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8日星期三

【 独中?国中? 】




光华日报 异言堂 16/07/20181  文:老鹰

每一位父母都渴望把最好的留给子女,总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国际学校的课程编排和考试受到国际认证,亦算是让学生毕业后出国深造的捷径,是不少达官显要,名门望族后代的首选。一分钱一分货,国际学校的高昂学费造就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质量高超的师资,同时那笔天文数字也让家境普通的老百姓望而却步。那么,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层阶级家庭,只能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在国民型中学和独立中学之间做出选择。



费用方面,国中毫无疑问地以学费全免的教育占据了优势。学校的日常开销如水电费从政府拨款中支付,执教的老师薪资则由纳税人买单。学生只需还清数额不大的杂费,以及购买参考书、作业和簿子的费用足矣,因课本借贷计划(SPBT)惠及不少莘莘学子。相较之下,独中生除了需缴付因校而异的学费和购书费,还需定期为建校基金筹款,作为修理和发展软硬体设施的用途。至于课外补习,以国中课程为主的补习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而独中补习班则较为少见,故收取的费用较高。看来,物以稀为贵啊。



语言方面,国中采用马来文和英文授课,要是不精通这两种语言,学生可能面临不明白课程内容的窘境,久而久之更会失去对学习的热忱。反之,独中课程的主要媒介语为华语,所以充分掌握华文有助于透彻理解书本上的理论。以本身熟悉的语言汲取新知识可谓事半功倍,因为大多数学生在探索新知识时倾向把它翻译成第一语言。另外,并非所有国中都看重华文科,毕竟它是公认的难考获特优,以致一心想提升整体成绩的校长有意缩小华文班的规模,只允许成绩不错的学生报读和报考。对华文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受促谨慎选择即将就读的中学,以免落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惨状。

文化方面,国中生拥有不同的背景——种族籍贯、宗教信仰、文化习俗、家庭背景都大放异彩。不打不相识,透过日常的交流,各族之间对彼此有更深入的了解,学生也学会尊重欣赏他族文化的精髓,而非出言不逊地嘲笑或抨击他人的习惯。举例之,学生因朝夕相处而明白他族的禁忌,日后做出任何抉择时会将其纳入考量,以防冒犯了他人,展现值得赞扬的包容和同理心。独中和国中之间显而易见的分别便是华裔子弟在总学生人数所占的巴仙率。虽然近来基于经济发展蓬勃的中国所引发的学中文浪潮,友族同胞报读独中的频率有上升的趋势,可放眼望去的独中生依然是清一色华人。




希盟政府旗下的教育部长马智礼博士以 “承认统考可能影响各族团结” 为由延迟兑现大选诺言并非夸夸其谈,毕竟一所神圣的学府正是塑造学生价值观的工厂,而在没有澄清清楚的情况下贸然承认等于苟同部分独中扭曲的观念,后患无穷。华裔独中生长期局限于单一民族的圈子里,不大适应与他族的相处模式。而且,独中生在潜移默化中被灌输华教长期被打压,在捍卫华文上只能靠自己,不能听信政治人物的甜言蜜语。为了拉票,信口开河是政治家一贯的伎俩,根本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宁可相信世上有鬼,不能相信政客的嘴” 更是他们泄愤的产物,无形中在他们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由于统考文凭受国外知名高等教育机构承认,唯大马政府依然找诸多借口百般推脱,迟迟不肯给个合理交代,有人愤怒不已,认为此举严重剥夺了华人的权益,贬低了华人的地位。(小编:“不相信政客的嘴” 不是独中学生特有的想法吧?




出路方面,这可要视乎学生欲前往海外或留在本地接受高等教育了。基于政府大学不承认统考文凭,家境富裕的独中生大多选择到中国、台湾、甚至欧美国家深造,反正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无奈,家境普通或贫寒的学生只好到本地私立大学修读学士课程,但其费用比入读政府大学的花费依然高出一大截,岂是低收入群体所能负荷的?然而,独中生亦可选择 “双修“,即报考统考之余也参加大马文凭教育考试,为申请政府大学铺路。更何况,我国政府规定特定领域的工作者须持有国文优等或及格的资格,才会被赋予服务的机会。教育部提议将国语须考获优等列为承认统考的附加条件也许不失为明智之举,否则学成归来的毕业生仍然不符合资格。一位不能口操流利国语的公务员,成何体统呢?




衡量过得失利弊,家长在为孩子选择中学时愈加慎重考虑,深怕耽误了后代的未来。若是一意孤行把孩子送入独中就读,自然需要承担统考未受承认带来的麻烦。但把目光放得长远些的话,要是确实认为独中生能接受更有素质的教育,有利于提升孩子在各方面的实力,又何必担心他们找不到大展拳脚的机会?真金不怕火炼。客观来看,国中和独中都有各自的长短处,家长需要分析孩子本身的兴趣和意愿,在一番斟酌讨论后才拍板定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其他文章

7日最高点击率博文