家长的一种共谋。各取所需,维持着秩序,都知道怎么回事,都又揣着明白装糊涂。


当然,一些老师也很是叫苦,为完成学校指派的教学任务,升学指标,只能硬性要求家长配合。对于家长而言,既期待老师能认真的教授自己的孩子,同时也希望老师不要太为难孩子和自己。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家长既是命运共同体,也是彼此抱怨的对象。而这个过程中,家长却又比较弱势,长此以往,累积的情绪自然不少,只要有风吹草动,自然就会跟着汹涌而上。


我相信,“彪悍老爸”的霸气回击,肯定是长期压抑的结果(老师对于家长各种要求)。回击的言语中有诉求,但更多的是抱怨。没空,很忙,没时间,表面上是反感,实际上却是在表达一种被理解的诉求。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还是很愿意陪伴孩子的,只是这种陪伴更多是基于“家庭学习”,而非将学校的“学习任务”延伸到家庭。


很多老师让家长检查作业,辅导功课。初衷确实很好,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同时也是一种亲子互动。但实际上,一些家长确实很忙,回家除却简单的家庭游戏互动,基本上没有太多精力去辅导孩子的功课。另一方面,并非所有的家长都有好的辅导能力。


这种情况下,家长为达成老师的要求,同时也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所以不少家庭选择请家教,但这也分“经济条件”。有的家长不会辅导,家庭经济条件也差,这种情况下受伤的就是孩子,但家长内心也是煎熬的。这就形成,虽然受教育是平等的,但孩子的求学路途却不一样。


导致这样的结果,虽然原因有很多,有教育机制的,也有教育资源的。但家长们的矛头却总是直指老师,因为在面对教育的整体问题时,在无法改变的格局面前,也只能找一个“替罪羊”进行讨伐。只是这种讨伐过程,也显得比较尴尬。



除却在私底下抱怨几句,基本上在老师面前都是笑脸相迎,皮笑肉不笑。这种被囹圄的现实状态,着实让人感到压抑。所以,就算“彪悍老爸”的言论不解决实际问题,但却让家长们有一种情绪表达的感觉。说到底,就算弱势也应该有表达的权利,而非面对要求总是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

很多人总说,等有孩子后,面对老师你也是懦夫一个。我不太明白是家长太喜欢当懦夫,还是老师们真就那么凶神恶煞,抑或孩子的未来真就是靠规划而来的。这些逻辑似乎在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流动过,而且都有自己的答案。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无论如何所有人在实际处理时,还是会选择低声下气面对老师,不管是真的受制于人,还是出于讨好逻辑,大抵初衷都是为孩子好。可是,我要说的是,这样敢怒不敢言的代价,真的就能换回孩子的未来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页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页联系。)

其他文章

7日最高点击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